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坏信
(重定向自四證淨)
四不坏信(巴利语:catudhammapariyāyaṃ),亦作四不坏净,四证净,另作法镜、四须陀洹支、入流者成就四法、四预流支,佛教之术语,“不坏”就是不退失或不退步的意思。即对“佛、法、僧(四双八辈之圣者僧)、戒”四种坚固的信心。是证入圣者之流(即初果须陀洹)的四个判断条件[1]。大乘佛教认为, 在历缘对境时,能时时忆念“1觉悟而不迷惑、2正而不邪、3干净而不染、4戒而不犯戒”4种清明无晦的自性。
法镜的四条法则:
- 于佛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佛不坏净。
- 于法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法不坏净。
- 于僧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于僧不坏净。
- 于戒不信住,则已断已知,成就圣戒。
释名
编辑“不坏信”另译为“证净、不坏净”,“不坏”就是不退失的意思,即“十分确信;坚固的信心”,因此亦作四不坏净。
巴利语"catudhammapariyāyaṃ"是个复合词组,"catu"是“四”,"dhamma"是“法”,"pariyāyaṃ"就是“准则”的意思。由于佛经[2]上,佛陀不是说“我现在要宣说‘四不坏信’”,而是说“有这些法则,一个人可宣称入流”,故经文是用"dhammapariyāyaṃ",由于有四段,因此后世说法者会有“四不坏信”的说法。因此佛经[2]里不会找到"catudhammapariyāyaṃ"这个词。
注释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汉译阿含经辞典》,庄春江编(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