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

对伤害自己的人,以类似的手段进行反击
(重定向自复仇

报复(英语:revenge)又称复仇报仇,是指针对损害自身利益的他人做出对等的利益损害,且往往是暴力性的。报复行为常引起道德伦理法律方面核心价值的讨论。

皮埃尔·保罗·普吕东,《正义与神圣的复仇追求犯罪》,约1805–1808年

中国传统思想

编辑

中国传统思想对报复行为常有正面叙述。如《礼记》认为人们对于父母之仇应当做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每天睡在草垫上,枕着盾牌,也不做官,与仇人不共戴天。在闹市与仇人相见就直接抄起武器和他搏斗。)”[1]这种仇恨观被认为是践行道的一部分。[2]春秋公羊传》中有“君弑,臣不讨,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之句。[3]论语》中还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说法。[4]

在中国皇权时代,上述古典文献常对司法机构在复仇案件,尤其是血亲复仇案中的裁决产生影响。汉章帝建初年间,有人因父亲被侮辱而杀死侮辱者,被皇帝下令轻判。朝廷以该案为判例,制定了《轻侮法》,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允许复仇的法律。不过该法又被汉和帝废除[5]汉朝还有董黯报母仇案、[6]赵娥报父仇案的当事人皆因“孝”的理念被赦免、奖赏、传颂。东晋桓温也因为父报仇而受到晋明帝赏识。

随着时代的更替,封建统治者渐渐认识到鼓励复仇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经常下令禁止复仇[5]唐代徐元庆杀赵师韫案、张氏兄弟复仇杀人案虽然得到民间官方的一致同情,但杀人者皆伏法受诛。[7][8]到了宋代,复仇杀人者需要“具案奏取敕裁”,且常常被减刑处理。[9]可见在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复仇行为有着两难的态度。

民间对报仇行为也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批评性俗语。

欧陆法系

编辑

欧陆法系的源头之一《十二铜表法》第八表就有规定毁伤他人肢体不能和解,他人应以同态复仇的方式“毁伤其形体”[10]

宗教观

编辑

圣经》也有关于复仇的经文,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21章曾提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代表如被另一人冒犯时,最多只能用相同尺度还手,惟相关内容可能只是因为以色列人从埃及迦南(应许之地)时面临当地外族侵扰时的反应,例如在约书亚记中叙述对耶利哥等外族民众进行屠杀等(据圣经描述是上帝“不悦”当时外族拜偶像及奸淫罪等“罪恶”行为)。

但到了新约圣经时代,耶稣教训人们要以怜悯代替报复(《马太福音》第5章)。

现代社会

编辑

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中,报仇往往不是合法杀人的理由。遭侵犯者的权益由法律保障,侵犯者依法受到惩治,超出法律范围的受侵犯项不能追究(即以刑罚代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不过,在某些电影小说故事,报仇是英雄行为,尤其是“报父仇”、国仇家恨。

此外,不少经革命政变上台的军事政府领导人,往往会以各种手段去镇压及政治报复反对者及持不同政见者,如逮捕入狱,基于维护政权的法统性,甚至会处决持不同政见者。

一些人将死刑和其他的司法处罚当成平抚受害者对复仇要求、进而得以稳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并认为说废除死刑会让受害者转而寻求法外复仇的途径,进而导致私刑增加,扰乱社会秩序。[11]

历史中的复仇

编辑

以下是史实中有关复仇的人物或事件:

描写复仇的作品

编辑

复仇是戏剧的常见题材,以下是一些描写复仇的知名作品或涉及复仇行为的虚构角色: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出自《礼记·檀弓上》
  2. ^ 存档副本.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3. ^ 《春秋公羊传·隐公十一年》
  4. ^ 《论语·宪问》
  5. ^ 5.0 5.1 政治与法律.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2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2) (中文). 
  6. ^ 刘慈孚 辑; 虞琴 绘图. 四明人鑑. [2022-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7. ^ 旧唐书·卷190中》
  8. ^ 旧唐书·卷188》
  9. ^ 宋刑统·卷二十三斗讼律》
  10. ^ 王龙; 飞刘志. 试析同态复仇. 政治与法律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11, (10): 153–160. ISSN 1005-9512. doi:10.15984/j.cnki.1005-9512.2011.10.006 (中文(简体)). 
  11. ^ 存档副本 (PDF). [2019-03-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1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