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黑莓

(重定向自喜马拉雅黑莓

亚美尼亚黑莓学名Rubus armeniacus),又名喜马拉雅黑莓(英语:Himalayan blackberry),是黑莓悬钩子属的一种。它原产于亚美尼亚伊朗北部,并广泛归化到世界各地。它的学名和原产地向来十分混乱,许多文献将其称为Rubus procerusRubus discolor,并经常将其原产地误作西欧。2014年出版的《北美植物志》认为其学名尚未确定,并暂以其早期的名称Rubus bifrons指代。[1]

亚美尼亚黑莓
亚美尼亚黑莓的五片复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蔷薇科 Rosaceae
属: 悬钩子属 Rubus
种:
亚美尼亚黑莓 R. armeniacus
二名法
Rubus armeniacus
Focke, 1874
亚美尼亚黑莓的花朵,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湾区。注意底部花瓣上有一只蜘蛛。

在一些地区,人们为了获取其浆果而栽培亚美尼亚黑莓。但在许多地区,它被认为是有害杂草英语Noxious weed入侵物种

描述 编辑

亚美尼亚黑莓为多年生植物,具有来自多年生根系的二年生茎(“藤蔓”)。在第一年,一条新茎会蓬勃成长至4-10米长,并沿地面匍匐或拱起达4米。茎粗壮呈绿色,基部直径可达2-3厘米。茎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常为六边形),沿棱线长有可达1.5厘米的可怕尖刺。在明亮的阳光下暴晒的藤茎会转为红/紫色,此多见于夏季。第一年枝条上的叶片长至7-20厘米,为掌状复叶,有三片或更常见的五片复叶。复叶上略有锯齿。第一年的枝条不开花。在第二年,茎不会继续变长,而是长出几个侧枝,侧枝上会长出小叶,带有三片复叶(少数情况下为单片复叶)。复叶为椭圆形的,上侧呈深绿色,下侧呈浅至白色,边缘有齿,下侧沿中脉有钩状刺。在春末夏初,在第二年侧枝顶端上会产生3-20 个复总状花序英语Panicle,每朵花直径2-2.5厘米,有五片白色或淡粉色的花瓣。花是双性的简单英语Flowering plant sexuality(完全花),包含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结构。 [2]

按照植物学术语的定义,亚美尼亚黑莓的果实其实不是浆果,而是由众多小核果组成的聚合果,直径1.2-2厘米,成熟时为黑色或深紫色。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枝条上有着短、粗、弯曲、锋利的。成熟的植物会形成一团密集的拱形茎,当枝条触及地表时,新根会从节尖萌出。[3]

栽培 编辑

浆果作物 编辑

 
浆果示例,图中有未成熟(绿色然后是红色)和一个成熟的浆果。

该物种于1835年引入欧洲,于1885年引入澳大利亚和北美。它的果实类似于普通黑莓Rubus fruticosus),但更大、更甜,这一价值令其成为了家庭和商业水果生产中更具吸引力的物种。未成熟的果实更小、呈红色、较硬,且味道更酸。“喜马拉雅巨人”和“西奥多·雷默斯”是极为常见的栽培品种[4] [5]亚美尼亚黑莓还是黑莓栽培品种Marionberry的亲本之一。[6]

遮盖 编辑

在生长数年后,如果不加控制,亚美尼亚黑莓可以长出一大簇的藤蔓。其灌木丛通常可以为鸟类提供良好的筑巢场所,并可以为其他稍大的哺乳动物(如兔子、松鼠、海狸等)提供休息和藏身之所。[7]

入侵物种 编辑

亚美尼亚黑莓很快地从栽培中逃逸,成为了温带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入侵物种。[4][5][8][6][9]由于难以遏制其生长,它的蔓延会迅速失控;而鸟类和其他动物还会吃掉其果实并传播种子。[10]它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喀斯喀特山脉以西地区的逸生最为成功。[7]它在河岸边极易生长,这得益于河岸边上的其他物种丰富,令其在成长壮大前相对不引人注意。与其他入侵物种不同,该植物很容易在没有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中逸生并传播。 砍除藤蔓,或焚烧亚美尼亚黑莓的灌木丛是无效的清除策略。清除的最佳做法包括挖掘根茎及与其相连的地下结构,以及使用除草剂。断根会重新发芽生长,使人工清除变得特别费力,草甘膦除草剂对这种植物基本无效。在较小规模的入侵中,清除这种植物最省力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尽可能靠近地面切除,并在切割处滴一两滴基于三氯吡氧乙酸(绿草定)的除草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awrence A. Alice; Douglas H. Goldman; James A. Macklin; Gerry Moore, Rubus bifrons Vest, Steyermärk. Z. 3: 163. 1821, Flora of North America online 9, 2014 [202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2. ^ Flora of North America editorial committee. Flora of North America : North of Mexic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5222111. OCLC 469452032. 
  3. ^ Francis, J. K. (2003). Rubus discolor Weihe & Nees. pdf fi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Ceska, A. (1999). Rubus armeniacus - a correct name for Himalayan Blackberries Botanical Electronic News 230. Available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引证错误:带有name属性“ben”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5. ^ 5.0 5.1 Flora of NW Europe: Rubus armeniac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引证错误:带有name属性“fnwe”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6. ^ 6.0 6.1 USDA Plant Profile: Rubus armeniac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引证错误:带有name属性“:0”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7. ^ 7.0 7.1 Rubus armeniacus. www.fs.fed.us.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8. ^ National list of naturalised invasive and potentially invasive garden plants (Australia) pdf fi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Jackson County. Managing Himalayan Blackberry in western Oregon riparian areas (PD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February 2007 [2014-05-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It escaped cultivation and has since invaded a variety of sites, including low-elevation streamside areas throughout the Pacific Northwest. Listed as a noxious weed in Oregon, Himalayan blackberry rapidly occupies disturbed areas, is very difficult to eradicate once established, and tends to out-compete native vegetation. For those trying to restore or enhance native streamside vegetation, Himalayan blackberry control is a major problem. 
  10. ^ The Nature Conservancy, Controlling Himalayan Blackberry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by Jonathan Soll (PDF). [2021-06-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1-0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