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忠(932年—1000年),字信臣并州晋阳人,为代北地区沙陀族后裔。五代北宋初年将领,后唐振武节度使安金全之孙、后周平卢节度使安审琦之子。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七月授任为衙内指挥使绣州刺史。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授任鞍辔库使,宣谕淮南百姓,建立起名声。北宋建立后,入朝担任左卫将军。后曾担任永州刺史、汉州刺史、濮州刺史、辽州知府、灵州知府、易州知府、夏州知府、沧州知府、瀛洲知府、雄州知府、宋州知府、高阳关驻泊部署、瀛洲防御使、制置营田使。安守忠也曾被加拜为濮州团练使、耀州观察使、感德节度使。咸平三年(1000年),安守忠入朝觐见,并于同年六月突发暴病逝世,享年六十九岁。宋真宗赵恒闻讯后,为安守忠为他辍朝一日,追赠其为太尉,并录用安守忠之子安继昌为供备库副使、女婿王世及为光禄寺丞。

生平

编辑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为代北地区沙陀族后裔。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七月,其父安审琦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时,安守忠随父就职,授任为衙内指挥使、绣州刺史,掌领牙兵。[1]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春天,安守忠改授为鞍辔库使,前往刚刚攻下的淮南地区宣谕百姓。安守忠奉使期间,以正礼相抗骄横傲慢的地方藩镇武臣,所幸不辱使命,不久后便转任卫州刺史。[2]宋太祖赵匡胤在为初期,安守忠入朝担任左卫将军。[2]

建隆四年(963年),被任命为永州刺史。[2]

乾德四年(966年),改任汉州刺史。[2]

开宝初年(968年),安守忠再转任濮州刺史,受命担任颍州团练使曹翰的副手修复决堤的黄河,最终成功堵住了缺口[2]

开宝五年(972年),安守忠担任辽州知府。在其任内,一位州民企图暗通北汉。安守忠查获内奸与北汉的阴谋后,将内奸斩首示众。[2]

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安守忠移知灵州,并在当地任职七年。此时,赵匡胤策划出军北汉,安守忠奉诏与孙晏宣从辽州进攻北汉。不久后,二人碰上路罗砦监押,马继恩,二人与马继恩合军攻入北汉境内,焚烧了北汉营寨四十余座,俘获牛羊数千。但就在宋朝军队商议继续进兵时,赵匡胤却突然崩逝,安守忠等人只得班师回朝[2]

雍熙二年(985年),安守忠担任易州、夏州知府期间,每当遇到西戎侵犯边关,都出兵与之交战,战无不胜。朝廷也根据其功劳加拜其为濮州团练使。[2]

端拱(988年-989年)年中,安守忠又被调往北境,转知沧州、瀛洲,并兼任高阳关驻泊部署,后调任瀛洲防御使。[2]

淳化二年(991年),安守忠转知雄州。次年,被加封为耀州观察使,兼判雄州。[2]

淳化五年(994年),安守忠第二次知沧州。次年,再次移知雄州。[2]

至道三年(997年),安守忠第三次调知沧州。后又被拜为感德节度使留后,改知宋州,兼任制置营田使。[2]

咸平三年(1000年),安守忠入朝觐见。六月,安守忠突发暴病逝世,享年六十九岁。宋真宗赵恒闻讯后,为安守忠辍朝一日,追赠其为太尉,并录用安守忠之子安继昌为供备库副使、女婿王世及为光禄寺丞。

评价

编辑

太祖必戒之曰:“ 安守忠在蜀,能律己以正,汝行见之,当效其为人也。”[2]

宋太祖赵匡胤对安守忠的为人给予正面评价,并曾要求其下属效仿安守忠之为人。

脱脱:“ 守忠练达边事,禔身谦慎,弥卒校之变于谈笑之顷,非善于行权者不能也。”[2]

脱脱《宋史》中这样评价安守忠。

家庭

编辑

安守忠出身于世代边将之家,曾祖父安山盛,为唐末朔州牢城都校;祖父安金全,为后唐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父安审琦,为后周平卢军节度使,封陈王[2][3]

  • 曾祖父:安山盛,唐末官至朔州牢城都校,后赠太傅。
  • 祖父:安金全,后唐时官至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累赠太师。
  • 大伯:安审晖,起家为长直军使,历为汝州防御使、徐州节度副使等。后晋时任邓州节度使,后周获封为鲁国公,谥号“静”。
  • 堂伯:安审信,后唐时任同、陜、许三洲马步军都指挥使。
  • 父亲:安审琦,后周时管至平卢军节度使、守太师兼中书令,封陈王,赠尚书令、齐王、谥号“恭惠”。
  • 母亲:曹氏,钜鹿人,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去世。
  • 儿子:安继昌,曾任供备库副使。
  • 女婿:王世及,曾任光禄寺丞。

延伸阅读

编辑

[]

 宋史/卷275》,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史·安守忠傳》.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三十四》
  3. ^ 《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三·(周書)列傳三》.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