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

無限的斐波那契數列中的整數
(重定向自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意大利语:Successione di Fibonacci),又译为菲波拿契数菲波那西数斐氏数黄金分割数、斐波那契数列。所形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意大利语:Successione di Fibonacci),又译为菲波拿契数列菲波那西数列斐氏数列黄金分割数列、斐波那契数列。这个数列是由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他的《算盘书》中提出。

以斐波那契数为边的正方形拼成的近似的黄金矩形(1:1.618)

数学上,斐波那契数是以递归的方法来定义: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由0和1开始,之后的斐波那契数就是由之前的两数相加而得出。首几个斐波那契数是:

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 987……(OEIS数列A000045

特别指出0 不是第一项,而是第零项()。

起源

编辑

公元1150年印度数学家Gopala金月在研究箱子包装对象长宽刚好为1和2的可行方法数目时,首先描述这个数列。在西方,最先研究这个数列的人是比萨的列奥那多(意大利人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1175-1250),他描述兔子生长的数目时用上了这数列:

 
兔子对的数量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 第一个月初有一对刚诞生的兔子
  • 第二个月之后(第三个月初)它们可以生育
  • 每月每对可生育的兔子会诞生下一对新兔子
  • 兔子永不死去

假设在 月有兔子总共 对, 月总共有 对。在 月必定总共有 对:因为在 月的时候,前一月( 月)的 对兔子可以存留至第 月(在当月属于新诞生的兔子尚不能生育)。而新生育出的兔子对数等于所有在 月就已存在的 

 
斐波纳契数是杨辉三角的每一条红色对角线上数字的和。

斐波纳契数也是杨辉三角形(即帕斯卡三角形)的每一条红色对角线上数字的和。

表达式

编辑

为求得斐波那契数列的一般表达式,可以借助线性代数的方法。高中的初等数学知识也能求出。

初等代数解法

编辑

已知:

  •  
  •  
  •  (n≥3)

首先构建等比数列

编辑

 
化简得
 
比较系数可得:
 
不妨设 
解得:

 
又因为有 , 即 为等比数列。

求出数列 

编辑

由以上可得:
 

变形得:  。 令 

求数列 进而得到 

编辑

 
 ,解得 。 故数列 为等比数列
 。而 , 故有 
又有  
可得 

得出 表达式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表达式

编辑
证明 ,其中 黄金比例  为任意整数
  •  为非负整数
 时, ,成立
 时, ,成立
设当  时皆成立,即  
 
 
亦成立
  •  为非正整数
 时,成立
 时, ,成立
设当  时皆成立,即  
 
 
亦成立

因此,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此表达式对于任意整数 皆成立

线性代数解法

编辑

 

 

构建一个矩阵方程

编辑

 为第 个月有生育能力的兔子数量, 为这一月份的兔子数量。

 

上式表达了两个月之间,兔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而要求的是, 的表达式。

求矩阵的特征值 

编辑

根据特征值的计算公式,我们需要算出来   所对应的解。

展开行列式有: 

故当行列式的值为 0,解得   

将两个特征值代入

 


求特征向量 

 = 

 = 

分解首向量

编辑

第一个月的情况是兔子一对,新生0对。

 

将它分解为用特征向量表示。

  (4)

 = 

可得到

  (5)

化简矩阵方程

编辑

将(4) 代入 (5)

 

根据3

 

求A的表达式

编辑

现在在6的基础上,可以很快求出 的表达式,将两个特征值代入6中

 
 
 (7)

(7)即为 的表达式

数论解法

编辑

实际上,如果将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写成 ,即可利用解二阶线性齐次递推关系式的方法,写出其特征多项式 (该式和表达斐波那契数列的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一致),然后解出 =  = ,即有 ,其中 为常数。我们知道 ,因此 ,解得 

组合数解法

编辑

 [1]

 

黄金比例恒等式解法

编辑

 黄金比例 ,则有恒等式  ,其中 为任意整数[注 1],则

 

