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

学科
(重定向自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研究的对象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学习的历程、知识的架构、人类的课题、权威的问题、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方针等等。[1]

教育哲学认为人民素养和文化的传承、演变大多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孩子及公民都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些班级经营方法,还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美学和经济学等不同面向。

自从让-雅克·卢梭开始,教育哲学开始跟发展心理学发生联系。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以孩子为中心,从旁协助他对世界的主动探索,而不是由成人来主导一切。


东方的教育哲学

编辑

儒家

编辑

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道德上,以为目标,“忠”(敬事)和“恕”(同理)为基础,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认为天道、人德、礼乐和人生智慧比知识重要,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实践方式,并透过六艺来锻炼身心。孔子的教育思想记录在《论语》中。

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者能认清自己的局限是很重要的。

战国时代的儒者荀子在〈劝学篇〉提出,教育和学习是为了超越人趋于恶的天性,建立人为的善,以达成公共秩序和个人的知识、修养。

儒家思想虽有不同派别,都一致同意教育的目的是《大学》提到的明明德,以协助个人自身的提升(内圣,自我实现)推广到治理天下(外王)为方法。

在明朝,儒家分为程颐朱熹理学陆象山王阳明心学。理学中强调透过明辨外在的事物来充实知识、体悟人生,因此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客观的世界。心学中强调知行合一,较重视内在的修行、致良知而较不重视分析客观的世界。

道家

编辑

春秋时代的哲学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的教育观。老子提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方法,认为万物自然会成长,学习者自然会学习,教育者应扮演协助的角色而不是引导或控制。这对自主学习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老子孔子一样,认为学习者应了解自己的局限。

佛家

编辑

主张人原本皆具足无量智慧与善良本性(以电脑比喻,电脑本身可以写入完美的程式),只是因为累世以来业力蓄积,影响了原本的通达思考与良知良能(即刚开始写入的程式并不完美,而且后面写入的程式还受到前面的程式的影响).若能经常加以修行,即能保有一定的修为(不断的修编程式达到完美),不至于因世事蒙蔽而堕入六道轮回,直至成佛.(将程式写至完美便不再需要修改)

净土宗有一说法,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达到一心不乱,可以前往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佛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学习直至一生补处菩萨的境界,好来生成佛.

宋明理学

编辑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西方的教育哲学

编辑

Movements

编辑

古典教育

编辑

教育哲学家

编辑

柏拉图

编辑

柏拉图是第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教育在他的整体哲学视野中只占一小部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教育是创造和传承他的理想国的一把钥匙。

他主张让孩子远离个别母亲的照顾,接受整个社群的共同看护和公立的教育。透过教育的过程,一面培养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一面观察他们,依照其能力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最高的接受最多的教育,以使他们成为城市的领袖和卫士。

一般的教育的内容以体育、音乐和数学为主。领袖的教育还包含哲学、游历(考察社会现象)等。



亚里斯多德

编辑

参见:亚里士多德.


卢梭

编辑

尽管卢梭(1712-78)对柏拉图的哲学十分尊敬,但也拒绝了它。它因为社会腐朽而变得不切实际。卢梭却对人类发展有另外一种理论, 认为存在着一个所有人共同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内在而自然的过程是源于求知欲。这是驱使孩子去学习及适应环境的天性。

杜威

编辑

参见:约翰·杜威

Rudolf Steiner

编辑

斯金纳

编辑

斯金纳(1904-1990)对教育哲学的一个贡献




Critical responses and counter-哲学

编辑

威权体制教育指的是升学主义和管理主义思维下的学校体制。它的特色是:学生对师长的绝对服从、量化的考试成绩做为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量尺、几乎没有空堂或自由选课的时间、学生的生活规范多半由成人制定和执行。简单来说,威权体制教育将学生为自己做决定的空间压缩得很小,而将成人的价值强加在学生身上。为了方便管理,许多不符合教育原则的事也可能发生。其中最为恶名招彰的是体罚。

自主学习

编辑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育学习的哲学,同时是一门艺术。相较于其他教育学派,自主学习者认为没有人能替别人作决定。这与许多教育的现况看似矛盾,因为成人总认为自己有权替孩子作决定,特别是在他们还小的时候。

从自主学习者的角度来看,他人所给予的只有资源和限制,但如何在这些条件下抉择,以何种价值观来抉择,则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旁人最多只能提供建议,不能替他抉择,也不能替他判断什么对他好,什么对他不好。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奉儒. 教育哲學. 国家教育研究院. 台湾: 国家教育研究院. 2000年12月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