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日(阿拉伯语:يوم الأرض‎,Yom al-Ard希伯来语יוֹם הַאֲדָמָה‬,Yom HaAdama)在3月30日,是巴勒斯坦人每年一次纪念1976年当日在守护土地的抗争中发生的惨案。当时以色列政府宣布计划强占数以万计杜纳亩土地用作定居目的,为表示反对,从北方的加利利到南方的内盖夫的阿拉伯人城镇组织了大罢工和游行。[1][2]在随后与以色列军队和警察的冲突中,六名手无寸铁[3]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惨遭杀害,数百人被捕。[2][4][5][6]

土地日
参与者以色列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
日期3月30日
时长一天
频率年度的
来自耶路撒冷伯利恒之间的一个村庄巴地尔的阿拉伯农民妇女(“法拉欣”)将农产品带到市场(1910年)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拜特哈农一名女孩在土地日纪念活动中拿着标语

巴以冲突的学术研究将土地日视为在土地抗争之中,以及对于阿拉伯公民和以色列国家与政体的关系的关键事件。这是1948年以来,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第一次以巴勒斯坦民族集体的身份,回应以色列的政策。[1]此后土地日成为巴勒斯坦民族政治中每年重要的纪念日,不仅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也是散落全世界的巴勒斯坦人所纪念的日子。[7]

背景 编辑

巴勒斯坦托管地阿拉伯人主要是农民(法拉欣),其中75%在以色列建国之前靠土地为生[需要引文][8][9]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期间,1948年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和逃亡后,土地继续在 156,000 名留在以色列国境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社区身份、荣誉和目标的源泉.[8][10]

事件经过 编辑

以色列政府宣布计划充公加利利地区的土地作为官方用途,影响到阿拉伯人村庄萨赫宁阿拉巴英语Arraba, Israel之间约20,000杜纳亩土地,其中6300杜纳亩是阿拉伯人拥有。[11]1976年3月11日政府发表充公计划。[12]

政府决定没收土地计划的同时,宣布对萨赫宁、阿拉巴、代尔汉纳英语Deir Hanna图尔安英语Tur'an塔姆拉卡布勒英语Kabul, Israel这数个村庄实施宵禁,从3月29日下午5时起生效。[3]阿拉伯人地区领袖呼吁在3月30日举行大罢工和游行,抗议政府强占土地。[13]政府宣布所有示威都是非法的,并威胁会将“鼓动者”解雇,例如鼓励学生参与的学校教师。[14]以色列政府的威吓并不奏效,很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以色列全国的阿拉伯人城镇的罢工和游行,从北部的加利利到南部的内盖夫。[3][14]西岸地区加沙地带及在黎巴嫩的几乎所有巴勒斯坦难民营也同时发动罢工表示团结。[15]

为了先发制人,以色列政府在加利利出动了4000名警察,包括一个由直升机载着的战术小组和军方的几个部队。[16]军队获准在加利利各村庄的土路上开着装甲运兵车坦克[14]在抗议中四名无武器的示威者被军方杀害,另有两名被警察杀害,[3]其中三名遇害者是女性。[14]又有约一百名阿拉伯人受伤,几百人被捕。[4][5]

影响 编辑

 
以色列萨赫宁2010年土地日游行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土地日”已成为纪念和致敬在守护土地和身份的斗争中牺牲的人的日子。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经常在这一日表达对政治的不满,特别是针对土地和公民的平等权利问题。在1988年,他们宣布土地日应该是“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民间全国纪念日,以及展示与西岸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的日子,将在每年这日示威和大罢工以纪念。”[3][17]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1.0 1.1 Levy and Weiss, 2002, p. 200.
  2. ^ 2.0 2.1 Israeli Arab leader on Land Day: We'll fight Israel's 'rising fasc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Yoav Stern and Jack Khouri, Haaretz, June 15, 2008
  3. ^ 3.0 3.1 3.2 3.3 3.4 Orly Halpern. Israel's Arabs to Mark Land Day. The Jerusalem Post, English Online Edition. March 30, 2006 [November 1,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4. ^ 4.0 4.1 Byman, 2002, p. 132.
  5. ^ 5.0 5.1 Remembering Land Day. BBC News. March 30, 2001 [November 1,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6. ^ Thousands of Arabs mark Land 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Yaakov Lappin, Jerusalem Post, March 30, 2008
  7. ^ Schulz and Hammer, 2003, p. 77.
  8. ^ 8.0 8.1 King-Irani, Laurie. Land, Identity and the Limits of Resistance in the Galilee. Middle East Report. No. 216, Losing Ground?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 and Space. Fall 2000 [2024-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8, 2001). 
  9. ^ Herb and Kaplan, 1999, p. 260. "[...] the geographical scale of the Arab identity in Israel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a few tim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Prior to the disastrous 1948 defeat, they we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grarian Palestinian society that was gradually building i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10. ^ Nassar and Heacock, 1990, p. 29. A popular slogan that emerged among Palestinians after the 1967 war was al-Ard qabl al'Ard ("land before honor").
  11. ^ Endelman, 1997, p. 292.
  12. ^ Demythologizing Land D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Jerusalem Post
  13. ^ Kimmerling and Migdal, 1993, p. 178.
  14. ^ 14.0 14.1 14.2 14.3 Abdo and Lentin, 2002, p. 139.
  15. ^ Frankel, 1988, p. 40.
  16. ^ International Jewish Peace Union (IJPU), 1987, p. 26.
  17. ^ Kimmerling and Migdal, 2006, p. 196.

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