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蒙斯菌属

阿耶洛双态菌科的一属真菌

埃蒙斯菌属(学名:Emmonsia)是存在于土壤中一类兼性腐生真菌,[1] 他们既能在死亡或腐烂的动植物中腐生,也能在活细胞中寄生。早期鉴定三个种:小球埃蒙斯菌(Emmonsia parva)、肥大埃蒙斯菌(Emmonsia crescens)和粘贴埃蒙斯菌(Emmonsia pasteuriana),但近期系统发生学分析将小球埃蒙斯菌归类在芽生孢子菌属,粘贴埃蒙斯菌则归入新建的新埃蒙斯菌属,因此本属目前仅包括2个种。[2] 由于可以寄生的方式在活细胞中生长,这类真菌可导致动物与人类的非复制孢子肺病Adiaspiromycosis英语Adiaspiromycosis

埃蒙斯菌属
组织胞浆菌病. PASD染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纲: 散囊菌纲 Eurotiomycetes
目: 爪甲团囊菌目 Onygenales
科: 阿耶洛双态菌科 Ajellomycetaceae
属: 埃蒙斯菌属 Emmonsia
Cif. & Montemart., 1959

见正文

肥大埃蒙斯菌产生游离孢子(直径~2 微米)并弥漫到空气中。一旦被人类或动物吸入肺部,在人体体温下这些孢子迅速长大,直径高达700 微米形成所谓的非复制孢子adiaspore英语adiaspore)。[3] 严重的病人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变多局限在肺部,少数也可播散到肺部以外,导致播散性真菌病

以前报到的非复制孢子肺病不都是埃蒙斯菌引起的,有些病例是金孢子菌属导致的。

近年来,新的埃蒙斯菌属不断被发现,这些真菌与经典埃蒙斯菌属不同,它们似乎不形成非复制孢子,而是从肺部扩散到全身多个部位,导致急性播散性真菌病。或机会性感染。这些新发现的埃蒙斯菌在种系发生学上被归类为新埃蒙斯菌属(Emergomyces,意思为”新发现“)。[2]

小球埃蒙斯菌由美国真菌学家埃蒙斯(Chester W. Emmons)于1942年首次报道 [4],195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最近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析显示该属真菌并非单种系的,未来是否保留该属的名称还不确定。

下属物种

编辑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

参看

编辑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