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庄社乡

(重定向自土名

街、庄、社、乡,是台湾清治时期的城乡聚落单位,也是非正式的最基层行政区划单位,其上一级为“堡、里、乡、澚”,再上一级则为“”。[1]这些聚落大多属自然形成,其领导人系依据财富、社会地位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由地方人士推举产生,以协助县级机构施行治理。

街庄社乡
汉字 街庄社鄉
白话字 Ke-chng-siā-hiuⁿ
台罗拼音Ke-tsng-siā-hiunn

日治初期,当局决定沿用该制度,并将街庄等层级正式纳为官方行政区划单元。1901年,当局废县改置二十厅,虽改用支厅、区作为厅与街、庄、社、乡的上一级正式行政区划单位,但堡、里、乡、澚仍普遍使用于地籍、户籍、门牌号码等场合。1920年,当局废厅、支厅改置州、郡之后,旧有的街、庄、社、乡全面废除,改称“大字”。[2]

当时因应地理位置的差异使用不同的名称,西部地区一般使用“街”、“庄”(庄),东部地区为主的原住民聚落使用“社”,澎湖地区则使用“乡”。依据1903年11月出版的《台湾现住人口统计》,全台共有7,285个聚落(街、庄、社、乡)。清治时期这些街庄社乡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是为自然村,面积大约都只有今之村里大小甚至更小。

刘铭传接任台湾巡抚后,实施“土地清丈”,并于1886年(光绪12年)在台北、台南成立“清赋总局”统筹规划,是台湾整理地籍之开端。随着清丈进行,各堡里、街庄之间划定较为明确的界线,并制作《鱼鳞图册》。

日治时期全面土地调查,并于1904年完成。当中确立各街庄乡社的界线,完成台湾堡图等地图。1905年台湾总督府推动首次人口普查时,为了统计方便,将部分相邻聚落合并调查,因而减少为2,991个街、庄、社,被合并的街庄社则成为新的大街庄社下的“土名”,仅具地理意义,面积也扩大到约今之数个村里的大小;至1920年街庄改制大字时,这些土名则成为改制后大字下的小字[3]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冯国峻. 《治理台灣:從行政區域的變革看清朝、日本總督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的空間治理策略》 (PDF). 国立台东大学区域政策与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 第33页. 2008年7月 [2014-10-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02). 
  2. ^ 蔡慧玉. 日治臺灣街庄行政 (1920-1945) 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 《台湾史研究》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1996 [1998年6月出刊], 3卷 (2期): 页93–141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3. ^ 黄树仁,《台湾都市化程度析疑》,台湾社会学刊第27期,2002年6月,第171-176页

连结 编辑

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