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列斯瓦夫·皮亚塞基

(重定向自博斯瓦·皮亞塞基

波列斯瓦夫·伯格丹·皮亚塞基波兰语Bolesław Bogdan Piasecki[1];1915年2月18日—1979年1月1日),波兰民族主义政治家、律师、波兰军队英语Polish Armed Forces (Second Polish Republic)军官和作家。于1935年至1939年间,担任全国激进阵营方阵英语National Radical Camp的领导人。曾做为政治犯被关押于别廖扎·卡吐斯切监狱英语Bereza Kartuska prison。在二战期间创立了民族同盟英语Konfederacja Narodu,后与波兰家乡军合并[2]。其创立了PAX协会英语PAX Association,并长时间担任该会主席。于1971年至1979年间,为波兰国务委员会英语Polish Council of State的成员。亦曾是波兰人民共和国众议院波兰语Sejm PRL4波兰语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IV kadencji5波兰语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V kadencji6波兰语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VI kadencji7波兰语Posłowie na Sejm Polskiej Rzeczypospolitej Ludowej VII kadencji届的成员。

波列斯瓦夫·皮亚塞基
Bolesław Piasecki
全国激进阵营方阵领导人英语National Radical Camp
任期
1935年—1939年
PAX协会领导人英语PAX Association
任期
1947年—1979
继任雷扎德·里夫英语Ryszard Reiff
个人资料
出生(1915-02-18)1915年2月18日
 俄罗斯帝国波兰会议王国罗兹
逝世1979年1月1日(1979岁—01—01)(63岁)
 波兰人民共和国华沙
母校华沙大学
军事背景
服役时间1939年-1945年
军衔中尉
部队民族同盟英语Konfederacja Narodu波兰家乡军
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平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编辑

波列斯瓦夫·皮亚塞基出生于一个文人家庭,其父鲁道米拉(Ludomira;1876年-1947年)为一名农学家[3]

1927年,波列斯瓦夫·皮亚塞基进入华沙扬·扎莫厄斯基中学波兰语XVIII Liceum Ogólnokształcące im. Jana Zamoyskiego w Warszawie就读[4]。在中学就学期间,他曾加入童军。波列斯瓦夫于1931年5月自中学毕业,然后在193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波列斯瓦夫在大学就学期间,成为大波兰阵营英语Camp of Great Poland大学部的领头人,同时活跃于波兰民族党英语National Party (Poland)青年部。波列斯瓦夫与其他人共同创立了全国激进阵营英语National Radical Camp,以及其中的一个分支——法兰加民族激进阵营,并以反共和反犹太人为宣传主轴。波列斯瓦夫与其政党多被视为法西斯主义者和政党[5][6]。1934年7月15日至16日的晚间,波列斯瓦夫遭到拘留,并关押于别廖扎·卡吐斯切监狱英语Bereza Kartuska prison。1934年9月获释后,其继续领导遭到查禁的全国激进阵营方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编辑

九月战役时,波列斯瓦夫加入了波兰的装甲部队波兰语Broń pancerna w II Rzeczypospolitej,军衔为少尉。战役结束后,波列斯瓦夫被盖世太保逮捕,后来因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意大利家族介入调查,才令他在1940年4月被释放。波列斯瓦夫在被释放后,加入了波兰的地下反抗组织,并创建了名为民族同盟波兰语Konfederacja Narodu的组织[7]。此外,他还担任了精锐士官军波兰语Uderzeniowe Bataliony Kadrowe的指挥官,自1943年5月以来,该部队曾与德国人交战32次。该部队在1943年并入波兰家乡军后,他担任了波兰家乡军第77步兵团波兰语77 Pułk Piechoty Armii Krajowej第3营中尉营长[8],该部队主要在现今白俄罗斯新格鲁多克一带作战。暴风雪行动英语Operation Tempest期间,波列斯瓦夫成功躲避了德国人的追捕,回到波兰中部地带之后,他持续参与了相关的地下活动,但这次却是针对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1944年11月,波列斯瓦夫遭到苏联军方逮捕并关押于卢布林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将军曾多次审讯他。在波列斯瓦夫给谢罗夫将军的信件中,称自己支持新政府的农业改革波兰语Reforma rolna w Polsce (1944)、社会改革、工业国有化英语Nationalization in Poland政策,并有意带领人民反抗地下组织波兰语Reakcyjne podziemie。波列斯瓦夫形容自己的人生,都花在从事反政府运动、别寥札监狱、被盖世太保所抓,以及反希特勒游击战上。与此同时,他以重新开始发展的环境作为主要论点,撰写成请愿书呈现给政府,并刊载在《今日与明日波兰语Dziś i Jutro》周刊上。而在1945年7月,波列斯瓦夫重获自由[8]

