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工作空间

共享空间,也称共同工作空间,提供共同工作的空间,广义也简称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是一种工作的型态。共用工作空间同时也是共同工作者的社群平台,彼此若有共同价值观且志同道合的共同工作者,多半会在共用工作空间自然产生合作。工作者在共享的工作环境、办公室、或者空间,都算是共同工作。与典型的办公环境的差异在于共同工作者来自不同公司或组织。而共同工作者大部分都是SOHO族旅行出差者或小型工作团队。[1] [2][3][4] [5]

美国旧金山 Citizen Space 一景

大多数的自由工作者在家工作时容易分心,因此现今自由工作者都会到邻近的共用工作空间工作,并且避免工作效率低落。[6][7]

共用工作空间不仅提供物理上的工作空间,更是提供共同工作者社群的平台。另外有些人则是先建立共同工作者社群(团队)后再成立共用工作空间。[8]不过现今也有共用工作空间不自己创立一个社群平台,而是透过举办活动来吸引目标族群,成为专门举办活动的社群平台。[9]

很多的共同工作社群形成前,都会透过举办活动聚会而自然媒合,这种活动聚会概念在美国通称为“Jellies”(果冻[10],活动聚会的场所多半是咖啡厅、画廊、空旷空间或甚至是某一个人中。在这些活动聚会的好处是可以更快认识其他共同工作者,甚至共同组织团队。


历史

编辑

中文之“共用工作空间”一词最早的使用者已不可考,但英文之“Coworking”一词是由美国人柏尼迪卡芬 (Bernie DeKoven)于公元1999年 所发明。[11]而于2005年,Google软件工程师布莱德纽伯格(Brad Neuberg)将“9 to 5 group”(朝九晚五团队) 重新命名为“Coworking”。

布莱德纽伯格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一个名为“帽子工厂”(Hat Factory)的共同工作网站,随后他将他自己家里的仓库打造成休闲场地租给三位从事科技产业相关的工作者,接着白天是也开放给其他人租用。布莱德纽伯格同时也是名为“市民空间”(Citizen Space) 的共同工作空间创办人,也是全球第一家以“商业”的共同工作空间。自此后共用工作空间如同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现今,共用工作空间已经遍布全球世界各地,并且美国已经超过 700 家共用工作空间。[12][13][14]

旧金山可以说是共同工作空间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共同工作空间密度最高的城市

有些咖啡厅、简餐馆、办公空间或自己家的工作室,都因为租用给从事互联网相关产业的人影响,进而受到启发决定转型成共同工作空间。[15][16][17][18]美国一项于2007年的调查显示,许多雇员害怕远距离在家工作会失去人际关系。而此次调查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职员不愿意在家工作。[19]

欧洲

编辑

2012年,英国欧洲流行共同工作概念的国家,特别是首都伦敦。伦敦不但共用工作空间多,甚至发展出针对不同需求产生的多样化共用工作空间。例如:创业人士专用、企业家专用、自由工作者专用等共同工作空间。[20]2012年3月,Google 于伦敦东区的科技城(科技园区)开设了共用工作空间,名称为“Google Campus”,主要是让许多创业团队进驻,并且透过每日的聚会活动共同学习。[21]

除此之外,共同工作概念在欧洲大陆热络,如德国柏林就是共同工作概念在欧洲发展幕后推手,特别一点的是在德国,共同工作空间不仅在主要大城市,乡间小镇以及大学学校中也会有共同工作空间。[22]

台湾

编辑

2011年7月 Changee 成立。原为展演咖啡厅 d.cafe,后发展为 Changee 共同工作空间及活动展演空间[23],活用城市中的闲置场域,发展出六个据点。以社群为核心,强调跨域合作,耕耘文化艺术及科技创意领域,曾推出创意人才媒合社群网站、及举办千人规模之创意行动营,推广跨域合作的精神[24]。后续重心转往会计设立记账线上平台“Simpany 简单开公司”[25],结合数位工具,以不同形式继续服务创业者。

2011年8月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中心在台北开设学术性之共用工作空间,名为创意创新创业交易所,又称创立方,为台湾第一间以“共同工作空间”为名之场所。其占地广大,以坐落于校园为特色。[26]

2011年11月 高雄市政府成立高雄市数位内容创意中心(Digital Art Kaohsiung United Office)[27],提供厂商进驻育成空间、以及共同工作空间供数位内容产业企业、新创公司申请进驻、使用,地址坐落于示范公有零售市场三楼,是一活化空间之案例。

2012年4月,混 hun [28]于台北市古亭捷运站旁成立。该空间为台湾第一间由民间所成立之共同工作空间,其强调的特色为基于共用工作空间的核心价值,以“社员制”与“伴工计划”促使自由工作者之紧密交流并且以部分长期租借进驻者、部分提供一次性来客之消费模式与提供即将建立共同工作空间的团队咨询与协助,推广共用工作空间的精神与理念。

