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古尔德
美國演化論生物學家
(重定向自史蒂芬·杰·古尔德)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英语: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与科普作家,职业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并曾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Stephen Jay Gould | |
---|---|
出生 | 1941年9月10日 纽约市皇后区 |
逝世 | 2002年5月20日 纽约市曼哈顿 | (60岁)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安提亚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 |
奖项 | 伦敦林奈学会的达尔文-华莱士奖章 (2008) 古生物学会奖章 (2002) 舒克特奖章 (1975)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科学史 |
机构 | 哈佛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大学 |
签名 | |
生平
编辑古尔德出生于纽约市皇后区,父亲伦纳德为法庭速记员,母亲埃利诺是个艺术家。古尔德五岁时,他父亲带他到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恐龙厅参观,这是他最早接触到暴龙的时刻。
科学研究
编辑古尔德早期研究的对象是百慕大地区的蜗牛。1972年,他和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尼尔斯·艾崔奇(Niles Eldredge)共同提出“间断平衡”(英语:Punctuated Equilibrium)进化理论,由此享誉全球。“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并不像达尔文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积累的过程;而是长期的稳定甚至不变与短暂的剧变交替的过程,从而解释了化石在地层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空缺之处。
古尔德是一位忠实的达尔文主义者,他认为达尔文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生存竞争或生物渐变论。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推崇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承认,自然选择不是唯一答案,而是最重要的答案。
科普写作
编辑古尔德的另一杰出贡献并不是提出什么理论,而是他写出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令世人对古生物学产生兴趣。没有人关注的科学是没有生命力的科学,古尔德的科普文章给予了古生物学持续的生命动力。古尔德文笔流畅、学识渊博,不仅向读者解释自然现象,而且讲述自然现象所引出的思考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对科学的反思相当深刻,对社会曲解科学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的主要科普作品有《千禧年》、《自达尔文以来》(台译:《达尔文大震撼》)、《熊猫的拇指》、《奇妙的生命》(台译:《壮丽的生命》)等。
延伸阅读
编辑- 米尔斯基(Steve Mirsky). 古爾德與世長辭(Stephen Jay Gould, 1941–2002). 科学人中文版. 2002年10月, 8. ISSN 1682-2811. 内容节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The Unofficial Stephen Jay Gould Archi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xcerpts from Gould Lectur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ichard C. Lewontin sums up Gould's career in an obitua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arwinian Fundamental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ould's response to Daniel Dennett and other critics
- "The Median Isn't the Message" - Gould confronts the statistics of cancer and finds hope
- Online audio interview with Gould - Ann Online
- McLean v. Arkansas Creationism Tri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laintiff's transcript of Gould's testimony
- World of Genetics on Stephen Jay Gou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