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十年
失去的十年(日语:失われた10年),指1991年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而导致经济停滞的时期,该术语最初指的是日本1990年代[1],但2000年代和2010年代的经济持续停滞,因此又有失去的二十年(失われた20年)[2]及失去的三十年(失われた30年)的叫法[3][4][5]。
从1991年到2003年日本GDP 每年仅增长 1.14%,而2000年到2010年的平均实际增长率约为1%,均远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雪上加霜的是,日本其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的日本东北大地震、海啸和福岛核灾难、以及COVID-19大流行打击,经济停滞现况持续到202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衰退,债务水平继续上升[6][7]。在此期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1995年至2007年期间,日本的名义GDP 从 5.33 万亿美元下降到 4.36 万亿美元[8],实际工资下降约 5%[9],而物价水平停滞不前,泡沫经济破灭广泛影响整个日本经济[10]。尽管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对日经济挫折的程度和衡量标准存在一些争论,但“失去的十年”的经济影响已得到充分证实,日本政策制定者仍在努力应对其后果[11][12]。
成因
编辑日本在20世纪下半叶曾经历一段长期的经济奇迹,但在1990年代初戛然而止。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体制的异常催生了大规模的投机性资产价格泡沫,泡沫是由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通过称为“窗口指导”的政策机制对银行规定的过度贷款增长配额造成的[13][14]。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解释道︰“日本的银行放贷多,但对借款人品质的考虑比其他任何人都少。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帮助将泡沫经济膨胀到离谱的程度。"[15]为了遏制投机并抑制通货膨胀,日本银行在 1989 年底大幅提高了银行间拆借利率[16]。这种尖锐的政策导致经济泡沫破灭,日本股市崩盘,股票和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过度杠杆化的日本银行和保险公司账面上满是坏账,金融机构通过政府的注资、央行的贷款和廉价信贷以及推迟确认损失的能力得到救助,最终变成了僵尸银行,彭博新闻社的 Yalman Onaran 撰文表示,僵尸银行是随后长期停滞的原因之一[17]。此外,《时代杂志》的迈克尔·舒曼 (Michael Schuman) 写道,这些银行不断向无利可图的“僵尸企业”注入新资金,以维持它们的生存,并声称它们太大而不能倒闭。 然而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都负债累累,除了依靠救助资金生存外,无能为力。 舒曼认为,直到这种做法结束,日本的经济才开始复苏[18]。
最终,许多这些倒闭的公司变得难以为继,并出现了一波整合浪潮,导致日本出现了四家国家银行。 许多日本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获得信贷变得非常困难。 许多藉款人转向高利贷者寻求贷款[19]。截至2012年,官方利率为0.1%,自 1994 年以来利率一直低于 1%[20]。
经济影响
编辑尽管2000年代日本经济温复苏,但因为1980年代的炫耀性消费导致经济依旧未恢复到崩溃前的水平。同时期,丰田、索尼、松下、夏普和东芝等在1960年代至90年代主导各自行业的日本公司,开始不得不抵御来自其他东亚国家,尤其是韩国和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1989年世界市值50强企业中,日本企业占32家。 到2018年,只有丰田保持在前50名中[21]。
许多日本公司开始用临时工取代了大部分劳动力,临时工几乎没有工作保障,福利也更少。 截至2009年,这些非传统雇员占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以上[22]。对于更广泛的日本劳动力来说,工资停滞不前。自人工自1997年达到顶峰以来,计入通货膨胀后,日本实际工资已下降约了13%[23]。根据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2010 年的日本家庭收入已降至1987年的水平[24]。据日本最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帝国数据银行统计,2010年日本所有企业的总销售额比2000年下降了3.9%,即减少了13兆8482亿日元[25]。
现时的日本整体经济仍尝试在1991年金融危机中复苏,日本的GDP用了12年才恢复到1995年的水平,人均产出也落后。1991年,日本人均实际产出比澳大利亚高14%,但2011年实际产出已下降到比澳大利亚低 14%[26]。在这2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不仅在总产出方面被超越,而且在劳动效率方面也被超越,而此前它在这两个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18年日本劳动生产率在G7发达经济体中最低,在OECD中也是最低的。
为了应对长期通货紧缩和低增长,日本自1991年以来一直试图刺激经济,因此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27]。这些经济刺激充其量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模糊微小的影响,但却加剧了日本政府的巨额债务负担。 截至2022年,日本的债务水平约为1255万亿日元, 占GDP225.8%,是地球上所有国家中最高的,庞大的债务规模使该国金融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8][29]。
在最初的市场崩盘30年多后,日本仍在感受到“失去的十年”的影响,日本政策制定者尝试通过改革来解决日本经济的萎靡不振。安倍晋三于2012年12月当选日本首相后,推出了一项名为安倍经济学的改革计划,旨在解决日本“失去的十年”, 他的“三支箭”改革旨在解决日本长期处于低通胀、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工人生产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问题[30]。最初,投资者对宣布的改革反应正面,日经指数从2008年的9,000点左右的低点反弹至2015年5月的20,000点。日本银行设定了2%的消费者价格通胀目标初步成功[31]。然而,安倍经济学的对工资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不大,共同社2014年1月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73% 的日本受访者个人没有注意到安倍经济学的影响,只有28%的人预计会加薪,近70%的人考虑在消费税上调后削减开支[32]。2020年,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斋藤润表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带来的影响给日本长期处于起步阶段的经济带来了“最后一击”[33]。
关联图书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Hayashi Prescott (PDF).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22).