因此得到 的一般式:

 

此一般式对任意整数 成立

近似值

编辑

 为足够大的正整数时,则

 
 

用计算机求解

编辑

可通过编程观察斐波那契数列。分为两类问题,一种已知数列中的某一项,求序数。第二种是已知序数,求该项的值。

可通过递归递推的算法解决此两个问题。 事实上当 相当巨大的时候,O(n)的递推/递归非常慢……这时候要用到矩阵快速幂这一技巧,可以使递归加速到O(logn)。

和黄金分割的关系

编辑

开普勒发现数列前、后两项之比 ,也组成了一个数列,会趋近黄金分割

 

斐波那契数亦可以用连分数来表示:

 

 

而黄金分割数亦可以用无限连分数表示:

 

而黄金分割数也可以用无限多重根号表示:

 

和自然的关系

编辑
 
春黄菊头状花序上,小花呈螺旋状排列,从不同方向可以数出21(深蓝)和13(浅蓝)条旋臂,为相邻的斐氏数。类似的螺旋状排列见于多种植物。

斐氏数列见于不同的生物学现象[2],如树的分枝、叶在枝条上的排列英语Phyllotaxis、菠萝聚花果上小单果的排列、[3]雅枝竹的花蕾、正在舒展的蕨叶、松球的鳞的排列[4]、蜜蜂的家族树[5][6]开普勒曾指出斐氏数列存在于自然界,并以此解释某些花的五边形形态(与黄金分割率相关)。[7]法国菊的“瓣”(舌状花)数通常为斐氏数。[8]1830年,K. F. Schimper和A. Braun发现植物的旋生叶序中,连续两块叶之间转过的角度与周角之比,约成整数比时,常出现斐氏数[9],如  [10]

恒等式

编辑

资料来源:[11]

证明以下的恒等式有很多方法。以下会用组合论述来证明。

  •  可以表示用多个1和多个2相加令其和等于 的方法的数目。

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  是计算了将1和2加到n的方法的数目。若第一个被加数是1,有 种方法来完成对 的计算;若第一个被加数是2,有 来完成对 的计算。因此,共有 种方法来计算n的值。

  •  

计算用多个1和多个2相加令其和等于 的方法的数目,同时至少一个加数是2的情况。

如前所述,当 ,有 种这样的方法。因为当中只有一种方法不用使用2,就即  ( 项),于是我们从 减去1。

  1. 若第1个被加数是2,有 种方法来计算加至 的方法的数目;
  2. 若第2个被加数是2、第1个被加数是1,有 种方法来计算加至 的方法的数目。
  3. 重复以上动作。
  4. 若第 个被加数为2,它之前的被加数均为1,就有 种方法来计算加至0的数目。

若该数式包含2为被加数,2的首次出现位置必然在第1和 的被加数之间。2在不同位置的情况都考虑到后,得出 为要求的数目。

  •  
  •  
  •  
  •  
  •  ,其中  的序数皆不限于正整数。[注 2]
    • 特别地,当 时, 
      • 更特别地,当  时,对于数列连续三项,有 
    • 另一方面,当 时,对于数列连续四项,有 [注 3]
  •   ,其中 黄金比例  为任意整数[注 1]
借由上述公式,又可推得以下恒等式[注 4]
    •  [11]
    •  [11]

      特别地,当 时, 

数论性质

编辑

公约数和整除关系

编辑
  •  整除 ,当且仅当 整除 ,其中 
  •  
  • 任意连续三个菲波那契数两两互素,亦即,对于每一个 
 

斐波那契素数

编辑

在斐波那契数列中,有素数[12] 2, 3, 5, 13, 89, 233, 1597, 28657, 514229, 433494437, 2971215073, 99194853094755497, 1066340417491710595814572169, 19134702400093278081449423917……

截至2015年,已知最大的斐波那契素数是第104911个斐波那契数,一共有21925个十进制位。不过,人们仍不知道是不是有无限个斐波那契素数。[13]

