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地方及藩属国六官六曹),中国朝鲜越南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从开始,对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总称。以上六部,最高领导长官称为尚书,所以分别有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等各部首长。六部发端于秦少府尚书,经东汉尚书台诸曹演化而成。[1]

六部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六部
简化字 六部
越南语名称
国语字 Lục bộ ‧ sáu bộ
汉喃 六部 ‧ 𦒹部
朝鲜语名称
谚文육조・육부
汉字六曹・六部
日语名称
汉字 六部
台文汉字名称
台文汉字六官
台罗拼音名称
台罗拼音lio̍k kuan

沿革 编辑

六部的职务在时为九卿所分掌,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中的六官(六卿),将秦汉九卿的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1]明太祖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1],地位更加提高。在明成祖进行迁都之后,国都虽在北京,但南京仍有设置南京六部清朝亦在旧都设置盛京五部

清末,新设外务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废。[1]

前身演变 编辑

汉成帝置“四曹尚书”和“尚书仆射”,即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等“四曹尚书”。此后世六部尚书之滥觞。宋郑樵《通志·职官略》三《尚书总序》:“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尚书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尚书。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又名六曹尚书,为日后六部尚书前身雏型。

东汉尚书开始分为六曹治理国事,据古籍记载,有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其中三公曹尚书分两人,称之为六曹。后主客曹分为南北两主客曹,但仍习称六曹(六曹尚书)。

至东汉后期,汉灵帝将吏部曹尚书改称选部尚书,任命梁鹄为选部尚书,掌选任官吏,秩六百石,隶属尚书台。魏晋时更名为吏部尚书。

魏晋以后,尚书六曹屡有变革。西晋时,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属尚书省。

出自 编辑

魏晋时期,尚书省独立于少府,成为中枢所在。尚书机构庞大,分曹治事,常有增省。以仆射、尚书领若干曹,曹置郎,下有令史等吏。郎久任称侍郎。常见者有吏部、祠部、左民、度支、都官、五兵等尚书,起部尚书掌营造,有事则置,无则省。[来源请求]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1.3 徐连达 (编). 中国官制大辞典. 上海: 上海大学. 2010: 142. ISBN 978-7-81118-556-0 (中文(简体)). 

来源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