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岛,又称交通岛划分岛分隔岛分界堤,是一种道路分隔带,位于马路的中央或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分隔双向车道或快慢车道,亦可供行人暂避车辆。而一些安全岛会设有两个安全岛标柱(英语称为bollard),分别在安全岛的两端,提醒司机闪避,以确保岛上行人的安全,在台湾则使用靠右(左) 行驶标志,用以告示车辆驾驶人必需靠分向设施之右(左) 侧行驶,视需要设于分向设施之起点。部分安全岛上,还配合交通号志斑马线使用,以控制道路的交通流量,增加过路行人的安全,有些道路分隔岛设有行人避车湾与公车站台。 安全岛使用明度对比、边缘对比、色调对比。

“安全岛”的各地常用名称
安全岛,上面的黄色柱子就是安全岛标柱(bollard英语Bollard
中国大陆安全岛
台湾安全岛
香港安全岛
澳门分隔岛
新马分界堤

定义 编辑

依中华民国内政部市区道路及附属工程设计规范,交通岛为车道间之特定区域,用以区分行车方向,分隔快慢车道,导引车流供行人临时庇护及设置交通管制设施。

分隔岛通常指的是中央分隔带。

种类 编辑

交通岛包含分隔带、槽化岛、圆环。

一、分隔带又分为中央分隔带、车道分隔带与边缘带。

二、槽化岛分为导向岛、分隔岛与庇护岛。

  • 分隔带之主要功能如下:
    • 避免受对向来车干扰。
    • 提供失控车辆回复正常的区域。
    • 提供车辆紧急停车之场所。
    • 提供车辆变换速率或作为左转、回车之暂停等候空间。
    • 减少对向车辆灯光干扰。
    • 提供未来扩增车道之用地。
    • 增加绿化的空间以改善道路景观。 (惟邻近平面路口,不宜种植任何灌乔木,避免视觉死角)

分隔带如无需考虑保护行人,周边可设置低而倾斜(不超过45度)之缘石,其高度为15公分至20公分;如需考虑保护行人,得依行人庇护岛之方式设置。人行道穿越分隔带,应配合无障碍设计。

其它分隔带之细部标准,另参见分隔带

  • 槽化岛之功能如下:
    • 缩小冲突范围。
    • 在交叉口设置转向车道及庇护岛可供交叉车辆、转向车辆及行人暂时停留、等候、跨越或转向。
    • 分散可能之冲突点。
    • 防止错误的转向。
    • 提供适当的地点装设交通控制设施。
    • 有复杂转向行动之交叉路口,可提供有效的号志控制。

都市中之主、次要道路及其它车流量大之路口应避免使用圆环交叉路口,平面交叉路口槽化设计应避免太多过小的槽化岛,减少对向车辆交叉的时间并减低相对速度与视觉冲击,使驾驶人可选择有利的条件以判断安全通过的时间。

  • 槽化设计基本原则
    • 槽化岛的配置,应能导引行车路线的自然与方便。
    • 应能明确使驾驶人进入交叉路口的行驶路线,无需做短时间之选择。
    • 设置宜尽量简单,避免过度复杂的槽化。
    • 在接近交叉路口处须充分处理,且须具有足够长度设置警告及导引行车方向之安全设施,以供驾驶人逐渐改变其行车速率及增进行车安全。
    • 车道宽须等于或宽于道路设计标准,同时其半径必须足够设计车辆运行。
  • 行人庇护岛
    • 行人庇护岛之宽度至少需1.5 米,长度以行人穿越道之宽度为准,且应采无障碍设计方式。行人庇护岛之端部应有坚固之防护设备,并加近障碍物标线。
    • 公车站台、行人庇护岛端点,须建有坚固之防护设备。此种防护设备,可以钢筋混凝土、金属管或金属椿为之,并加设反光标志。

划分岛 编辑

划分岛定义略等同于安全岛,但较偏向车道的分隔与车辆分向管理,其法规标准来源为中华民国交通部。

划分岛是实体分隔车道的必要设施,依不同位置可区分公路等级并细分为不同车道

中央分隔岛是常见的划分岛种类之一,道路两旁设置栅栏或实体分隔与否,就可分类为高快速公路与一般公路。

 
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安大略401号省道,图中可见十余条车道并列配置,并以划分岛区分公路等级与通行方向。

一般公路设置划分岛可区隔快慢车道,作车种通行限制,并在车道上设立号志时相警示,以方便各车种分流,并在直行与转向时不冲突。快慢车道之间的划分岛有些面积较大,并种植树木与草地,可供行人作休憩与短暂停留。

依据中华民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102条第六项: 设有划分岛划分快慢车道之道路,在慢车道上行驶之车辆不得左转,在快车道行驶之车辆不得右转弯。但另设有标志、标线或号志管制者,应依其指示行驶。

前项之车道数,以进入交岔路口之车道计算,含快车道、慢车道、左、右转车道、车种专用车道、机车优先道及调拨车道。

另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