 
台北的混共同工作空间一景

2012年12月,在台北市都市更新处主办下,德国著名的共同工作空间 Betahaus [29]创办人 Christoph Fahle 于 混 hun 共同工作空间,与台湾的共同工作空间经营者交换经营理念与营运经验,为台湾第一次正式纪录的共同工作空间讨论会议。[30]

2013年1月台北市议员林庆隆参考布莱德纽伯格的商业共用工作空间于台北捷运大安捷运站附近成立 CLBC,为台湾第一间商业共用工作空间。[31]

 
台中的 CVS共同工作空间
 
高雄后火车站 作伙/位于1F的公共空间

2013年8月台北市政府为将设计导入科技产业领域,透过设计台北的思维促进台北科技走廊发展,特以共用工作空间概念,委托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建置第一座由政府公营的共同工作空间“台北创新实验室(Taipei Co-Space)”,作为设计师、数位内容及创新工作人士的创意基地,除提供创意工作者短期工作外,亦定期办理跨领域社群分享活动,并安排专业管理顾问辅导,引进企业界合作资源,协助业务商机开拓,以协助创新工作人士早日实现创业梦想,为城市孕育更多创新力量。设置地点位于内湖运动中心二楼,可同时提供游泳池、攀岩场、多功能综合球场等运动设备,交通则邻近捷运港墘站[32][33]

2014年2月 CVS 共同工作空间 CreatiVasia Space [34]在台中开幕,为台中第一个以文化交流概念 (Culture Hub) 为主轴的共同工作空间。

2014年3月 CLBC 正式宣布将采用 spotme 作为指定商务人脉平台,也是台湾第一家推出商务人脉媒合平台的共同工作空间。

2014年4月 星球实验创作空间 planett [35]于台南开幕,为台湾第一间由民间成立,结合设计驻村的共同工作空间。星球实验创作空间连结在地丰沛的传产制造资源与国内外艺术设计社群,打造自由工作者跨领域、跨文化交流的创作基地,除定期办理创意社群间的分享讨论活动外,亦提供国内、外创作者在台发展专案的顾问咨询以及设计经纪服务。

2014年9月混 hun 与Plan B工作室、台北市都市更新处、珍宇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编写并出版“共同工作空间指导手册”[36],为中文界第一本主题为共同工作空间之专门著作。

 
共同工作空间操作手册

2014年10月台北创新实验室(Taipei Co-Space)在2014年10月15日至21日首度发起于“珍奶摇摇周”共同工作空间串连活动,仿效欧美共同工作室的“Jelly Week”,串联民间11家共同工作空间,让这些各具特色的共同工作空间进行跨界学习与交流。[37]

2014年12月以设计文创领域出发,坐落于高雄的作伙共同生活空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o-living space),是一栋三层楼共180坪的老建筑,把一群各自有相同理念与理想的人聚在一起,不只是一起工作,而是一起生活。水泥粗胚自称为"工地风"的空间样貌,经常举办有趣的手作课程、电影分享,群聚插画家、电影工作者、刺青师与室内设计师。[38]


2015年8月,来自英国伦敦的共同工作空间 (co-working space) 与创业社群全球品牌Impact Hub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正式于台北市捷运科技大楼站旁开设,成为华语地区第一个Impact Hub-Impact Hub Taipei 社会影响力制造所,强调辅导符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新创团队。Impact Hub 是由各个在地空间所串连而成的全球网络,扮演着创新实验室、企业孵化器和社会创新社群中心等多元的角色,更是一个提供会员各种资源、灵感、合作机会与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独特生态系统。全球第一个 Impact Hub 于 2005年在伦敦成立,发展至今于全球已有超过104个实体据点,拥有超过 16,000多名会员,全球据点和会员数持续成长中。近期 Impact Hub 与 UNDP(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共同合作,于各地的 Impact Hub 推行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Impact Hub Taipei 于此计划中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 Impact Hub Taipei 深信以此目标为号召,并以各地Hub实体空间为载体。将提供不同背景、专业和文化的会员彼此连结、交换想法与合作的机会,进而产生对全球永续发展的正面影响。

2016年6月大瀚放空间连锁共同工作空间品牌[1]正式进军高雄市于捷运生态园区站旁开设,由知名设计公司柏成设计以栈板概念规划整体空间,诉求自由、奔放、无拘无束工作环境,结合百人活动场地提供工作者跨界交流空间。

2016年9月翔国共同创办人刘仕宇以打造创业于共同工作空间的线上社群概念,于台北捷运捷运台电大楼站附近成立 ATworking 共同工作空间,为台湾第一间共用工作空间联盟。[39]