§ 公约数和整除关系所述, 总能被 整除,故除 之外,任何斐氏素数的下标必同为素数。由于存在任意长英语Arbitrarily large的一列连续合数,斐氏数列中亦能找到连续任意多项全为合数。

大于 的斐氏数,必不等于素数加一或减一。[14]

与其他数列的交集

编辑

斐波那契数列中,只有3个平方数01144[15][16]2001年,派特·奥蒂洛匈牙利语Pethő Attila证明只有有限多个斐氏数是完全幂。[17]2006年,Y. Bugeaud、M. Mignotte、S. Siksek三人证明此种幂仅得0、1、8、144。[18]

1、3、21、55为仅有的斐氏三角形数Vern Hoggatt英语Verner Emil Hoggatt Jr.曾猜想此结论,后来由罗明证明。[19]

斐波那契数不能为完全数[20]推而广之,除1之外,其他斐氏数皆非多重完全数[21],任两个斐氏数之比亦不能是完全数[22]

n的周期性

编辑

斐波那契数列各项模 的余数构成周期数列英语periodic sequence,其最小正周期称为皮萨诺周期[23],至多为 [24]。皮萨诺周期对不同 值的通项公式仍是未解问题,其中一步需要求出某个整数(同余意义下)或二次有限域元素的乘法阶数英语multiplicative order。不过,对固定的 ,求解模 的皮萨诺周期是周期检测英语cycle detection问题的特例。

推广

编辑

斐波那西数列是斐波那西n步数列步数为2的特殊情况,也和卢卡斯数列有关。

和卢卡斯数列的关系

编辑
 

反费波那西数列

编辑

反费波那西数列的递归公式如下:

 

如果它以1,-1开始,之后的数是:1,-1,2,-3,5,-8, ...

即是 

亦可写成 ,其中 是非负整数。

反费波那西数列两项之间的比会趋近 

证明关系式

编辑

证明 ,其中 是非负整数

 表示黄金分割数 ,则有 
 ,因此
 

巴都万数列

编辑

费波那西数列可以用一个接一个的正方形来表现,巴都万数列则是用一个接一个的等边三角形来表现,它有 的关系。

佩尔数列

编辑

佩尔数列的递归公式为 ,前几项为0,1,2,5,12,29,70,169,408,...

应用

编辑

1970年,尤里·马季亚谢维奇指出了偶角标的斐波那契函数

 

正是满足Julia Robison假设的丢番图函数,因而证明了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是不可解的。