波兰人民共和国 编辑

二战结束后,他与其他人共同创立以及管理《今日与明日波兰语Dziś i Jutro》周刊,并称是世俗天主教的社会改革运动。1947年,波列斯瓦夫创立了PAX协会英语PAX Association,并一直担任该协会主席直到去世。波兰天主教会对波列斯瓦夫个人,和其建立的组织始终保持友好态度,然而在1953年,波列斯瓦夫强烈要求斯德望·维辛斯基接受波兰统一工人党所提名的主教人选不成后,双方正式分道扬镳。并使圣座更加严格的审视PAX协会的行为[9]

波列斯瓦夫在1954年出版了《Zagadnienia istotne. Artykuły z lat 1945–1954》(重要议题。1945-1954的文章),而该书在1955年6月28日时,与波列斯瓦夫的《今日与明日》周刊一起,被天主教训导英语Magisterium并列入禁书目录之中[10]。波列斯瓦夫从未正式收回自己的观点,不过他将上述著作的书名中“Zagadnienia istotne”(重要议题)给去除了。《今日与明日》周刊则在1956年5月停刊,并被新的杂志——《方向》(Kierunki)所取代[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列斯瓦夫随即与波兰安全办公室波兰语Urząd Bezpieczeństwa合作。该单位给了他“鞑靼人”(Tatar)的代号。此后,波列斯瓦夫改善了波兰裔政治移民在伦敦生活的环境。根据茱莉亚·布莱斯泰格波兰语Julia Brystiger上校的报告,她认为波列斯瓦夫试图利用这种合作关系,来强化他反抗政府的地位[12]

波列斯瓦夫对1956年的政治解冻,始终抱持怀疑态度。同年10月的政治斗争中,他支持亲斯大林主义纳托林派波兰语Natolińczycy,以对抗他认为被犹太人控制的普瓦万涅波兰语Puławianie[9]。1956年,波列斯瓦夫成为民族团结阵线民族委员会的主席团成员,但任期仅有数个月。1965年开始,波列斯瓦夫成为PAX协会主席,并连续担任波兰人民共和国众议院波兰语Sejm PRL的第4、5、6、7届委员。1971年至1979年间,波列斯瓦夫亦为波兰国务委员会波兰语Rada Państwa (Polska)的成员。1968年3月,他与“Paksem”的所有成员,共同支持米奇斯瓦夫·莫查以及其派系所组织的反智反犹活动。

波何丹(Bohdan)是波列斯瓦夫的儿子,就读圣奥古斯丁高中波兰语Liceum Ogólnokształcące pw. św. Augustyna,1957年1月22日遭人杀害,年仅15岁。波何丹的尸体一直到1958年12月8日才被寻获。关于该案掳人并将人杀害的动机,在过去曾被认为是要对波何丹的父亲——波列斯瓦夫——过去的政治活动展开报复,然而现今的国家记忆研究院,则倾向是要向波列斯瓦夫勒索赎金的说法,在案件发生的年代中,波列斯瓦夫为波兰中最富有的人之一。因为波列斯瓦夫的影响,此案一直到1982年才结案,成为波兰历史上侦查时间最长的案件,然而此案的真凶始终未被找到[13]内政部波兰语Ministerstwo Spraw Wewnętrznych PRL中,以副部长安东尼·阿尔斯特波兰语Antoni Alster为首的犹太阵营,曾被怀疑雇用了此案的嫌犯。有一种假说认为,这起案件的背后,是为了报复波列斯瓦夫在战间期所做的“反犹太及法西斯”活动。然而在波何丹被绑架后,国民警察波兰语Milicja Obywatelska将其人手都派往了国外,且大多数都被派遣至以色列,所以无法对嫌疑犯进行讯问。另一起暗杀中,一群波兰公安部波兰语Urząd Bezpieczeństwa的犹太官员被指是作案凶手。而这件事很有可能只是一场公安部内的派系斗争,这些谋杀甚至可能不曾被预先策划过[14]

