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林斯卡学院
(重定向自卡罗琳斯卡医学院)
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语:Karolinska Institutet)又译卡罗琳斯卡学院、卡罗琳学院或卡罗琳医学院,是一所医学大学,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外的索尔纳市,建立于1810年。卡罗林学院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中,是最大的一所单一医学院,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有威望的医学院之一。学院中有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罗琳学院 | |||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
老校名 | Kongl. Carolinska Medico Chirurgiska Institutet (1817-1968) | ||
校训 | Att förbättra människors hälsa(瑞典语) 增进人类的健康 | ||
创办时间 | 1810年 | ||
学校类型 | 公立、医学大学 | ||
捐赠基金 | 576,1亿欧元(2010) | ||
预算 | 6.2亿瑞典克朗[1] | ||
校长 | Karin Dahlman-Wright | ||
职工人数 | 4,976(2014)[1] | ||
学生人数 | 5,978(全日制,2014)[1] | ||
博士生人数 | 2,071(2014)[1] | ||
校址 | 瑞典斯德哥尔摩省索尔纳市 59°20′56″N 18°01′36″E / 59.34889°N 18.02667°E | ||
校区 | 索尔纳(本校)和胡丁厄市 | ||
代表色 | KI Plum | ||
隶属 |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 | ||
网站 | www | ||
|
与学院合作的卡罗林大学医院,是瑞典最大的研究训练中心之一,主导了全国30%的医学训练与40%的医学学术研究[2]。除此之外,这所学院也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的成员[3]。
校名由来
编辑卡罗琳学院建立于1810年到1811年之间,当时是一所陆军的外科训练中心。原来的校名是“医学外科学院”(Mediko-kirurgiska Institutet)。1871年,又将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军队的名字“卡尔军”(Karoliner)加上,使校名成为“卡罗琳医学外科学院”(Karolinska Mediko-kirurgiska Institutet)。到了1922年,才改成现今所称的“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
著名人物
编辑- 永斯·贝采利乌斯(Jöns Jakob Berzelius,1779年—1848年)为学院教授,他建立了现代化学命名法,是现代化学之父之一。他发现了许多化学元素,包括硅、硒、钍与铈。
- 卡尔·莫桑德(1792年—1858年)是贝采利乌斯的学生,也是其后继者。化学家,发现了镧、铒与铽。
- 古斯塔夫·雷齐乌斯(1842年—1919年)于1877年到1890年担任教授,解剖学家。
- 卡尔·梅丁(1847年—1928年)于1883年到1914年担任教授,小儿科医师,以研究小儿麻痹症著名。
- 菲尔·埃德曼(1916年—1977年)化学家,1946年成为医学博士,著名的研究是一种称为埃德曼降解的化学反应。
- 拉斯·雷克塞尔(1907年—1986年)医学家,发明放射线外科手术与伽玛刀。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编辑- 1955年:西奥雷尔(Hugo Theorell,1903年—1982年)。
- 1967年:格拉尼特(Ragnar Granit,1900年—1991年)。
- 1970年:欧勒 (Ulf von Euler,1905年—1983年)。
- 1981年:威塞尔(Torsten Wiesel,1924年—)。
- 1982年:柏格斯壮(Sune Bergström,1916年—2004年)、萨穆埃尔松(1934年—2014年)。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编辑- 2015年:托马斯·林达尔
系所与研究机构
编辑索尔纳校区
卡罗琳大学医院与丹德吕德医院——北卡罗琳学院
胡丁厄(Huddinge)校区与瑟德(Söder)医院
卡罗琳医学院“刘鸣炜再生医学中心”
2015年2月3日获华人置业集团主席刘鸣炜捐赠五千万美元(逾三亿八千万港元),在香港成立瑞典以外首个再生医学中心,进行心脏衰竭、肝脏疾病及脑退化三领域的科研,重点研究包括以干细胞技术重建受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