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桂

(重定向自張斯桂

张斯桂(1816年—1888年),清朝末年中国外交官日本通,洋务派干将之一。张是清朝与日本就琉球群岛归属问题争议的当事关键人物之一[1]。字景颜,号鲁生,世称“张鲁生”。

生平

编辑

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府慈溪县的庄桥马径村,今属于宁波市城区的江北区[2]。少年时曾考中秀才出身。

在宁波城里,从学于美国著名传教士丁韪良(W.A.P. Martin),丁教授张英文,而张教授丁中文,二人互为师生,从而张成为当时清末少有的学贯中西的人士之一。张也被丁韪良评为“中国文人阶层中最优秀的一类典型,他们是那种古典知识不会导致对现代科学产生偏见的人”,“是通儒型的人物,有经世之才,也颇知西学”[2]

1854年,宁波商人联合宁绍台道,从英国进口中国第一艘机器轮船“宝顺轮”,张被任命为指挥员,相当于现今的船长,是接触到现代轮船现代航海的首批中国人之一。任宝顺轮船长期间,张指挥轮船走南闯北,在海上多次击溃海盗,获得清朝廷的嘉奖。

1861年,曾国藩识其才干,在安庆延揽张入幕。张从而为曾从事“帮办营务”,功劳很大,很受曾的器重。曾曾在日记中赞张“工于制造洋器之法”。曾曾先让张巡视湘军的火药所,再巡视器械所,并委托他协助训练洋枪炮队。张并介绍容闳予曾国藩。

1864年,为丁韪良的《万国公法》中文译本作序言,被丁评作:“展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2]

收到清廷洋务派的器重,被沈葆桢延揽入幕,受聘福州船政局,担任总巡各厂,兼管洋务学堂。沈先让张负责海图,后委托张仿造西方水雷电信,推进了近代水雷和电信的国产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实干家之一。

1876年,奉旨被清廷赏加三品顶戴。同年,奉命钦差出使日本国,担任首任副使,成为晚清中国人赴日本调查学习的首批人物之一。曾纪泽董沛等为他送行。

1880年4月,张与在日本考察的丁韪良东京相见。

1882年,张从日本回国,奉命出任广平知府

光绪十四年三月初六,卒于任,享年七十三岁。[2]

外交理念

编辑

张委婉比拟当时的中外,或说清朝列强的关系类似东周时期周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关系。东周时期,周室已经衰弱,而诸侯国中强大者,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首善之区,四海同会,万国来王”,作为中国人,张还有中华本位的思想。[2]

张认为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是当时世界的“四强”,并认识到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学习西方的迫切性。[2]

现今纪念

编辑
  • 今有张斯桂外交协会,以张斯桂命名,以示纪念

代表著作

编辑
  • 丁韪良《万国公法》,张受邀为之作序
  • 日本医书《皇国名医传》,张受邀为之作序
  • 日本医书《先哲医话》,张受邀为之作序
  • 高桥二郎译述、冈千仞删定的《法兰西志》,张受邀为之作序
  • 《使东诗录》(光绪十九年・明治二六年・1893年跋)。奠定了张晚清最早“放眼看世界”先驱者之一的地位,是中国人系统学习考察日本近现代社会的肇始。

遗物

编辑
  • 张斯桂诗笺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链接

编辑
  1. ^ 来源:《世界知识》 作者:唐淳风. 唐淳风:泪血琉球——中国人应该知道的往事. 海疆在线. 2013-07-05 [2013年9月15日]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2.3 2.4 2.5 清朝外交官張斯桂. 宁波 江北. 2010-01-20 [2013年9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6)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