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
鲁南苏北地区的地方戏
(重定向自拉魂腔)
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拉呼腔、拉后腔。1953年定名为柳琴戏,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柳琴而得名。柳琴戏曲调通俗,粗犷豪放,唱法以宏大明亮为主要特色。“拉腔”是它的主要特点,一句“拉腔”一般可长达几分钟,拐十八个弯。柳琴戏的唱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使用的是地方方言。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柳琴戏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 江苏省徐州市 |
分类 | 传统戏剧 |
序号 | 207 |
编号项目 | Ⅳ—63 |
登录 | 2006年 |
在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柳琴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保护。
经典剧目
编辑- 《四平山》
- 《八盘山》
- 《鲜花记》
- 《鱼篮记》
- 《断双钉》
- 《小鳌山》
- 《雁门关》
- 《白罗衫》
- 《喝面叶》
- 《小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