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撮要

清朝粤语语音韵书

分韵撮要》是记载清初粤语粤语晚清粵語语音的韵书,作者和具体成书年代均不详,在目前已知的版本中,经由武溪温仪凤(岐山)、温继圣(端石)二人编订,尝为清季中外学人称引。

版本

编辑
 
《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一版
 
民国时期出版的《字类标韵分韵撮要合编》,上栏为《字类标韵》,下栏为《分韵撮要》

《分韵撮要》自乾嘉以来,翻刻甚剧。现存最早的版本是由广州双门底壁鱼堂梓行的单行本,由武溪温岐山校辑,现收藏于德国拜仁州立图书馆。这版本没有写明刊刻年份,也没有前言后记,但封面上写明是“梓行”,说明并不是根据他人版本而重镌翻刻,至少可证它是经由温岐山编订的第一版本。

另一单行本为藏于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的《元亨字汇分韵撮要》,没有写明年份,没有前言后记,连谁人刊刻都没记录。书坊依照正文,把编者补足作“武溪温岐山温端石”二人,可证此版本乃根据上述壁鱼堂版本翻刻。藏馆根据原藏书人鲁瓦耶(Jean Theodore Royer)身处的年代,估计刊刻年代大约在十八世纪。岑尧昊考证鲁瓦耶最迟在1773年已懂得中文,他这本《分韵》可能是早年购得,或者由其中国朋友若瑟、亚彩所赠,相信此元亨本刊刻于十八世纪中后叶。[1]

后来传世的《分韵》则多为合刻本,即在一页分栏刊印二三书者。合刻本依单行本翻刻,错讹较单行本多[1]。当中最著名的有1782年[2]的《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3]。1856年,美国人卫三畏根据此版本的《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刻本出版了《英华分韵撮要》。马礼逊自编书目的手稿,也有《江湖分韵酬世全书》、《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两部合刻本。若计算不同书坊翻刻的《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或《尺牍辑要分韵撮要合集》,年代由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跨越百载。[1]香港陈湘记书局出版的《新辑写信必读分韵撮要合璧》,则是翻刻时间最晚的版本,其错讹也比前述版本多。

硏究

编辑

近代对《分韵撮要》的论述,最早是黄锡凌在《粤音韵汇》收录的〈广州标准音之研究〉一文,但他对《分韵》评价不高,认为《分韵》与当时粤语读音的差异,只由于《分韵》依据编者地方口音(黄锡凌认为是南海顺德的方音)而非标准粤语读音。

最先为《分韵撮要》拟定具体国际音标音值的是彭小川(1990)。彭小川认为《粤音韵汇》的差异反映了粤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非地方口音差异。刘镇发张群显(2003)根据来华传教士的语音描述提出《分韵》修另一套拟音方案。[4]罗言发(2020)根据上述两文,又提出第三套拟音方案,并用以佐证澳门话在清末民初的音变。[5]

韵部

编辑

《分韵撮要》分三十三韵部,每部韵部内小韵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排列,小韵有字义但大多无反切

分韵撮要韵部
次第 今音(舒、入)
线 iːn、iːt
[6] ɐi
iː/ei[7]
ɐu
ʊŋ、ʊk
ɪŋ、ɪk
ɐn、ɐt
œːŋ、œːk
ɔːŋ、ɔːk
十一 iːu
十二 uː/ou[7]
十三 yːn、yːt
十四 aːi
十五 ɐŋ、ɐk
十六
十七 ɐm、ɐp
十八 aːu
十九 ɔːy
二十 iːm、iːp
二十一 ɵn、ɵt
二十二 ɵy
二十三 ɔː
二十四 aːm、aːp
二十五 aːn、aːt
二十六
二十七 uːn、uːt
二十八 贿 uːy
二十九 ɛː
三十 ɔːn、ɔːt
三十一 ɐm、ɐp
三十二[8] aːŋ、 aːk
三十三[9] ŋ̍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岑尧昊:〈《分韵撮要》版本与音系新论〉,刊《中国语文通讯》第99卷第1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2020年1月,页37-72。
  2. ^ 目前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的《江湖尺牍分韵撮要合集》为翰宝楼刊刻的残本,书的上栏是吴郡虞世英(学圃)所辑的《江湖尺牍》,下栏是《分韵》,全书其实没有写明刊刻年份,1782年乃书序〈花港主人序〉中的乾隆“壬寅年”。
  3. ^ 彭小川. 粤语韵书《分韵撮要》及其韵母系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2, (4). 
  4. ^ 刘镇发; 张群显. 清初的粤语音系——《分韵撮要》的声韵系统. 詹伯慧、伍 巍、甘于恩 (编). 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06–223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5. ^ 罗言发. 澳门话近两百年来的音变 ——兼论广州话、中山话的历史音变 (PDF).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110–126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30). 
  6. ^ “伟”无论广韵导音或今音都读阳上,似编辑错漏
  7. ^ 7.0 7.1 单母音遇某些声母时分裂,韵腹下降成双母音
  8. ^ 此韵中古来源为疑母模韵,字少
  9. ^ 此韵中古来源为疑母模韵,导音派阳调

网络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