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中国画家(1900–1991)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州梅江区人,中国画家教育家,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启蒙者和融合中西的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之一,与颜文梁徐悲鸿刘海粟并称“四大校长[1]。1918年后赴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受当时流行的现代流派影响,如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等。1928年创立杭州国立艺术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兼教授。担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院长期间,林风眠和方干民吴大羽同为著名的三位西画系教授。

林风眠
林风眠
性别
出生(1900-11-22)1900年11月22日
 大清广东省梅县
逝世1991年8月12日(1991岁—08—12)(90岁)
 英属香港
国籍 英属香港
别名凤鸣
籍贯广东梅州
民族汉族
职业中国画家教育家
配偶Elise Von Roda
(1924)
Alice Vattant
(1926—1982)

生平 编辑

童年时期 编辑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西阳白宫镇(现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当小名阿勤,取名绍琼,后改为绍群。祖父为石匠,以雕刻墓碑为生。父亲林雨农继承祖业,兼擅绘事。母亲阙亚带,农家出身。

1904年甲辰5岁入私塾读书,学名为凤鸣。遵父教临摹《芥子园画传》。

在其6岁时,林风眠母亲跟一位染布的青工私奔了后被抓回来。在村里人往她身上浇油时的那天。年幼的林风眠,听说母亲要被烧死,便愤怒地拿起刀,冲出屋门大叫,说要杀了全族人!在林风眠的反抗下,族里人最后商量着把母亲卖了。临卖前,他溜出去看她,母亲抱着他大哭了一顿,从此母子天各一方。后来,母亲在尼姑庵当佣人,临死前都未再见一面。

1907年丁未8岁入旧制初级小学读书。

1908年(清宣统元年)已酉10岁画《松鹤图》中堂,为乡中大姓购去。

1911年辛亥12岁入高级小学。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13岁高级小学继续读书。

1914年甲寅15岁,林风眠考取了省立梅州中学,在此期间,他和日后的好友林文铮、李金发等一起组织了一个“探骊诗社”。切磋诗艺,并任副社长,“事出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昭明文选》是他课余最爱读的书。对于绘画,他更为迷恋,当林风眠的亲戚从南洋带回来一些印有外文插图的小舶来品,那种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画风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林风眠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当时,林风眠的绘画成绩深得绘图教师梁伯聪的赞赏,这位我们知之甚少的老先生发现林风眠形象记忆能力特强,图画过目不忘,并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梁老先生认为学生画得和自己一样好才能得100分,而却经常在林风眠的图画作业上打120分,对林风眠的欣赏由此可见。

赴法留学 编辑

 
杭州艺专教师郊游合影 吴大羽(前排左五)、方干民(后排右二)、林风眠夫妇与女儿(前排左一至左三)、潘天寿(前排左四)

1919年7月,中学刚毕业的林风眠收到了梅州中学的同窗好友林文铮从上海发来的信函,获知了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遂告别父老前往上海和林文铮一同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前往法国留学。1921年,两人转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9月又转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并得以进入被时人誉为“最学院派的画家”柯尔蒙(Cormon)的工作室学习,并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以及当时欧洲艺术界认为的“东方艺术”。1923年春天,在同乡熊君锐的邀请下,林风眠与李金发、林文铮、黄士奇等开始为期近一年的德国游学,这次游学极大地影响了林风眠的早年艺术风格,他在游学中充分地接触了当时作为新艺术风格形式出现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新绘画流派,创造了大量带有西方现代主义的个性风格特征的作品,如著名的《柏林咖啡》、《平静》、《唐又汉之决斗》等。

1924年初,林风眠与艾丽丝·冯·罗达(Elise Von Roda)结婚。

游学回法后,林风眠与友人成立了“福玻斯会”1924年二月,“福玻斯会”联合美术工学社发起成立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筹备委员会”,于5月21日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举办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正式开幕,林风眠展出了共计42幅作品。此次展览会的特邀会长蔡元培对林风眠亦极为赏识。

