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货,涉及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料理所需,或称“南北杂货”、“杂货”[1],偶兼售五金日用品

香港青衣岛杂货商
现代日本杂货商

由来 编辑

杂说

说法不一,是指满清时代的商人,多透过同业公会方式于南、北“”等进行买卖,货物遂泛称“南北货”。[2][3]

另外一说,则是北方代表“水”和南方代表“火”,而当时日常生活用的物品多由金属木材等制成,东方代表“木”和西方代表“金”,契合中国的五行理论。[2]

考证

北史·魏收传》:“南、北初和……求南货于收。”(南货)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五《委巷丛谈》云:“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南货业……皆大江以南之产”。

翟灏考列,“市语如米行、丝行、绸绫行、线行、铜行、药行、典当、故衣铺、道家星卜、杂货铺、优伶、江湖杂流。”凡数十种,号称“江湖人市语尤多……事事物物,悉有稳称”[4]

隆庆(1567年至1572年)之后,海禁渐松,来自东洋交趾暹罗吕宋、猫里务等)及西洋中东欧洲)之舶来品渐多,市所贩卖亦由传统南北货而加入舶来品。

著名集散地 编辑

台湾 编辑

香港 编辑

相关 编辑

商业

参考来源 编辑

书目
  • 方芳. 《精挑細選南北貨》. 香港: 万里机构-饮食天地社出版社. 2013-02-01: 153页. ISBN 978-962-145-108-8 (中文). 试阅 (繁体中文)
  • 刘还月. 《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 台北市: 台原. 1994. (繁体中文)p.240﹝节庆卷﹞
引用
  1. ^ 南北貨. 教育部《国语辞典简编本》.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2. ^ 2.0 2.1 南北貨. 文化部国家文化数据库. 2009-09-09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3. ^ 下課花路米─DVD-458.悠遊大稻埕. 公视网络商城. 2015-01-19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4. ^ 翟灏《通俗编》卷38
  5. ^ (英文)Dihua bustles during Chinese New Ye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aipei Times
  6. ^ 6.0 6.1 南北貨批發業(迪化街、三鳳中街). 教育部高中职资讯科技融入教学资源网.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