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洙 (北宋)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二十岁以前即擢为进士。受当时的朝官,如包拯、欧阳修、吴奎、韩琦赏识,韩琦亟称“今之贾谊”。初举应制科,再迁集贤校理、主管太常理院。[1][2]
生平
编辑在宋英宗(治平中,在1064年-1067年之间)时,应诏疏时弊十七事,之后多有施行,同时也兼管谏院,并希望朝廷增设谏员以广进言之路。而当时其做法会将章奏稿焚毁,即便亲近的子弟亦不可得闻。
王安石变法时,减裁谏官御史,孙洙知不可,却无能有所言,便亟请外调,而迁为海州知州。
后来官迁三班院时,大力整治这个“功罪籍不明...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的过万人的机构。
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大雨导致河洛附近大水泛滥,神宗元丰(1078年-1085年)初,澶州河灾平定,作灵津庙,诏洙作碑文[3],神宗大大夸奖其文,擢升翰林学士,不久即因病而卒,年四十九。
评论
编辑- 宋史评论其人:“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1]
著作
编辑《褒恤杂录》三卷、《晋宋齐梁弹文》四卷、《褒题集》三十卷、《张氏诗传》一卷
注释
编辑- ^ 1.0 1.1 脱脱《宋史/列传》第八十:羁丱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 ^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九》:孙洙字巨源,广陵人。欧阳永叔举洙贤良,上策论五十篇,极论时事。元丰中,直学士院,奉诏作《灵津庙碑》。上称洙学术行谊,且大用之,暴得风缓而卒。或云上欲复大理狱,洙对合旨,由是骤进。
- ^ 《黄河网》[永久失效链接] 《澶州灵津庙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