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席勒

德国诗人、哲学家、剧作家(1759-1805)
(重定向自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德语: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神圣罗马帝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意志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弗里德里希·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出生(1759-11-10)1759年11月10日
 神圣罗马帝国符腾堡公国马尔巴赫
逝世1805年5月9日(1805岁—05—09)(45岁)
 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魏玛公国魏玛
职业诗人,剧作家,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国籍 德国
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魏玛古典主义
代表作《强盗》
阴谋与爱情
唐·卡洛
《华伦斯坦三部曲》
《玛丽·斯图亚特》
威廉·泰尔
配偶夏洛特·冯·伦格费尔德(1790–1805)
子女卡尔·路德维希·弗里德里希(1793–1857)
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威廉(1796–1841)
卡罗琳·路易丝·弗里德里克(1799–1850)
埃米莉·亨丽埃特·路易丝(1804–1872)
亲属约翰·卡斯帕·席勒(父)
伊丽莎白·多萝西娅·席勒(母,娘家性柯德怀斯)

签名

早年经历与创作

编辑

席勒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巴赫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的兴趣。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曾称这座军事学校是“奴隶养成所”。

在军事学校上学期间,席勒结识了心理学教师阿尔贝,并在他的影响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这促使席勒坚定的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从1776年开始,席勒就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而且,在军校读书期间,席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1777年,席勒开始创作剧本《强盗》英语The_Robbers,1781年完成,次年1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莎士比亚

《强盗》英语The_Robbers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作品中蕴涵的反专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彼时德国青年的心理。此时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已经发展至高潮,而《强盗》一剧的主人公卡尔就是一个典型的狂飙突进青年形象。他不满于专制与格局并存的社会现状,却又无力改变。他追求自由,对当时的社会提出挑战,是典型的叛逆者,最后却只能悲剧收场。

《强盗》取得成功之后,席勒进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旺盛的创作期。从1782年至1787年,席勒相继完成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年)、《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等。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它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此剧揭露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与宫廷中尔虞我诈的行径。《阴谋与爱情》无论在结构上还是题材上都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席勒摒弃了创作《强盗》时惯用的长篇大论,而是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来自市民阶层的人物路易丝与宰相的对话:“我可以为你奏一曲柔板,但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递交一份申请,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对待无礼的客人,我就会把他撵出大门!”直接质问德国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乌托邦色彩。

诗剧《唐·卡洛斯》以16世纪西班牙的宫闱故事为背景,以生动的情节表达作者的理想:通过开明君主施行社会改良。这个剧本是席勒创作风格的转折点,表明他已经由狂飙突进时的激进革命精神转化为温和的改良思想。此后,席勒青年时代的创作宣告结束。

与歌德的合作和后期创作

编辑
 
位于魏玛的歌德与席勒雕塑

1787年,席勒前往魏玛;次年,在歌德的举荐下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从1787年到1796年,席勒几乎没有进行文学创作,而是专事历史和美学的研究,并沉醉于康德哲学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席勒发表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曲折的表达了席勒对暴风骤雨般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抵触情绪。他主张只有培养品格完善、境界崇高的人才能够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

1794年,席勒与歌德结交,并很快成为好友。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于1796年重新恢复文学创作,进入了一生之中第二个旺盛的创作期,直至去世。这一时期席勒的著名剧作包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玛丽亚·斯图亚特》(1801年)、《奥尔良的姑娘》(1802年)、《墨西拿的新娘》(1803年)、《威廉·退尔》(1803)等等。这一时期席勒创作的特点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善于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主题也贴近宏大的社会变革题材。

威廉·退尔》是这一时期席勒的重要剧作。戏剧取材于14世纪瑞士英雄猎人威廉·退尔的传说。这一题材原本是歌德在瑞士搜集到的,他将其无私赠予席勒。席勒从未去过瑞士,却将这一传说诠释得极为生动。瑞士人为了感激席勒,把退尔传说发生地四州湖沿岸的一块极为壮观的巨岩石命名为“席勒石”。《威廉·退尔》以瑞士独立斗争为背景,在歌颂民族英雄的同时也歌颂努力争取民族解放的壮举,在欧洲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

除戏剧创作外,这一时期席勒还和歌德合作创作了很多诗歌,并创办文学杂志和魏玛歌剧院歌德的创作风格对席勒产生了很大影响。1796年,两人共写了上千首诗歌,而歌德的名作《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形的。

总体来说,席勒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作品

编辑
 
弗里德里希·冯·席勒

戏剧

编辑

史学

编辑
  • 《尼德兰的反叛》
  • 三十年战争史
  • 《蛮族入侵、十字军东征和中世纪》

散文

编辑
  • 《审美教育书简》

译作

编辑

诗歌

编辑
  • 欢乐颂》,(1785年)
  • 《艺术家》
  • 《铃声》
  • 哥伦布
  • 《希望》
  • 《全副武装的神马》
  • 手套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周天兵. 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浅析席勒的《华伦斯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3 (1): 51–54 [2023-04-14]. ISSN 1009-89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分为《华伦斯坦的军营》、《皮柯乐米尼父子》、《华伦斯坦之死》三部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