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1830年—1895年),初名,字式侯ài[注 1]chún,因读书于越缦堂,称越缦先生,又自越缦老人,清末诗人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人,五十二岁始中进士,因性情清高狂放,官止于御史

生平 编辑

自幼好学,“为文沉博绝丽,诗尤工,自成一家”[1],嗜书成癖,“于书无所不窥”[2],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光绪六年(1881年)进士。同年五月,授户部郎中[3],光绪十六年,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文廷式指责李慈铭当御史时,多明哲保身,对李鸿章这等大人物“不敢置一词”,“观其日记,是非亦多颠倒”。[4]周祖培曾说他“能读书而不能做官”。[5]

李慈铭曾与表妹珠婴私订终身。但十四岁时祖母病重,为了冲喜延寿,家人强迫他娶大他五岁的表姐马淑人为妻,不料祖母仍在大婚当日过世,至此对表姐耿耿于怀,夫妻感情不睦。婚后无子,为传宗接代,先后纳了三名小妾,但都未能有后,因此常流连于风月场所,据说因为常到妓院可看尽天下美女,与当时名伶朱霞芬梅蕙仙傅芷秋时琴香等都交往甚密,还记在日记里。《孽海花》中的李纯客,便是以李慈铭为原型的。李慈铭过惯官场糜烂的生活,又“戌削善病”,[6]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闻讯忧惧,咯血而死。

著作 编辑

越缦堂日记》大抵是李慈铭生前认定的传世之作,因此在字里行间都不能苟且,1920年,由生前好友蔡元培助其出版。一生著作等身,有《越缦堂日记》、《越缦堂文集》、《越缦堂诗集》、《湖塘林馆骈体文钞》、《白华绛跗阁诗集》、《后汉书集注》、《北史补传》、《历史论赞补正》、《历代史》等。

《越缦堂日记》是清代著名的日记,文字达数百万言,从1854年起前后记载41年的生活经验,有大量的治学札记,文学价值很高。《越缦堂日记》很早便列入台湾国中国文教材之一。[7]

评论 编辑

  • 鲁迅在《怎么写———夜记之一》一文中说道:“《越缦堂日记》近来已极风行了。我看了却总觉得他每次要留给我一些很不舒服的东西。为什么呢?一是钞上谕,……二是许多墨涂,……三是早给人家看,钞,自以为一部著作了。我觉得从中看不见李慈铭的心,却时时看到一些做作”。
  • 清人刘体智在《异辞录》评《越缦堂日记》:“莼客记所读之书全无宗旨,嫌其太杂。经史子集,无一不有,读之未毕,随手札记,难免首尾不贯。”、“在他人毕生精力所在,仅看一序,以一日了之,便加评语”,意指李慈铭读书常不及深审,即笔记批评他人之著作。[8]

注释 编辑

  1. ^ ”为“”之古字。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史稿》第44册,第13440页。
  2. ^ 平步青:《掌山西道监察御史督理街道李慈铭传》,《清代碑传全集》下
  3.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三):光绪六年。庚辰。五月。……户部候补郎中李慈铭。工部候补郎中蔡敉功。均著以郎中即用。吏部候补主事王效。兵部候补主事孙汝梅。均著以主事即用。刑部尽先题补主事徐宝谦。著仍归原班补用。内阁中书薛浚。著仍以内阁中书用。分部学习员外郎何晋德、著俟分部学习报满。作为候补员外郎后、以该部员外郎即补。分发省分尽先补用知府邓嘉纯。分发省分补用同知直隶州知州谢廷泽。知县俞麟振。均著各以原班用。余著归部铨选。
  4. ^ 文廷式:《闻尘偶记》
  5. ^ 《越缓堂日记》第一册,同治二年(癸亥)六月初四日
  6. ^ 平步青:《李君莼客传》
  7. ^ 台湾国民中学教材《国文》第一册。国立编译馆. 1997、台湾国民中学教材《国文》第六册。南一出版公司·2017
  8. ^ 刘体智《异辞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书中著录十二条:“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李慈铭读书不终卷、李慈铭于小学未识门径、李慈铭隐善扬恶、李慈铭词章差强人意、李慈铭未能尽通古礼、李慈铭谩骂时人、李慈铭论一时之人、李慈铭论一处之人、李慈铭有揶揄之笔、李慈铭记妻妾争斗、潘鼎新赠李慈铭金”。

外部链接 编辑

[]

 清史稿·卷493
 清史稿/卷486》,出自赵尔巽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