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电

臺灣馬克思主義學者

刘明电(1901年6月27日—1978年8月28日),日治时期台南人,早年负笈东瀛留学,后赴德深造,昭和二年 (1927年) 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曾赴莫斯科马恩研究所协助马克思文献编撰,一年半后返台,是台湾第一位专攻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支持农民抵抗殖民压迫,1930年返台从事社会运动,参与创立《台湾新民报》并任取缔役,及嘉南大圳会议的常任委员,1935年深耕犁事件遭日本当局羁押,携眷离台旅日,1939年参加推动反对“台湾米谷移出管理法案”,与吴三连杨肇嘉被称为“米管案三勇士”,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刘明电谴责中国国民党,并开始与中共人士接触,经常赴中国,被依附匪罪名将其财产充公,直到1978年客死日本都未曾再返回故乡台湾。[1]

刘明电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1年6月27日
 大日本帝国台南新营郡查亩营庄(今柳营
逝世1978年8月28日
日本
籍贯台湾台南柳营
国籍 大日本帝国
 中华民国
父母刘神岳(父)
亲属刘明朝(弟)、刘启祥(堂弟)
经历

生平

编辑

刘明电出身柳营刘家,1901年生于日治台南查亩营庄,早年负笈日本留学,先后在京都同志社中学、东京外语专科学校德文科 (现今东京外语大学) 就读。大正九年 (1920年) 赴德,入柏林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昭和二年 (1927年) 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曾赴莫斯科马恩研究所协助马克思文献编撰,一年半后返台,是台湾第一位专攻马克思主义的学者。[2]

刘明电的父亲刘神岳曾协办盐水制糖会社,拥有糖厂股份,与日本当局关系良好,有许多土地,成为柳营当地望族。[3]其兄刘明朝也是首位在日本总督府担任文官的台湾人,受社会主影响刘明电的政治立场与家族迥异,反而倾向受压迫的农民与反抗殖民统治,大正十年(1921年) 继承父亲刘神岳的遗产有大笔土地、盐水港制糖会社部分股权, 以及刘家洋楼成为地主。但昭和五年(1930年)刘明电却以地主身份参与农民组合的活动,批判日本人在台湾不合理的糖业殖民政策,即知名的“深耕犁事件[4],稻作收割后可种植豆类等作物,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来源,而种植甘蔗必须使用深耕,深耕将不利转水稻种植,且耕作时间长无法做其他用途,因此农民多半不会将所有田地种植甘蔗,制糖会社为了增加原料,要求农民采用轮耕方式,农民不愿配合,1935年1月12日盐水制糖会社以深耕犁锄耕毁损农作物,引发农民抗议。日本当局警察将手无寸铁的农民及在场旁观的民众,甚至是幼龄儿童都逮捕拘留达11日[5],刘明电虽系盐水制糖会社股东,却以地主身份到场关切而一并遭到逮捕及羁押。[6]

1935年举家离台旅日,1939年由留日长期研究台湾米谷政策的吴三连撰写并署名刘明电出版《台湾米谷政策の检讨》一书反对“台湾米谷移出管理法案”[7],与吴三连杨肇嘉被称为“米管案三勇士”。[8]

1947年228事件发生,刘明电的亲友陈炘王育霖林茂生等人皆不幸遇害,刘明电与友人杨春松谢溪秋甘文芳联手写信给总统蒋介石,表达强烈的抗议要求严惩陈仪,并开始与中共郭沫若、廖承志等人公开来往[1],1948年10月16日日本东京成立亲中共之统一战线团体“华侨民主促进会”,刘明电担任第一任会长,公开支持中国解放,影响日本侨界之态度,隔年7月,“华侨民主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选出甘文芳为会长,刘明电与杨春松为顾问,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会议,15位侨外民主人士代表,刘明电即为日本侨界代表,虽未参加,刘明电仍获提名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明电经常前往中国,提议在日本成立亲中共的“台湾和平促进会”[1],1958年由于刘明电的立场被国民政府视为附匪而将其在台湾的财产充公,国民政府当局请蔡培火多次促其返国,请其返国支持政府将归还其财产,没收后费时四年才变卖完毕,共得新台币三九一万五四五七元,另有法定孳息(股息、红利、地租等)二〇七万三〇三七元,总数逼近六百万元。[10]

晚年,在日本鲜少参与活动,大多在家过着读书写诗的孤寂日子,1978年病逝日本[1]。身后藏书与书信捐赠予中国,现存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著作

编辑

1940《台湾米谷政策の检讨》。东京:岩波书店。

1950〈“台湾上陆”〉(与干恩洋対谈),《日本评论》,卷25,号4,页103-108。

1965〈“台湾人”は民族として存在するか : アメリカの新植民地主义政策と“独立派”の谬论〉,《アジア経済旬报》 (609), 8-17, 1965-04-21。

1972〈"台湾民族"は存在するか〉,《日中》,3巻12号, 7-14页。

1973〈台湾の汉族住民の中国统一への运动と思想についての史的考察(1)〉,《日中》,3巻12号,35-47页。

1974〈台湾の汉族住民の中国统一への运动と思想についての史的考察(2)〉,《日中》,4巻1号,43-51页。

1974〈台湾の汉族住民の中国统一への运动と思想についての史的考察(3)〉,《日中》,4巻2号,43-52页。

1974〈爱国主义と中国の诗人-陆游と谢渓秋(台湾出身)の诗风〉,《日中》,4巻4号,1-16页。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柳營區公所地方人物誌. 柳营区公所. 2015-06-11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2. ^ 劉明電氏逝去. 台湾省⺠报. 1978, 第64号 –通过台湾史档案资源. 
  3. ^ 陈铭城. 左言右行柳營首富劉明電附匪叛亂的故事. 新头壳newtalk. 2017-09-09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4. ^ 连温卿. 《南瀛論叢》日人土地收奪所演出的兩件事. 台南县政府. 1982. 
  5. ^ 黄静嘉. 《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從沈榮的際遇談日據時期的殖民地法制〉. 海峡学术出版. 2004. 
  6. ^ 刘淑玲. 《南瀛文獻》日治時期深耕犁事件(Heath Plough). 台南县文献委员会. 1992. 
  7. ^ 吴三连着 张炎宪编. 《吳三連全集》〈台灣米穀政策之檢討〉. 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2002. 
  8. ^ 李跃干. 日據時期台灣留日學生戰後台灣政治. 九州出版社. 2011-05-01. 
  9. ^ 中國政協網.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10. ^ 台湾民间真相与和解促进会.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卫城出版.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