- ^ Leika Kihara. Japan eyes end to decades long deflation. Reuters. August 17, 2012 [September 7,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9).
- ^ 円は一段と上昇か、日本は次の失われた10年に直面-ムーディーズ. Bloomberg.com.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日语).
- ^ 「失われた30年」に向かう日本. Newsweek日本版. 2010-12-23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日语).
- ^ 「失われた30年」となる可能性も 次の10年を考えて投資しよう. MONEYzine.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日语).
- ^ Nielsen, Barry. The Lost Decade: Lessons From Japan's Real Estate Crisis. Investopedia.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英语).
- ^ 「失われた30年」に向かう日本. Newsweek日本版. 2010-12-23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日语).
- ^ Japanese GDP, nominal.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 ^ Waging a New War. March 9, 2013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 ^ Inflation Japan - CPI inflation.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Fingleton, Eamonn. The Myth of Japan's Failure.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6, 2012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 Fingleton, Eamonn. Video interview on BBC News with Eamonn Fingleton. BBC News, 5 min. 26 sec. January 12, 2012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Werner, Richard. New Paradigm in Macroeconomics. 2005. ISBN 978-1-4039-2074-4. doi:10.1057/9780230506077.
- ^ Werner, Richard A.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Japan: What They Say versus What They Do. Asian Economic Journal. 2002, 16 (2): 111–151. doi:10.1111/1467-8381.00145.
- ^ Krugman, Paul.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 . W.W. Norton Company Limited. 2009. ISBN 978-0-393-07101-6.
- ^ Japan Raised Interest Rates. Reuters via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5, 1989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8).
- ^ Onaran, Yalman. Kill the zombie banks!. Salon Media Group. 2011-11-25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 ^ Schuman, Michael. Why Detroit Is Not Too Big to Fail. Time Inc. 2008-12-19 [2008-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3).
- ^ Ohno, Kenichi.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3 April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 ^ Bank of Japan Interest Rates.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 ^ 昭和という「レガシー」を引きずった平成30年間の経済停滞を振り返る. 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 20 August 2018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 (日语).
- ^ Tabuchi, Hiroko. When Consumers Cut Back: An Object Lesson From Japan.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2-22 [201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 ^ Waging a New War. March 9, 2013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 ^ 世帯所得、昭和に逆戻り…10年平均538万円. 日本経済新闻 电子版. 5 July 2012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日语).
- ^ 田中秀臣 ‘日本経済复活が引き起こすAKB48の终焉’ 主妇の友社、2013年、84页。
- ^ The Japanese Tragedy. The Economist Blog.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0).
- ^ Don't Mention the Debt. May 4, 2013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 ^ 网易. 日本债务占GDP的266%,为何没有发生债务危机?. www.163.com. 2021-05-05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 日本 | 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 1994 – 2022 | 经济指标 | CEIC. www.ceicdata.com.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 The third arrow. June 28, 2014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 ^ Inflation in Japan rises to 30-year high . June 2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 ^ Over 70% of Japanese not feeling benefits of Abenomics. AFP. 27 January 2014 [28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 February 2014).
- ^ Huang, Eustance. Japan's economy has been dealt the 'final blow' by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says analyst. CNBC. 7 April 2020 [7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