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屋邨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公共房屋,共有十个,由1958年至1975年期间落成。

1953年石硖尾房区大火后,政府兴建徙置大厦安置火灾灾民, 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入住资格 编辑

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屋邨的入住资格,除了要自行申请外,申请人的入息也有上限同下限。初期规定,申请人的每月入息须为400至900港元,及后放宽至400至1,250港元。

到了1970年代,作为公务员房屋资助的一部分,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的15%单位会拨予基层公务员入住[1]。在1973年以后,房委会亦继承此资助制度,并一直实行至今。

楼宇设计 编辑

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的廉租屋邨,一概由该会内部的楼宇设计部或聘请私人公司负责。这是因为当时的香港政府工务司署忙于应付徙置大厦的建设工作,而无暇为屋建会设计楼宇。该会兴建的十个屋邨,只得北角邨设有梗房(固定房间)间格。及后因北角邨造价偏高,令租金成本高昂,违反“廉租”的原则,故此自第二个屋邨西环邨开始,所有兴建的屋邨单位都不设梗房间隔。虽然单位内部间隔各有不同,但屋建会所有屋邨的单位皆设独立厨厕,而高座楼宇更设有升降机直达大部分楼层,设施较早期的徙置大厦或政府廉租屋先进。

基本上,初期该会的各个屋邨是不同设计的,这和当时差不多一样的徙置大厦和政府廉租屋相比,的确是较有特色。不过由马头围邨开始,由于该会成立楼宇设计部,屋建会屋邨大厦的设计风格逐渐一致。

由于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廉租屋邨的所有单位皆设有独立厨房、浴室和露台,实用性和居住环境较政府廉租屋邨徙置大厦理想。因此香港房屋委员会在1973年4月1日成立后,大部分在1970-1980年代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规划及落成的公共屋邨依照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设计改良而成。

资料简介 编辑

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廉租屋邨共有十个,按落成次序排列如下:

落成次序 屋邨名称 所处地区 座数 单位数目 落成日期 拆卸年份
1 北角邨 港岛北角 7 1,956 1958年1月 2002年
2 西环邨 港岛坚尼地城 5 638 1959年3月 于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邀请房委会研究重建,预计2029-30年动工
3 苏屋邨 九龙苏屋 16 5,314 1963年4月 2009年至2012年
4 彩虹邨 九龙牛池湾 11 7,455 1964年10月 未有计划
5 马头围邨 九龙土瓜湾 5 2,075 1965年1月 于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邀请房委会研究重建,未有详细时间表
6 和乐邨 九龙观塘 11 1,940 1966年7月 未有计划
7 福来邨 新界荃湾 9 3,128 1967年1月 曾于2008年研究是否重建,但最后决定不予重建
8 华富邨 港岛薄扶林 18 4,793 1971年3月 于2014年施政报告内宣布将会重建整个华富邨,将成为港铁南港岛线(西段)华富站用地,预计2027年动工
9 坪石邨 九龙牛池湾 7 4,575 1971年3月 未有计划
10 爱民邨 九龙何文田 12 6,288 1974年9月[2] 原订2007-2008年,后来因无限期停建居屋导致接收屋苑-山谷道邨居屋及何文田邨新和谐式公屋计划终止而一并告终,至今仍未重推

现况 编辑

大部分仍然存在而且暂无计划重建,但是随着香港房屋供应紧张,愈来愈多廉租屋邨纳入重建计划。首个落成的北角邨已在2002年拆卸,而苏屋邨亦已于2019年完成重建;华富邨在2014年已提出重建计划,而西环邨及马头围邨的重建计划亦于2021年提出。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与备注 编辑

  1. ^ 屋宇建设委员会1972-1973年度报告书,第三章
  2. ^ 爱民邨落成时屋宇建设委员会已重组为香港房屋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