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馀庆堂

位於臺灣桃園市八德區的邱姓祠堂

八德馀庆堂,是位于台湾桃园市八德区邱姓祠堂,1936年翻修完工为日式洋房风格,二战时曾被日军征用作为飞行第13战队队员的宿舍,列历史建筑

八德馀庆堂
位置桃园市八德区建国路168号
建成时间1936年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祠堂
评定时间2019年9月25日
详细登录资料

历史 编辑

由来 编辑

 
入口

世居于八德的邱姓一族祖籍诏安秀篆[1],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邱强芝带两儿子从大溪登岸再至八块厝定居[2]。邱强芝与邱汉明、邱日培、邱理臣都是同姓的诏安人,皆在乾隆初叶时到八块厝开垦[3]。另外有从南靖县来的邱如海起初也居住八块厝,但是儿子邱培兰日后迁居宜兰,成为当地邱氏的始祖[4]

据邱强芝长子后代邱文华表示,大正十二年(1923年),十三、四世为纪念并未到台湾的第四世邱莲塘建立了馀庆堂,是八德7座邱氏祠堂辈分最高的[2]。馀庆堂管理员邱荣吉表示,此祠堂原先兼作为佃农的宿舍,原先是土埆厝[1]冬至时,族人会在此祭祖、报告账目、拨祭祀金[2]。离馀庆堂不远处,便是邱氏家族的馀庆居[1]

1930年代,馀庆堂管理人邱昌福向族人邱长庚提议翻修,并委由邱长庚胞弟邱鸿光协助[1]。受日本教育影响的邱鸿光与建筑师,将馀庆堂改建为日式洋房形式,成为今貌[1][5]。建筑师薛琴分析此建物风格,认为虽为台湾师傅建立,但许多细节与工法属于日式,不被归类为闽、客建筑,如黑瓦使用技术性较高的还原烧以增耐候性与肃穆感、装设透气用的老虎窗、窗户采取上拉开阖设计等[1]

近代 编辑

 
背侧

1936年馀庆堂翻修完成后,因与原居住在此的佃农发生纠纷,便由时任大湳公学校校长的邱创忠出面调解,邱创忠因此迁入此祠堂作管理员[1]

二战期间,馀庆堂受日军征用,作为陆军飞行战队队队长驻所、战机疏散区通讯指挥中心[6]。右侧空间作为医务室[1]。邱创忠次子为邱垂宇[1],他回忆日军飞机曾停在家背侧[7]。他说“诚”特别攻击队队员住到馀庆堂的家里期间,队长山本薰中尉也仅23岁,其余队友都很年轻[8]。对于被征用的原因,祭祀公业邱莲塘代表邱仁政解释,这是因馀庆堂离八块厝飞行场仅大约2公里、周围有大片竹林可躲空袭、加上日式风格、与邱创忠身为地方仕绅[1]。二战后,邱家将建物收回当祠堂[6]。邱垂宇至高三决定报考中华民国空军官校时,母亲还以借住家中的特攻队员从未归来为由反对[7]

1976年后,八德乡陆续设立工厂,农村景物消失[3]。后来由邱文华作馀庆堂管理员,晚年从事八德地区的文史工作[2]。邱家主动将此祠堂提报并列为历史建筑[1]。2019年9月25日,馀庆堂因建筑风格、日军征用与反映邱姓家族在八德的历史等理由,公告为历史建筑[6]。2020年8月14日至9月30日,馀庆堂展出前空军桃园基地相关文史资料,由邱垂宇以黑蝙蝠中队退役身份解说[8]

参考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董昱. 大城小事 》桃園八德餘慶堂 黑瓦綠牆的優雅 【大城小事 》桃園八德餘慶堂 黑瓦綠牆的優雅】. 民报. 2020-07-30 [2024-05-2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邱文华、曹钦荣. 【重生與愛】系列五 戰地歸來 七年牢災 ― 邱景耀訪談紀錄(下). 民报. 2014-12-22 [2024-05-20] (中文(台湾)). 
  3. ^ 3.0 3.1 刘爱生. 【改制縣轄市倒數計時】八德鄉要升級了. 联合报. 1994-12-30 (中文(台湾)). 
  4. ^ 王秋霖. 掌印契約 見證土地交易史. 中国时报. 2006-12-21 (中文(台湾)). 
  5. ^ 许倬勋. (桃園)歷史建築餘慶堂 修復活化擬作故事館. 自由时报. 2023-01-05 [2024-05-20]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蔡依珍. 桃園八德餘慶堂通過文資審議 將設故事館. 中国时报. 2023-01-05 [2024-05-20] (中文(台湾)). 
  7. ^ 7.0 7.1 郭政芬. 追飛機少年!黑蝙蝠中隊教官邱垂宇「一生奉獻給飛行」. 联合报. 2023-09-17 [2024-05-20] (中文(台湾)). 
  8. ^ 8.0 8.1 蔡依珍. 空軍桃園基地展9旬飛行教官說活歷史. 中时电子报. 2020-08-16 [2024-05-2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