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马公国 编辑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8月15日) |
帕尔马公国建立于1545年,由原米兰公国于波河以南,以帕尔马为中心的一带领土所组成,以作为教宗保禄三世的私生子皮埃·路易吉·法尔内塞的封地。
卡斯特罗和帕尔马公国 (1545年—1556年) 帕尔马和皮亚琴察公国 (1556-1802年) Ducato di Parma e Piacenza | |||||||||
---|---|---|---|---|---|---|---|---|---|
1545年-1802年 1814年-1859年 | |||||||||
地位 | 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国 与卢卡公国共主邦联(1847年-1859年) | ||||||||
首都 | 帕尔马 | ||||||||
常用语言 | 意大利语、艾米利亚语 | ||||||||
宗教 | 罗马天主教 | ||||||||
政府 | 君主立宪制 | ||||||||
公爵 | |||||||||
• 1545年–1547年 | 皮埃·路易吉 (首) | ||||||||
• 1854年–1859年 | 罗贝托一世 (末) | ||||||||
历史 | |||||||||
• 皇家诏书 | 1545年9月16日 | ||||||||
• 第二亚琛和约 | 1748年4月24日 | ||||||||
• 法国管治 | 1802年11月1日 | ||||||||
• 公国复辟 | 1814年4月11日 | ||||||||
• 意大利统一 | 1859年12月3日 | ||||||||
货币 | 帕尔马里拉 | ||||||||
|
1556年第二任公爵奥塔维奥·法尔内塞更获得了皮亚琴察,因此兼任皮亚琴察公爵,公国亦因而改称为帕尔马和皮亚琴察公国(意大利语:Ducato di Parma e Piacenza)。
法尔内塞家族持续统治公国直至1731年家族绝嗣,这时候公国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与妻子帕尔马郡主伊莎贝拉·法尔内塞所生的长子卡洛斯三世所继承,称卡洛斯一世。卡洛斯统治公国直至1735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帕尔马被割让予查理六世以交换两西西里王国。
哈布斯堡王朝只统治公国直至1748年,签订第二亚琛和约之后公国改由波旁王朝的成员,卡洛斯三世的弟弟菲利波一世统治,菲利波一世更获得瓜斯塔拉公国作领地。菲利波一世成为统治帕尔马、皮亚琴察和瓜斯塔拉公国(意大利语:Ducato di Parma, Piacenza e Guastalla)的波旁-帕尔马家族首任公爵。
1796年公国被拿破仑所率的法军占领,公国的政治陷入混乱。费迪南多公爵在法军占领下仍保持公爵头衔直至1801年签订阿兰胡埃斯条约,波旁王朝与拿破仑达成协议以托斯卡纳大公国作交换,换取帕尔马公国并入法国。但费迪南多公爵仍然留在帕尔马并死于1802年,可能是被毒杀。可是拿破仑对公国的前途尚未决定,他希望所有波旁王朝的君主保证会在将来对欧洲各国的战争中作为他的同盟。即使拿破仑已将法国的法律和行政系统传入公国,但直至1808年拿破仑进攻西班牙之后才正式宣布将公国并入法兰西第一帝国。公国领土改为法国的塔罗省。
1814年帕尔马公国复辟,属哈布斯堡王朝的拿破仑妻子奥地利的玛丽·路易莎成为女公爵。在1847年玛丽·路易莎逝世后,公国复归为波旁-帕尔马家族所统治,家族亦同时统治卢卡公国。在这之前,瓜斯塔拉已经改由摩德纳公爵所继承,并入摩德纳公国。波旁-帕尔马家族统治公国直至1859年,法国和萨丁尼亚王国于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法国称法奥战争、意大利称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波旁-帕尔马家族在革命中被赶出公国。
帕尔马和皮亚琴察公国与托斯卡纳大公国和摩德纳公国于1859年12月组成了中意大利联合省,后来于1860年3月举行公民投票后再与萨丁尼亚王国合并成为意大利王国。
波旁-帕尔马家族的后裔至今仍然宣称为帕尔马公爵。波旁-帕尔玛的卡洛王子于2010年开始继承称号。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注释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 Murphy, Orville Theodore. Charles Gravier, Comte de Vergennes: French diplomacy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 1719–1787. SUNY Press. 1982 [21 February 2011]. ISBN 978-0-87395-4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Alessandro Cont, Il potere della tradizione. Guillaume Du Tillot e la questione della nobilt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uova Rivista Storica", 100, 1 (gennaio-aprile 2016), pp. 7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