商业公用工作空间与一般公用工作空间的差异在于前者可以实际在空间内成立当地政府核可的正式公司,并且社群主要诉求是以共同交换创意,一同营利为主要目的。后者较重视人际交流、无偿创意交换,而营利性的目的其次。

2017年11月 全台第一个专为软件开发者设计师打造的 Monospace 社群友善空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于台中开幕。

源自于技术社群的一群青年,期许中台湾的资讯产业有更好的发展,于是选择回乡创业,由来自不同背景、专业的成员共组团队,成立创客空间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将闲置的办公空间规划为共同工作空间,以数位游牧工作者的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舒适、专注的工作空间。创新的空间实验肩负着软件开发与设计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期望未来能改善中台湾的青年就业与创业机会,拥有更多元的工作选择与更好的生活品质。经营团队借由提供许多优质的活动与课程,让资源、灵感、创意、人脉及商业机会,也能在中台湾进行密切的交流,推出学员计划帮助更多年轻人跨入资讯产业,并吸引更多台湾及外商公司来到台中猎才,甚至协助其成立软件研发团队,Monospace 社群友善空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是创客空间的第一个空间实验与里程碑。

2017年11月 今年11月,全球共同工作空间大会(GCU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来到台湾。GCU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共同工作空间产业会议,发音为“Juicy”,意味一场丰富、多汁的共同工作空间风潮将朝我们席卷而来。这场大会,也是台湾第一场正式共同工作空间产业会议,由Impact Hub Taipei发起,台北市产业发展局、松山文创园区共同主办,并串连了CLBC、趣工作共同工作空间、社会创新实验中心和松烟创作者工厂共同协办。

中国大陆

编辑

2007年,位于上海定西路的三术沙龙开幕,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共同工作空间。以招募艺术技术学术等三种专业人士为主,而后2009年更名为新单位。[40] Fastcompany 评为世界最创新的中国企业之一。[41]

2013年11月,位于广州荔湾区西门口中山七路68号的一起(Yi-Gather)开工社区正式开业。它是广州目前最大的共用工作空间,致力于为创新创业者打造一个充满灵感、跨界多元、开放好玩的办公空间与共享社区,激活华南地区创新氛围,立志成为活跃的社会创新创业发生地与加速引擎,推动创新与积极改变的发生。

香港

编辑
 
Co Work Mau I 共用工作空间
 
The Good Lab共用工作空间

香港也是亚洲最具共同工作概念的城市。其中当地第一家共用工作空间 boot.HK 在网络界中相当知名。[42] 除此之外,香港还有 贸易共享工作空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usPark HK, Good Lab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Co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43]UNO Coworking Spa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44][Arco http://arcocity.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co],WeProu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oread Coworking Space , INFINITE 创.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nest Design Nest 快意设计工作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几家共用工作空间。装修各具特色

统计

编辑

根据2011年 Deskmag 的统计[5],多数使用共用工作空间的年龄层落于20岁至30岁,平均年龄为34岁。三分之二是男性,三分之一为女性。五分之四的人自大学学业起就开始工作。主要从事方面多为创意产业与新兴媒体。略多于一半的人是自由工作者,而特别在美国有35%的大型企业开始让员工尝试共同工作的工作型态。

误解

编辑

许多人都将共用工作空间误解成为企业加速育成的地方(育成中心、孵化器)、企业辅导中心或者高级办公室。[45]上述所表示的这些概念并不符合共同工作的概念,因为当中缺乏了社群、互助合作以及随心所欲的精神。[19]在共同工作的经营理念,是应创造人际关系与社群互助,其次才次利润。[46][47] 许多成为共同工作者的人同时是BarCamp[48]的参与者,并且也涉略开放源码社群等数位活动。[19][49][50]

