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公寓(英语:Sun Apts.,意译为“孙氏公寓”),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之一,位于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651号及665弄。公寓建于1928年,是一座组合式别墅,定位为高级公寓。

太阳公寓
位置威海路651号、665弄
建成时间1928年(始建)
1976年(加建两层)
参考编码B-Ⅲ-13

历史 编辑

1920至1930年代,上海房地产大亨孙春生在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和戈登路(现江宁路)东面进行投机开发,赚得50万两规银。他接着用这笔收入在威海路一带买下一幅3.8亩的地皮,于1928年建成高级公寓。孙春生经常在命名房地产时用上自己姓名的其中一字,这次他便把新建的公寓命名为“Sun Apts.”,意为“孙氏公寓”。“Sun”这个词原本是孙姓的拉丁转写,但在英语里面是太阳的意思,因此“Sun Apts.”就被人们称为“太阳公寓”。[1][2]

太阳公寓初落成后的居民群体以外国侨民为主。后来,公寓成为不少高级知识分子的投宿之地,用途变得俨如青年会。在1930年代末期,汪精卫政权暗中在太阳公寓内设立“招贤馆”,从而为汪氏政权招兵买马。到了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住在公寓的外国侨民侨纷纷迁出,令日本人得以乘势占用公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太阳公寓改由美资房地产商中国营业公司经营,住户以外国侨民为主。在1950至1960年代,上海中上层人士成为太阳公寓的主要居民群体。[3][4][5]

1976年,上海市房管局为太阳公寓增建了两层[3]。1999年,太阳公寓列入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6][7]

到了2000年代以后,许多外国人租住太阳公寓。公寓除了作为民居用途以外,也迁进了一些商户,例如上海广播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华东公司等。随着更多居民入住,有些公寓住户把原有的窗户更换成铝合金窗框,不符合公寓的整体建筑风格,又自行在外墙安装空调外机,显得杂乱无章。2009年,包括太阳公寓在内的一批威海路老住宅建筑进行修缮工程,公寓临街外墙上的面砖饰面得以修旧如旧,而所有空调外机改为统一安装在指定摆放点,工作人员也成功游说全部住户把窗户统一为黑色钢窗。[2][5][8]

建筑特色和结构 编辑

太阳公寓是一座组合式别墅,定位为高级公寓。公寓楼高六层(建成时只有三层),为合院式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采用混合结构。建筑外墙走装饰风艺术风格,墙身铺有褐色花面砖,入口处建有三层高的拱券,墙角和拱券贴上了仿石材隅石。外墙还筑有水泥檐口和腰线,形成水泥窗台的设计。整个公寓建筑物以A、B、C、D、E、F六座单元楼组合而成,每座单元楼设有各自的出入口。单元楼分为南北和东西两种,两座不同种类的单元楼之间以凹口设计连接起来。南北单元楼为复式,户型为一室一厅,其中客厅采用挑空设计(楼板后退以提升层高至两倍),沿墙建有小楼梯;东西单元则是每层建有一梯两户。回字形公寓建筑的中间位置建有内院,占地300平方米,是一个居民共享的小庭园,里面有花草树木和喷水池。[1][3][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太阳公寓.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2006-10-04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2. ^ 2.0 2.1 宋宁华. 励漪 , 编. 上海“老房子”修缮:外貌修旧如旧 内部焕然一新. 新民晚报. 2009-10-28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3. ^ 3.0 3.1 3.2 薛顺生. 老上海经典公寓.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95. ISBN 9787560831541. 
  4. ^ 陈存仁. 抗战时代生活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121. ISBN 9787208038530. 
  5. ^ 5.0 5.1 5.2 旧上海新式里弄:保留海派生活风味静安别墅. 凤凰网青岛. 2013-02-01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6. ^ 优秀历史建筑第三批.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1.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7. ^ 龚德庆,张仁良主编. 静安历史文化图录.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01: 276–278. ISBN 978-7-5608-4364-3. 
  8. ^ 周林. 叩街问巷: 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68. ISBN 978753262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