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秉莲
朱秉莲(1901年—1940年),字爱周,生于江苏省海州直隶州赣榆县朱庄村(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籍,曾任赣榆县保安局长,升任赣榆县县长。在抗日战争中身亡,入祠中华民国忠烈祠[1]。
生平
编辑1918年,录取江苏省第十一中学,1922年,考取北平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以警官身份,任职江苏省赣榆县公安局长,升任县长备大队长与县政府秘书。1936年,任江苏省第三水警区区长。1938年,国民政府任命其为赣榆县县长,他在当地组织江苏省警备旅,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在顾祝同与韩德勤指挥下,与日军作战。1939年,日军攻下赣榆县县城,朱秉莲率众退守山区,协同中共新四军,进行游击战。1940年,在作战中身亡。
身后与亲族
编辑朱秉莲过世后,发生新四军事件,其子其璠、其亮率警备旅残部,编入林彪麾下八路军一一五师,为陈士榘直属部队。在对日抗战结束后,国共内战爆发,江苏警备旅在山东日照的残部,随梁兴初进入东北,编入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1950年曾参与朝鲜战争。留在江苏的部队,则编入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一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1946年,其子朱其塘、朱其均因为协助中共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被国民政府处决。随国民政府败退,第三十一军移防福建,参与金门战役,以及之后的八二三炮战,为对台湾作战的主力部队。
1949年,其子朱其璠与其孙朱学宾随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朱秉莲被承认为抗日烈士,入祠台北市忠烈祠。其孙朱学恒为台湾网络红人与政论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中国大陆的家族,被划为国民党右派。朱秉莲之妹,在反右运动至文革期间,曾被下放劳改数十年。其家族也因为被列为右派,长期遭受监控。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追认朱秉莲的抗日烈士身份,重建他在文革期间被捣毁的坟墓。
注释
编辑- ^ 朱學恆是抗日先烈的後代. 中时电子报影音. 2011-03-28 [201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