参考条目

编辑

引用来源

编辑
  1. ^ Butler, Kiera, Works Well With Others, Mother Jones (Mother Jones (magazine)), 2008-01-01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2. ^ DeBare, Ilana, Shared work spaces a wave of the futur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8-02-19 [202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3. ^ Miller, Kerry, Where the Coffee Shop Meets the Cubicle, Business Week (BusinessWeek), 2007-02-26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8) 
  4. ^ Farby, Julie, The Hive Hopes To Revolutionize Traditional Office Space By Creating Coworking Space, All Headline News, 2007-03-13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7) 
  5. ^ 5.0 5.1 Foertsch, Carsten (2011-01-13), The Coworker's Profile http://www.deskmag.com/en/the-coworkers-global-coworking-survey-16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LeClaire, Jennifer. Collective Turf Coworking Set to Open in Urba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ffice Space News. April 13th, 2009.
  7. ^ DeGuzman, Genevieve and Tang, Andrew Working in the UnOffice: A Guide to Coworking for Indie Workers, Small Businesses, and Nonprofi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ight Owls Press. 28 August 2011.
  8. ^ How to start a Coworking Space http://coworking.pbworks.com/Space-Catalyst:-Getting-Start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How successful Coworking Spaces create their business http://www.deskmag.com/en/how-a-coworking-space-succee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Work at Jelly http://www.workatjelly.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www.coworking.com via the Wayback Machine – earliest archived use of the term coworking
  12. ^ [Coworking Directory http://wiki.coworking.com/Direc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Sinclair, Cameron. Hub Culture Global Coworking Spaces. Huffington Post. 2009-04-09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1). |
  14. ^ [The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42190?fsrc=scn/fb/wl/ar/anotheralternativetotheoffi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10 of the best co-working spaces in the UK 存档副本. [2010-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4). 
  16. ^ Fost, Dan, WHERE NEO-NOMADS' IDEAS PERCOLATE: New 'bedouins' transform a laptop, cell phone and coffeehouse into their offic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7-03-11 [202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3) 
  17. ^ Von Bergen, Jane, A Step Up From Working In PJ's, Philadelphia Inquirer, 2007-08-19 [2013-02-22], (原始内容 (– Scholar search)存档于2007-12-26) 
  18. ^ Williamson, Kate, Shared offices growing in S.F., Peninsula, San Francisco Examiner (San Francisco Examiner), 2007-10-02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5) 
  19. ^ 19.0 19.1 19.2 Reed, Brad, Co-working: the ultimate in teleworking flexibility, Network World, 2007-10-23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5) 
  20. ^ [Co-working space London 存档副本. [2012-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OfficeMan blog", Dec 11, 2012]
  21. ^ [Google Campus - London 存档副本. [2012-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6).  "LoveOffices blog", Dec 11, 2012]
  22. ^ [Co-working spaces Berlin 存档副本.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9).  Coworking in Berlin - list of spaces]
  23. ^ Storm.mg. 想創業脫離低薪、實現夢想?29歲已創辦兩間公司的她這樣建議...-風傳媒. www.storm.mg. 2018-07-05 [2022-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2) (中文(台湾)). 
  24. ^ 創意社群平台「Changee」號召青年一起搖滾、行動、改變世界|Meet創業小聚. meet.bnext.com.tw. [2022-10-12] (中文(台湾)). 
  25. ^ Simpany - 開公司最安心與貼心的好朋友. simpany.co. [2022-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26. ^ [创意创新创业交易所 http://www.iehnccu.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高雄市数位内容创意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Dakuo.k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混_hun https://www.facebook.com/huncoworkingspa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Betahaus https://betahaus.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2012.12.13 Taipei http://classicdesign053.wixsite.com/co-work/phot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 [CLBC http://clbc.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2. ^ [台北创新实验室Taipei Co-Space 存档副本. [201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1). ]
  33. ^ [台北创新实验室 引爆创业动能 http://www.udn.com/2014/11/21/NEWS/FINANCE/AD2/9081293.shtml[永久失效链接]]
  34. ^ [CVS 共同工作空间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iVasiaSpa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5. ^ [星球_planett planett.tw]
  36. ^ [共同工作空间指导手册 https://www.facebook.com/coworkingspaceoperationsmanaul/]
  37. ^ [经济日报:台北创新实验室首次串连“全国共同工作空间”存档副本. [2014-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5). ]
  38. ^ [创意发酵的空间 Coworking Space在高雄 https://udn.com/news/story/6966/133993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9. ^ [ATwork http://atworkspace.weebly.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0. ^ [新单位 http://xindanwei.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1. ^ [THE WORLD'S TOP 10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IN CHINA http://www.fastcompany.com/most-innovative-companies/2013/industry/ch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2. ^ [boot.HK http://boot.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3. ^ [UNO http://www.unocoworking.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4. ^ Coffice Coworking Space [Coffice http://www.coffice.com.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5. ^ DeGuzman, Genevieve Five Big Myths About Cowork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skmag. 1 November 2011.
  46. ^ Fost, Dan, Inspiration Strikes Only a Desk Away,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2-20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47. ^ Fost, Dan, They’re Working on Their Own, Just Side by Sid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2-20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48. ^ Clark, Jessica, Co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American Prospect (The American Prospect), 2007-10-01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49. ^ Horowitz, Etan, Co-working can solve non-traditional office issues, Orlando Sentinel (Orlando Sentinel), 2007-09-27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50. ^ Berve, Anette, In Search of Colleagues (PDF), The Argentimes, 2008-04-25 [2013-02-22], (原始内容 (– Scholar search)存档于2008-08-28) 

GTB 大瀚放空间 https://www.facebook.com/funspace.fans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