元代音系,是指元代时期中原汉语的音韵体系,属于近代汉语

构拟方法 编辑

对于元代中原音系的构拟,学术界主要是根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以及卓从之的《中州音韵》等韵书

《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1333年后正式刊行。作者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但因其久居大都,并且从事戏剧创作,所以周德清是根据大都音而编撰《中原音韵》一书的。

《中州音韵》的成书年月不详,有看法认为这本书是根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改编而成的。但1351年杨朝英在《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提及“燕山卓氏《北腔韵类》”,即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中州音韵》),所以改编之说被认为是不可靠的。[1]

《中原音韵》和《中州音韵》两本韵书的语音系统完全相同,因此这两本书被利用来证明元代的大都音。

声母 编辑

元代音系一共有二十五个声母,如下表:

双唇 唇齿 舌尖前 舌尖中 舌尖后 舌面前 舌根
塞音 不送气 p
t
k
送气


鼻音 m
n
边音 l
闪音 ɽ
r
塞擦音 不送气 ʦ

ʨ
送气 ʦʰ
tʂʰ
齿
ʨʰ
穿
擦音 清音 f
s
ʂ
ɕ
x
浊音 v
半元音 w
j

韵母 编辑

元代音系的韵母体系比之前代音系发生了大量简化。古代汉语的辅音韵尾-p/-t/-k全部丢失,但阳声韵尾-m/-n/-ŋ依然保留。

韵部 开口 合口 齐齿 撮口
东钟
江阳 uaŋ iaŋ
支思 ɹ̩
齐微 ui i
鱼模 u y
皆来 ai uai iai
真文 ən uən iən yən
寒山 an uan ian
桓欢 uɔn
先天 iɛn yɛn
萧豪 ɑu iɑu
au iau
歌戈 ɔ
家麻 a ua ia
车遮
庚青 əŋ uəŋ iəŋ yəŋ
尤候 əu iəu
侵寻 əm iəm
监咸 am iam
廉纤 iɛm

声调 编辑

元代是汉语声调大转变的时期,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古入声的消失。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变为(阴、阳)平、上、去四声,古入声被并入平上去三声。周德清直接说:“平上去入四声。音韵无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但同时他又说明:“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

大都话的后裔——今日的北京话完全没有入声的痕迹,且入声收音于喉塞音与阴声韵收音于元音差别很大,语音上很不谐和。因此王力认为,周德清是怕被人批评其不依古代平仄押韵的旧法,而做出的一番辩词。[2]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陆志书,《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31期
  2. ^ 王力《汉语语音史》,387页

书目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