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慧忠

(重定向自冉虎茵

南阳慧忠(675年—775年)[1],俗家名冉虎茵[2]法名释慧忠,世称南阳慧忠国师,谥号大证禅师越州诸暨(治在今浙江诸暨)人,唐代僧人。

南阳慧忠
675年 - 775年
本名冉虎茵
谥号大证禅师
尊称南阳慧忠国师
生地越州诸暨
逝世地长安
宗派禅宗
寺院香严寺
惠能
弟子耽源

博通经律,法受双峰[注 1][3]是禅宗六祖惠能门下的五大宗匠[注 2]之一,[4]菏泽神会共同在北方弘扬六祖禅风。他备受唐朝三代皇帝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的礼遇,受封国师,常被尊称为慧忠国师。

大历十年十二月十九日,国师圆寂,塔葬于党子谷(今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香严寺)。

生平

编辑
 
慧忠的道场淅川香严寺

慧忠自幼学习佛法,通达经律,十六岁时因仰慕六祖之名前往曹溪拜见,并获得心印,为惠能门下高足之一。[5]在受法曹溪之后,在吴楚四明山天目山武当山罗浮山等山参学,中宗嗣圣七年(690年)时在淅川白崖山的党子谷,修炼四十余年,道誉甚高。曾经有盗贼进入山中,以刀胁持,慧忠禅师禅坐不动,盗贼钦服而退。[6]

唐玄宗在位时,非常钦佩慧忠的道誉,开元八年(720年)时,将其迎往京城长安,后担任南阳龙兴寺住持安史之乱期间,慧忠离开长安,隐遁山林。

上元二年(761年),唐肃宗派使者又将他迎回长安,敕住千福寺,后又移居光宅寺。他向皇帝阐述“理人治国之要,畅唐尧虞舜之风”,受到肃宗的肯定,待以国师之礼。他诏请朝廷于武当山立太一延昌寺,又于白崖山党子谷置长寿寺,各置大藏经一部。

大历三年(768年),唐代宗召请慧忠入宫传法,后赐居宝光寺。大师随宜说法,极受尊崇,僧俗弟子逾万人。

大历十年十二月(775年),慧忠圆寂,谥号“大证禅师”。

法嗣

编辑

师承

编辑

弟子

编辑

禅法思想

编辑

慧忠悟道行化,得法于曹溪六祖,传承禅宗一系法脉心印,有鲜明的南宗禅直指人心、直截心印的特点;他隐居时间长达四十余年,其工夫纯熟,堪为宗门巨匠;博通经律,是宗通说通皆具的大德,这一点是慧忠国师与六祖门下其他弟子的重要不同之处 。[7]

禅门公案

编辑

非公境界

编辑

《景德传灯录》卷5:

师与紫璘供奉论义。既陞坐,供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供奉曰:是什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坐。[8]

供奉紫璘与慧忠论经。慧忠上座后,紫璘说:“请师父立个宗义,让我来反驳。”慧忠道:“议题已立好了。”, 紫璘道:“是什么?”。慧忠道:“果然未见义,你尚未到此境界。”说完,慧忠起身下座。[9]

紫璘供奉注经

编辑

南阳慧忠国师因紫璘供奉注《思益经》,师曰:“凡注经,须会佛意始得。”曰:“若不会佛意,争解注经?”师令侍者盛一碗水,中著七粒米,碗面安一只箸,问供奉:“是什么义?”供奉无语。师曰 :“老僧意尚不会,何况佛意?”

一日,南阳国师问紫璘供奉:“听说大德在注解《思益经》,批注经典者,必须要能契会佛心,所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才能胜任。”紫璘说:“若不解佛意,我怎么会下笔呢?”慧忠禅师听后,就要侍者盛一碗水,里面放七粒米,上面放一支筷子,送给紫璘,问:“这是什么义?”紫璘茫然不知,无语可对。慧忠曰:“你连我的意思都不懂,怎说已烃契会佛心呢?”慧忠禅师的水米碗筷,已经说明,佛法者不离生活也,紫璘供奉远离生活批注佛经,则离佛心远矣。[10]

国师三唤

编辑

国师唤侍者,者应诺。如是三召三应诺。师曰:“将谓吾孤负汝,谁知汝孤负吾。”

外部音频链接
  《无门关》国师三唤

国师唤侍者这则禅宗公案。文字虽短,意境悠长,历代以来常被提撕唱和。般若无相,禅门无门,如何得见得入?慧忠国师一日三唤自己的侍者,可侍者听过召唤后只是应,不问干什么。问答之间如对山呼喊的回应。明者自明,盲者自盲。所以,国师又说:“我以为是我辜负你,谁知却是你辜负了我。”后来的赵州禅师评论说:“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 [7]此公案的妙处在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有人对着暗空写字,字体怎会彰显出来?但字体却焕然于写字人的心中。禅师与侍者之间有三唤,唤者何唤?答者何答?这一切都不显痕迹,但就在唤者与应者的应答之间妙义彰然。[11]

破斥野狐精

编辑

大历五年,西域大耳三藏至京师,自云得他心慧眼。

帝令入光宅寺,请慧忠国师试验。

师问:汝得他心通耶?

对曰:不敢。

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

三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往天津桥看弄猢狲。

师又问:老僧即今在什么处?

三藏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去西川看竞渡。

师第三问语亦如前。

三藏良久罔知去处。

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三藏无对。

后世僧人讨论

1. 僧问仰山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为什么不见国师?” 山曰:“前两度是涉境心,后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见。”

2. 又有僧问玄沙。沙曰:“汝道前两度还见么?”

3. 僧问赵州:“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什么处?” 州云:“在三藏鼻孔上。”

4. 僧后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什么不见?” 沙云:“只为太近。”[12]

注释

编辑
  1. ^ 道信弘忍
  2. ^ 另外四人是行思怀让神会玄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蔡友田. 禪法東來:達摩祖師.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1996: 第154 页. ISBN 9789579907750. [失效链接]
  2. ^ “一僧一帝香严寺”系列“国师”创建千年古寺. 华夏经纬网. 2011-01-10. [失效链接]
  3. ^ 《宋高僧传》
  4. ^ 《景德传灯录》
  5. ^ 《祖堂集》
  6. ^ 宋《高僧传》:“忠往在南阳陷于贼境,固请回避,皆不允之。临白刃而辞色无挠,据青云而安坐不屈。魁帅观其禅德淡若,风韵高逸,投剑罗拜,请师事焉。于时避寇遇寇者,众矣。无何群盗又至,乃曰:未可以踵前也。遂杖锡发趾,沿江而去。有学其先踪,坚住不避者,尽被诛戮。则知云物气象,有如先觉。存而不论,道何深也。”
  7. ^ 7.0 7.1 南阳慧忠国师禅法思想探析. [201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 
  8. ^ 《宗门拈古汇集》卷6:“国师因与紫璘供奉论义。师陞座,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已竟。奉曰:是什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
  9. ^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商都网. 2011-01-12 [201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7). 
  10. ^ 佛心是什么?.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 2009-09-27 [201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9). 
  11. ^ 南阳慧忠国师. 《禅宗灯录译解》. 2006年5月16日 [2011年4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3日). 
  12. ^ 南陽慧忠禪師. [2020-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