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黑莓
亞美尼亞黑莓(學名:Rubus armeniacus),又名喜馬拉雅黑莓(英語:Himalayan blackberry),是黑莓類懸鈎子屬的一種。它原產於亞美尼亞和伊朗北部,並廣泛歸化到世界各地。它的學名和原產地向來十分混亂,許多文獻將其稱為Rubus procerus或Rubus discolor,並經常將其原產地誤作西歐。2014年出版的《北美植物志》認為其學名尚未確定,並暫以其早期的名稱Rubus bifrons指代。[1]
亞美尼亞黑莓 | |
---|---|
亞美尼亞黑莓的五片複葉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薔薇目 Rosales |
科: | 薔薇科 Rosaceae |
屬: | 懸鈎子屬 Rubus |
種: | 亞美尼亞黑莓 R. armeniacus
|
二名法 | |
Rubus armeniacus Focke, 1874
|
描述
編輯亞美尼亞黑莓為多年生植物,具有來自多年生根系的二年生莖(「藤蔓」)。在第一年,一條新莖會蓬勃成長至4-10米長,並沿地面匍匐或拱起達4米。莖粗壯呈綠色,基部直徑可達2-3厘米。莖的橫截面為多邊形(常為六邊形),沿稜線長有可達1.5厘米的可怕尖刺。在明亮的陽光下暴曬的藤莖會轉為紅/紫色,此多見於夏季。第一年枝條上的葉片長至7-20厘米,為掌狀複葉,有三片或更常見的五片複葉。複葉上略有鋸齒。第一年的枝條不開花。在第二年,莖不會繼續變長,而是長出幾個側枝,側枝上會長出小葉,帶有三片複葉(少數情況下為單片複葉)。複葉為橢圓形的,上側呈深綠色,下側呈淺至白色,邊緣有齒,下側沿中脈有鈎狀刺。在春末夏初,在第二年側枝頂端上會產生3-20 個復總狀花序,每朵花直徑2-2.5厘米,有五片白色或淡粉色的花瓣。花是雙性的(完全花),包含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結構。 [2]
按照植物學術語的定義,亞美尼亞黑莓的果實其實不是漿果,而是由眾多小核果組成的聚合果,直徑1.2-2厘米,成熟時為黑色或深紫色。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枝條上有着短、粗、彎曲、鋒利的刺。成熟的植物會形成一團密集的拱形莖,當枝條觸及地表時,新根會從節尖萌出。[3]
栽培
編輯漿果作物
編輯該物種於1835年引入歐洲,於1885年引入澳大利亞和北美。它的果實類似於普通黑莓( Rubus fruticosus),但更大、更甜,這一價值令其成為了家庭和商業水果生產中更具吸引力的物種。未成熟的果實更小、呈紅色、較硬,且味道更酸。「喜馬拉雅巨人」和「西奧多·雷默斯」是極為常見的栽培品種。 [4] [5]亞美尼亞黑莓還是黑莓栽培品種Marionberry的親本之一。[6]
遮蓋
編輯在生長數年後,如果不加控制,亞美尼亞黑莓可以長出一大簇的藤蔓。其灌木叢通常可以為鳥類提供良好的築巢場所,並可以為其他稍大的哺乳動物(如兔子、松鼠、海狸等)提供休息和藏身之所。[7]
入侵物種
編輯亞美尼亞黑莓很快地從栽培中逃逸,成為了溫帶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入侵物種。[4][5][8][6][9]由於難以遏制其生長,它的蔓延會迅速失控;而鳥類和其他動物還會吃掉其果實並傳播種子。[10]它在美國太平洋西北部的喀斯喀特山脈以西地區的逸生最為成功。[7]它在河岸邊極易生長,這得益於河岸邊上的其他物種豐富,令其在成長壯大前相對不引人注意。與其他入侵物種不同,該植物很容易在沒有受到干擾的生態系統中逸生並傳播。 砍除藤蔓,或焚燒亞美尼亞黑莓的灌木叢是無效的清除策略。清除的最佳做法包括挖掘根莖及與其相連的地下結構,以及使用除草劑。斷根會重新發芽生長,使人工清除變得特別費力,草甘膦除草劑對這種植物基本無效。在較小規模的入侵中,清除這種植物最省力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儘可能靠近地面切除,並在切割處滴一兩滴基於三氯吡氧乙酸(綠草定)的除草劑。
參考文獻
編輯- ^ Lawrence A. Alice; Douglas H. Goldman; James A. Macklin; Gerry Moore, Rubus bifrons Vest, Steyermärk. Z. 3: 163. 1821, Flora of North America online 9, 2014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 ^ Flora of North America editorial committee. Flora of North America : North of Mexic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5222111. OCLC 469452032.
- ^ Francis, J. K. (2003). Rubus discolor Weihe & Nees. pdf fi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0 4.1 Ceska, A. (1999). Rubus armeniacus - a correct name for Himalayan Blackberries Botanical Electronic News 230. Available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ben」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5.0 5.1 Flora of NW Europe: Rubus armeniac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fnwe」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6.0 6.1 USDA Plant Profile: Rubus armeniac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0」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7.0 7.1 Rubus armeniacus. www.fs.fed.us. [201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 ^ National list of naturalised invasive and potentially invasive garden plants (Australia) pdf fi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Jackson County. Managing Himalayan Blackberry in western Oregon riparian areas (PDF).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February 2007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It escaped cultivation and has since invaded a variety of sites, including low-elevation streamside areas throughout the Pacific Northwest. Listed as a noxious weed in Oregon, Himalayan blackberry rapidly occupies disturbed areas, is very difficult to eradicate once established, and tends to out-compete native vegetation. For those trying to restore or enhance native streamside vegetation, Himalayan blackberry control is a major problem.
- ^ The Nature Conservancy, Controlling Himalayan Blackberry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by Jonathan Soll (PDF).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1-07).
外部連結
編輯- Jepson Manua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2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 Rubus_armeniacus Bugwood Wik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密蘇里植物園植物標本館標本照片,1995年收集於密蘇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