计算机科学

编辑
 
高为6的斐波那契树。平衡因子以绿色标记,节点的高度则为红色。

最左一条路径上的键值全为斐氏数。

延伸阅读

编辑
  • KNUTH, D. E. 1997.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Third Edition. Addison-Wesley. Chapter 1.2.8.
  • Arakelian, Hrant (2014). Mathematics and History of the Golden Section. Logos, 404 p. ISBN 978-5-98704-663-0, (rus.)
  • 克里福德A皮科夫.数学之恋.湖南科技出版社.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斐波那契数列与组合数的一个关系及推广.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 ^ Douady, S; Couder, Y. Phyllotaxis as a Dynamical Self Organizing Process (PDF).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96, 178 (3): 255–74. ISSN 0022-5193. doi:10.1006/jtbi.1996.00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5-26). 
  3. ^ Jones, Judy; Wilson, William. Science. An Incomplete Education. Ballantine Books. 2006: 544. ISBN 978-0-7394-7582-9. 
  4. ^ Brousseau, A. Fibonacci Statistics in Conifers. Fibonacci Quarterly英语Fibonacci Quarterly. 1969, (7): 525–32. 
  5. ^ Marks for the da Vinci Code: B–, Maths (Computer Science For Fun: CS4FN), [2022-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31) 
  6. ^ Scott, T.C.; Marketos, P., On the Origin of the Fibonacci Sequence (PDF),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14-03 [2022-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18) 
  7. ^ Livio 2003,第110页.
  8. ^ Livio 2003,第112–13页.
  9. ^ Varenne, Franck. Formaliser le vivant - Lois, Théories, Modèles. Hermann. 2010-11-16: 28 [2022-10-30]. ISBN 9782705678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0). 
  10. ^ The Secret of the Fibonacci Sequence in Trees.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 2011 [2019-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11. ^ 11.0 11.1 11.2 李晨滔、冯劲敏. 費氏數列的性質整理 (PDF). 桃园县立大园国际高中. [2018-01-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25). 
  12. ^ Sloane, N.J.A. (编). Sequence A005478.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 
  13. ^ Weisstein, Eric W. (编). Fibonacci Prime. at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Wolfram Research, Inc. (英语). 
  14. ^ Honsberger, Ross. Mathematical Gems III. AMS Dolciani Mathematical Expositions. 1985, (9): 133. ISBN 978-0-88385-318-4. 
  15. ^ JOHN H. E. COHN. Square Fibonacci Numbers, Etc.. Bedford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N.W.1.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Theorem 3. If Fn = x2, then n = 0, ±1, 2 or 12. 
  16. ^ Cohn, J. H. E., On square Fibonacci numbers, The Journal of the 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1964, 39: 537–540, MR 0163867, doi:10.1112/jlms/s1-39.1.537 
  17. ^ Pethő, Attila. Diophantine properties of linear recursive sequences II. Acta Mathematica Academiae Paedagogicae Nyíregyháziensis. 2001, 17: 81–96. MR 1887650. 
  18. ^ Bugeaud, Y; Mignotte, M; Siksek, S. Classical and modular approaches to exponential Diophantine equations. I. Fibonacci and Lucas perfect powers. Ann. Math. 2006, 2 (163): 969–1018. Bibcode:2004math......3046B. MR 2215137. S2CID 10266596. arXiv:math/0403046 . doi:10.4007/annals.2006.163.969. 
  19. ^ Luo, Ming. On triangular Fibonacci numbers (PDF). Fibonacci Quart. 1989, 27 (2): 98–108 [2022-10-29]. MR 099555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9). 
  20. ^ Luca, Florian. Perfect Fibonacci and Lucas numbers.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2000, 49 (2): 313–18. ISSN 1973-4409. MR 1765401. S2CID 121789033. doi:10.1007/BF02904236. 
  21. ^ Broughan, Kevin A.; González, Marcos J.; Lewis, Ryan H.; Luca, Florian; Mejía Huguet, V. Janitzio; Togbé, Alain. There are no multiply-perfect Fibonacci numbers. Integers. 2011, 11a: A7 [2022-10-29]. MR 29880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22. ^ Luca, Florian; Mejía Huguet, V. Janitzio. On Perfect numbers which are ratios of two Fibonacci numbers. Annales Mathematicae at Informaticae. 2010, 37: 107–24. ISSN 1787-6117. MR 2753031. 
  23. ^ Sloane, N.J.A. (编). Sequence A001175.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OEIS Foundation. 
  24. ^ Freyd, Peter; Brown, Kevin 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olutions: E3410.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93, 99 (3): 278–79. JSTOR 2325076. doi:10.2307/2325076. 
  25. ^ Knuth, Donald E.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3rd. Addison–Wesley. 1997: 343. ISBN 978-0-201-89683-1. 
  26. ^ Adelson-Velsky, Georgy; Landis, Evgenii. An algorithm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英语Proceedings of the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 1962, 146: 263–266 (俄语).  Myron J. Ricci 的英文翻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载于 Soviet Mathematics - Doklady, 3:1259–1263, 1962.

注释

编辑
  1. ^ 1.0 1.1 这可以透过   此三个等式,以及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定义,以数学归纳法证明。
  2. ^ 例如当 时, 
  3. ^ 亦即“头尾两项乘积”与“中间两项乘积”恒相差1
  4. ^ 利用指数律 、性质 ,以及“若 是有理数, 是无理数,且满足 ,则 ”证明。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