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级救难舰

(重定向自新型救難艦

大武级救难舰,建造代号“安海计划”,计划时称为新型救难舰,为中华民国海军执行的十二项造舰计划项目之一,预计建造六艘,用以取代老化的大湖级救难舰大同级远洋拖船[2]

大武级救难舰
Taimu-class rescue and salvage ship
概观
舰种救难舰
舰名出处北大武山
拥有国 中华民国
前型大同级远洋拖船
大湖级救难舰
同型6艘 [1](预计)
现况下水
技术数据
排水量3,250吨
全长87米
全宽15米
最高速度18节
续航距离10,000海里
乘员95名
武器装备T-75 20毫米机炮

简介 编辑

新型救难舰,主要任务为拖带、救难以与水下作业,配备有先进的救难与防护系统,水深可达100米的水下救难系统(潜水钟),以及可在水深500米作业的水下遥控载具系统(ROV),将可提升海军在深海救援的能量。新型救难舰完工后,具有速度快、机动力佳、自动化作业能力高、拖带拉力大等特性,遂行舰艇救难、拖带及与水下失事物体打捞等任务,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风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救难任务达成。[3]

舰历 编辑

中华民国海军于2016年提出了“未来12项造舰计划”,将在未来二十年内大规模汰换现役舰艇。根据海军司令部公布发布的报告,新型救难舰的技术需求包含:

  1. 双伡、双舵及可变螺距螺桨推进器,具艏、艉辅助推进系统,可原地360度旋转与侧向移动。
  2. 具动态稳定系统。可于海象4级下执行救难及水下打捞任务,并于海象5级(含)、海流2.5节以下具定位能力执行救难作业。
  3. 可拖带3万吨(含)以上之船只,最大负荷可满足至10万吨。
  4. 具备海上消防喷洒作业能力及海洋污染基本处理能力。
  5. 可视任务搭载水下遥控载具系统(ROV,作业深度200米以上)及水下救援装备等救难系统(潜水钟)。
  6. 具备救援直升机起降平台及人员救难艇。

2018年8月31日,中华民国国防部编列的2019年国防预算公开部分送交立法院,其中即编列29亿7516万元以研发并建造首艘新型救难舰。[4][5]2020年12月2日,国防部公布新型救难舰建造案由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以新台币29亿7,516万元得标,合约自2020年12月4日起生效,原订2023年8月交付,因主机延迟交付而推延至预计2024年1月交付海军。[6]2024年02月传出疑因部分装备延误抵台,海军也修改“安海计划”,导致首舰大武号救难舰原本预计今年3月中旬交船,又传出因装备未到位而延宕,对此,原本台船对外证实无法在3月中旬交舰,已协调尽速交运装备,希望5月20日之前,能完成交船仪式,但低调表示:“双方依合约执行。”[7]

同型舰 编辑

舷号 舰名 承造船厂 起造日期 安放龙骨日期 下水日期 交船日期 成军日期 状态 备注
ARS-571 大武 台湾国际造船 2021年8月4日 2022年3月15日 2023年3月14日[8] 下水舣装 原型舰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艦船與海洋工程產業特性與發展前景 (PDF). 2016-08-05 [2017-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9-13) (中文(台湾)). 
  2. ^ 台灣海軍「三代艦」計畫(2020年代以後).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3. ^ 记者吴旻洲. 新型救難艦台船得標 2023年交付海軍. 大纪元.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3 (中文(台湾)). 
  4. ^ 海軍打造新型救難艦 專家:符潛艦國造需求.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5. ^ 75歲最老拖救艦鎮基隆 蔡適應:提前於2023年換新艦. [2018-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7. 
  6. ^ 國艦國造開花結果 新型救難艦113年1月交船海軍. [202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7. ^ 海軍「新型救難艦」交船延宕 台船低調:雙方依合約執行. 自由时报电子报-军武. 
  8. ^ 為國造潛艦鋪路! 海軍新型救難艦曝光籌建深海自救兵力. TVBS新闻网.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