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觉迷录

清朝雍正皇帝自辨之作
(重定向自大義覺迷錄

大义觉迷录》是清朝雍正帝亲自颁行的一部在全国发行的官方宣传资料,收录了曾静一案的上谕、曾静口供及其《归仁录》,描述了曾静从反对雍正到拥护雍正这一“大义觉迷”的过程。利用第三人称的角色为切入题材,是研究满清的重要史料。乾隆帝即位后,认为该书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原因是书中钜细靡遗地对传闻中的指控一一辩解,反而引起人们过度的讨论易使传闻弄假成真,因此迅速禁绝该书。

背景

编辑

清初汉人文人曾静和其门徒张熙受到吕留良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不满身为“蛮夷”的满人皇帝的统治,因此宣扬雍正帝的得位不法和十大罪状。曾静于雍正六年(1728年)试图游说当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复明,岳钟琪假装同意,骗出口供,反过来逮捕二人,送返北京。之后在刑部侍郎杭奕禄等的审问下,曾静表示认罪。并写了《归仁录》表示悔过并颂扬雍正帝。雍正帝也赦免曾、张二人,并下令收录两年来关于此案的上谕以及曾静口供[1]和《归仁录》,合成《大义觉迷录》。雍正帝刊版发行此书并要求公家朝廷上下、地方官吏人手一册,所有地方官学官必须据《大义觉迷录》的内容及论点向百姓讲解,还命曾静到全国各地巡讲。[2]

翻案

编辑

乾隆帝继位之后宣布《大义觉迷录》一书毁去其版。有一说推论乾隆帝不许此书发行,避免曾静等人的逆书广为流传,主要因为《大义觉迷录》触及到雍正帝本人内部伦常之间的一些隐私和证据,为雍正帝十大罪状作出进一步解释和辩白,和曾静所作的逆书内容完全相反。[3]

后续影响

编辑

《大义觉迷录》一书,是雍正八年雍正帝所发行,但此书在乾隆帝上位后立即被禁止发行和刊印,于是又于光绪年间被革命党香港重登刊印和发行[4]。另有1983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大义觉迷录》澄清雍正即位以来种种流言,并清理异议。书中辩论的过程表现了在十七世纪明末清初当时的思想与智识论辩,将隐晦不明的皇权争斗公开在世人面前讨论,成为后世史家的研究史料。[5]

据美国史学家史景迁的研究,《大义觉迷录》的重新发现,是清末留学的革命党人在日本发现此书。而他本人也以此为题出版《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一书。

注释

编辑
  1. ^ 陈清(云南曲寻总兵官) 描述事由:揭为曾静等妄宗奸逆着述认为理学误听流徒肆言信为确论我皇上开覆载之仁将前后谕旨并曾静等口供汇成大义觉迷录颁示中外兹于本年六月二十二日领到理合恭疏题报
  2. ^ 陈捷先《乾隆写真》,远流出版,2010年,第45页
  3. ^ 金性尧:《清代笔祸录》,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89 年出版。
  4. ^ 香港仁社书局铅印本
  5. ^ 衣长春. 《论清雍正帝的民族“大一统”观——以《大义觉迷录》为中心的考察》. 《河北学刊》. 2012.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