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温惠王朱聪淑(1485年—1517年),明朝怀仁恭和王朱成钯嫡长子,[1][2]母王妃范氏。[3]

生平

编辑

弘治七年(1494年)十月,明孝宗御奉天殿,传诏遣保定侯梁任、永康侯徐锜、怀宁侯孙泰、会昌侯孙铭、驸马都尉杨伟、马诚、崇信伯费淮、兴安伯徐盛、成安伯郭宁、彭城伯张信、惠安伯张伟、清平伯吴琮、建平伯高霳、武进伯朱洁、南宁伯毛良、刑部右侍郎戴珊、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谧、通政使司左通政毛伦为正使,翰林院侍读江澜、尚宝司少卿杨泰、户科给事中王玺、礼科右给事中孙孺、兵科给事中东思恭、中书舍人孙琰、户部郎中李文安、员外郎胡倬、礼部员外郎尹万化、兵部郎中费瑄、刑部员外郎尹嘉言、屈直、周东、商良辅、工部员外郎朱恩、周濬、鸿胪寺左少卿杜英、李𬭼为副使,持节册封朱聪淑为怀仁王。[4]

先前,朱成钯还没有正式受册封,还来不及请求追封父亲镇国将军朱仕㙩为郡王,就去世了。朱聪淑请求追封祖父和祖母李氏。弘治八年(1495年)四月,追封朱仕㙩为怀仁安僖王,[1]夫人李氏为怀仁王妃。[5]

弘治十四年(1501年)闰七月,朱聪淑奏请加封庶叔父辅国将军朱成𨱈、朱成链为镇国将军。礼部查得潞城王朱成鑘袭封王爵后其子辅国将军朱聪溒等、宜春王朱宸浍袭封王爵后其弟辅国将军朱宸渶等都奏准加封镇国将军,同意朱成𨱈、朱成链照例加封为镇国将军,只有冠服等件按例不该给,由吏部奉圣旨撰给诰命。[6]

同年十二月,孝宗御奉天殿传诏遣泰宁侯陈璇、驸马都尉马诚、黄镛、朱洁、靖远伯王宪、怀柔伯施瓒、彰武伯杨质、崇信伯费柱、徐盛、礼部左侍郎张昇、工部右侍郎张达、通政使司左参议李浩为正使,尚宝司司丞李㺹、大理寺右寺副刘韦、中书舍人张瓒、耿𬭎、户部员外郎陈玉、礼部员外郎沈翰、兵部员外郎董俊、刑部员外郎查焕、工部员外郎周南、鸿胪寺右侍丞张昱、高进、行人司左侍副唐仁为副使,持节册封西城兵马副指挥董达的次女为怀仁王妃。[7]

奏请书籍

编辑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奏请书籍,诏赐《为善阴骘》《孝顺事实》《洪武正韵》《四书集注》各一部。[8]

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赐朱聪淑书院名为遵道。[9]

保卫城池

编辑

正德六年(1511年)七月,朱聪淑奏称农民变军攻其封地霍州,自己亲督将军朱成型、仪宾孔凤等抵御击退之,请求如潞、蒲二州添设守御官军及修筑城池,且作图献上。明武宗下旨朱聪淑保卫城池其功可嘉,写敕奖励,添设守御官军,让镇巡官听闻朱聪淑的建议。[10]

去世

编辑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聪淑去世,无子。怀仁国除,其胞弟镇国将军朱聪洌管王府事。[1]

身后

编辑

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朱聪洌子管王府事辅国将军朱俊榭上奏称自己是恭和王嫡长孙,父亲与温惠王同胞,关系不比远支,引用宁津王朱聪泠、保安王朱诚渌为例请求袭封,礼部上奏,明世宗准奏。[11]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十二月,朱俊榭被封为怀仁王。[12]隆庆五年(1571年)五月朱俊榭死后,因礼部指出朱俊榭以侄继伯是旁支袭爵的“冒封”,请求根据《宗藩条例》改正,十二月,改授朱俊榭子朱充𤉪为奉国将军(即原本辅国将军之子的品级)管理府事。[1][13][14]因冒封查实,万历元年(1573年)九月,朱俊榭子女的爵号也由郡王子女降级为辅国将军子女。[15]

评价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明史》卷一百零一
  2. ^ 《弇山堂别集》卷035
  3.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六》
  4.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九十三》
  5.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九十九》
  6. ^ 《礼部志稿》卷074
  7.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
  8.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十八》
  9.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十二》
  10.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七十七》
  11. ^ 《礼部志稿》卷074
  12.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
  13. ^ 《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
  14.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15.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十七》
前任:
父恭和王朱成钯
明怀仁国国王
1494年-1517年
继任:
侄庄简王朱俊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