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尔领土争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6月16日) |
印度与尼泊尔长期存在着领土争端。在中、尼、印三国领土交汇处处有一块名为卡拉帕尼(Kalapani)的争议领土[1],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争议区有三个村庄,它们是:Kuti(即Kuthi,位于30°19′01″N 80°46′01″E / 30.31694°N 80.76694°E)、Gunji(30°10′47″N 80°50′25″E / 30.17972°N 80.84028°E)和Knabe(即Nabi,位于30°12′18″N 80°50′13″E / 30.20500°N 80.83694°E)。该争议区正位于中印实控线附近,它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要。1816年,在战争中惨败的尼泊尔与英属印度签订条约(苏高里条约,Sugauli treaty),割让领土,约定以马哈卡利河(Maha Kali river,印度境内称Sarda河)为两国边界线的一段。但马哈卡利河的源头究竟是哪条河流,该条约中并没有交代清楚,尼印两国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尼泊尔认为Limpiyadhura是正源,而印度坚称里普列克山口(Lipu Lekh pass)才是河流的源头,卡拉帕尼的领土争端由此产生[2]。尼泊尔边境问题专家潘特称,1962年,印度在与中国的边境战争中失败,在撤退过程中,印军忽然意识到卡拉帕尼的战略价值,于是突然出兵占领了这块地方,以作为针对中国的战略缓冲地带。
尼印双方另一块争议领土名为苏斯塔(Susta),面积约140平方公里,位于尼泊尔南部边境。当初根据条约,英属印度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中,有一段庶甘达基河,但甘达奇河在后来的岁月中改道,而苏斯塔这块领土也因此被印度视为自己的国土,并出兵加以占领。尽管尼泊尔一直以来对此表示不满,但印度方面始终宣称“甘达基河现在的走向才是决定性因素”,并要求尼泊尔方面放弃对苏斯塔的主权要求。为此,不断有大批尼泊尔学生聚集到印度大使馆前,抗议印方侵占尼泊尔领土[3][4]。尼泊尔官员塔帕声称,“我们的北部边界没有问题(指同中国)”,为了防止国内反华活动,他又称,“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南部边境的问题(与印度)”。
2020年5月起,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印度在里普列克山口修路的游行示威,众多示威者前往印度大使馆抗议。[5]
2020年6月12日,尼泊尔边防武警击毙了一名印度西塔马尔希市的居民,并击伤另外2名印度人,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6]随即在6月13日尼泊尔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位于中印边境的里普列克山口等尼印争议地区划为尼泊尔的明确领土,并在印度-尼泊尔边境的15个边防哨所部署武装警察部队[7]。这一系列的举动引发印度的愤怒回应,而尼泊尔在里普列克山口的行动则很明显地更符合中国在附近地区的利益,尼泊尔此举被印度认为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5][8][9]。但截止2020年6月17日,尼泊尔与印度尚未爆发武装冲突。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Field Listing - Disputes - international. CIA World Factbook. [200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4).
- ^ Defining Himalayan borders an uphill battle. FindArticles.com. 2000-01-03 [200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India encroaches Nepal’s territory: destroys 264 pillars | NowPublic News Coverage.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0).
- ^ 存档副本.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8).
- ^ 5.0 5.1 Anbarasan Ethirajan. India and China: How Nepal's new map is stirring old rivalries. 2020-06-10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Shubhajit Roy. India raises with Nepal killing of Bihar man at border. 2020-06-13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
- ^ 誓言夺回印占领土 尼泊尔在15个边境哨所部署部队.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nepal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艾米•卡兹明. 尼泊尔新版地图惹怒印度. 2020-06-16 [20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