波兰人民共和国时期,有关波列斯瓦夫·皮亚塞基的讯息都会受到审查,以确保其名字在新闻媒体上不会出现于波兰人民共和国当局旁,和与波兰统一工人党产生关联。

荣誉与奖项 编辑

  • 波兰军事十字勋章的银十字架(1944)
  • 波兰复兴勋章指挥官十字星级(1964),曾授予指挥官十字级(1955)
  • 一级劳动旗帜勋章 (1969)

参考文献 编辑

书籍 编辑

  • Smolna 30. Gimnazjum im. Jana Zamoyskiego Warszawa: PIW, 1989.

资料来源 编辑

  1. ^ Marek Kietliński, Artur Pasko. Na Fali Października 1956 roku. Białostocczyzna w świetle dokumentów archiwalnych (PDF). 比亚维斯托克: 212. 2006 [2020-04-17]. ISBN 83-60534-47-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3-22). 
  2. ^ 40 lat temu umarł Bolesław Piasecki. mysl-polska.pl.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3. ^ Ludomir Piasecki. sejm-wielki.pl.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4. ^ Smolna 30. Gimnazjum im. Jana Zamoyskiego, Warszawa: PIW, 1989, 页353,1931年毕业生列表第34号(可见Bolesław Bogdan Piasecki之名),其照片位于页224的第47号
  5. ^ 诺曼·戴维斯. Boże Igrzyska. 卡尔可夫: Wydawnictwo ZNAK. 1999: 1029. ISBN 83-7006-911-8. 
  6. ^ Marek Borucki. Od Mieszka I do Jana Pawła II 28. : 5. ISBN 978-83-60751-08-4. 
  7. ^ Mikołaj Rostworowski, Słowo o Paxie 1945–1956, Warsaw, 1968, p. 21
  8. ^ 8.0 8.1 Mikołaj Rostworowski, Słowo o Paxie 1945–1956, Warsaw, 1968, p. 22
  9. ^ 9.0 9.1 彼得·奥盛嘉波兰语Piotr Osęka. Największy krezus PRL-u. Przed wojną – wódz polskich faszystów. Po wojnie – przyjaciel komunistów. Ale Historia. 2013-03-25 [2020-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5). 
  10. ^ 齐格蒙特·齐林斯基波兰语Zygmunt Zieliński (historyk). Kościół w Polsce 1944–2002. 波兰拉多姆: POLWEN. 2003: 79. 
  11. ^ 安德烈·库纳特波兰语Andrzej Kunert. Słownik biograficzny konspiracji warszawskiej 1939–1945, T. 1. 华沙. 1987: 128. 
  12. ^ 彼得·贡塔尔奇克波兰语Piotr Gontarczyk. Najnowsze kłopoty z historią: publicystyka z lat 2008–2012. 波兹南. 2013: 167-172. ISBN 9788377851531. 
  13. ^ Piotr Osęka. Najdłuższe śledztwo w PRL. Kryptonim Zagubiony. 政治周刊. 2013-01-22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14. ^ 彼得·柴霍维茨波兰语Piotr Zychowicz. Mordercy Bohdana uchodzą. 波兰共和国报英语Rzeczpospolita. 2007-12-10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延伸阅读 编辑

  • Mikołaj Kunicki (2005). "The Red and the Brown: Boleslaw Piasecki, the Polish Communists, and the Anti-Zionist Campaign in Poland, 1967-68". East European Politics & Societies 19 (2): pp. 185–225.
  • Dudek, Antoni/Pytel, Grzegorz (1990). Bolesław Piasecki. Próba biografii politycznej (Wstęp Jan Józef Lipski). Londyn: Aneks. ISBN 0-9066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