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
(重定向自晶状体核)
晶状体(英语:crystalline lens,lens)又称水晶体、晶珠,简称晶体,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也是唯一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为一个前后表面为双凸透镜样扁球体,包以透明囊膜[1][2]。晶状体主要由水和蛋白质组成,本身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房水。晶状体的透明性和正常的位置是维持其屈光功能的重要条件。
晶状体 | |
---|---|
基本信息 | |
属于 | 眼 |
系统 | 视觉系统 |
功能 | 折射光 |
标识字符 | |
拉丁文 | lens crystallin |
MeSH | D007908 |
TA98 | A15.2.05.001 |
TA2 | 6798 |
FMA | FMA:58241 |
格雷氏 | p.1019 |
《解剖学术语》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 |
晶状体在角膜与虹膜之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前,其周缘部被晶状体悬器(睫状小带)系于周围的睫状体,以固定其位置;晶状体悬器的紧张度受到睫状肌的调节:悬器放松、被囊舒张,晶状体凸度增加,悬器和被囊紧张则晶状体凸度减小。
睫状肌则由动眼神经调节,其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因而对远近物体的调节力降低,形成老花现象。在假性近视中,睫状肌常常过度收缩(痉挛),导致晶状体过凸,远处物体的像形成于视网膜之前,无法看清[3][4]。
晶体的前后径约为4-5mm,直径约为9-10mm;前凸曲率半径约为10mm,后凸曲率半径约为6mm。
晶体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晶体囊、晶体上皮、晶体纤维[5]。
如果晶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部分或全部混浊,引起视力障碍,此时瞳孔内呈白色,称白内障。
晶状体的形成,为后来动物之视觉清晰度以致物种发展裨益莫大。
物件位置 | 远 | 近 |
---|---|---|
睫状肌 | 松弛 | 收缩 |
睫状体圆环直径 | 大 | 小 |
悬韧带张力 | 大 | 小 |
晶状体厚度 | 小 | 大 |
晶状体曲率半径 | 大 | 小 |
折射程度 | 低 | 高 |
参考资料
编辑- ^ Kardong, K. (2008). Vertebrates: Comparative anatomy, function, evolution,(5th ed.). (pp.676-677). Boston: McGraw-Hill
- ^ John Forrester, Andrew Dick, Paul McMenamin, William Lee (1996). The Eye: Basic Sciences in Practice. London: W.B. Saunders Company Ltd. p. 28 ISBN 0-7020-1790-6
- ^ 眼睛的结构与近视形成的原因概述. [2012-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 ^ 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 Optometri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are of the patient with myopia. 1997.
- ^ Duker, Myron Yanoff, Jay S. Ophthalmology 3rd. Edinburgh: Mosby. 2008: 382. ISBN 978-0323057516.
外部链接
编辑- Histology image: 08001loa – 波士顿大学的组织学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