1924年秋,林风眠夫人罗达分娩后不幸染上产褥热死去,而新生的婴儿也随即夭折,受到巨大打击的林风眠决心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之中。1925年4月18日,林风眠再婚,与爱丽丝·法当(Alice Vattant)。1925年冬,受蔡元培之邀回国,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

特邀齐白石、法国画家克罗多(Claudot)来校讲学,希望博采众长。1927年5月11日,由林风眠发起并组织的“北京艺术大会”在北京国立艺专正式开幕,这是中国有史 以来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一次的艺术大展。然而民众缺乏热情使得大会最终流产。

艺术大会的失败使林风眠醒悟到必须首先使广大民众了解接受艺术,才能求得艺术的真正发展。1928年3月26日,时任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创办了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聘任林风眠出任院长兼教授,潘天寿、方干民、吴大羽等人担任教授。林风眠又组织策划成立了“艺术运动社”,创办了相关的杂志《亚波罗》和《雅典娜》。然而不久后,“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两种观点的争论显示出林风眠的“平民艺术”与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的矛盾。“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是林风眠艺术运动又一次失败的标志。

1937年,是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杭州国立艺术院向西南转移,并与北平艺专合并,身心俱疲的林风眠被免职离开,从此渐渐退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主流。此后他回归画家本位,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独立意识的绘画,并转向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淡化了传统笔墨观念,试图用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观念来切入中国绘画,其结果是必然性地脱离了“国画民族化”,被当时写实融合的官方主流艺术边缘化而失败。

1944年,杭州艺专奉教育部令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改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次年,国立艺专创建西画画室制,由林风眠、方干民、李超士和倪贻德主持。

 
1962年林风眠与颜文梁丰子恺、贺天健、张充仁、张乐平观摩交流画作

1945年,参加重庆 “现代绘画联展”, 一起参加展览的有丁衍庸、方干民、关良、 郁风、倪贻德、 庞薰琹赵无极等。林风眠展出作品《少女》、《百合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文革及晚年 编辑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打击迫害,为自保,把自己珍藏的三千张画,亲手一张张泡到浴缸里,站在上面踩烂。后因同乡叶剑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搭救,所以幸免。在1974年的批“黑画”运动期间,林风眠被打成仇视社会主义的“黑画家”[2][3]

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 寄居于中侨国货公司,卖画为生, 并重绘旧作, 也展开<人生百态>组画 ,分别为<戏如人生>,<劳作>,<寻求>,<孤独>,<等待>,<捕>,<获>,<逃>,<问>。

1979年后隐居香港太古城金枫阁13楼G室,继续创作。

1989年林风眠执笔再画<痛苦>, 这是旧作重画,但具有表现主义风格。

1991年8月12日于香港逝世。骨灰安葬于柴湾歌连臣角火葬场慎终堂,穴位编号:B5/S10259,2013年1月迁移至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枫泾村的人文纪念公园的枕霞园

当今画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赵春翔、席德进...等,许多杭州艺专早期毕业的杰出校友,都是他的学生。

评价 编辑

“从一个封闭圈开始解体到多元的发展,就是我们称之为现代绘画史的开端,其中涌现了不少富有才华的超群出众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等一代风流的影响也是由此开始的。他们对现代绘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艺术实践的意义是深远的,这种意义不只是他们本身在给绘画艺术上的建树和贡献,更主要的是他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启发了无数后来者的探索精神。”(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4])

刘钺在《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一书中将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六人作为一个画派 —“西湖画派”。据书中记载,庄华岳先生回忆道,当年杭州国立艺专的教授中,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是最有才气的三位,他们三人都是留学法国,林风眠与吴大羽多继承了表现主义的艺术观,而方干民带回的则是立体主义的。

水天中评论说,以林风眠、方干民、吴大羽、林文铮等人为代表的国立艺专教授们留给中国艺坛最重要的并不是艺术模式的确立,而是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合法化。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艺术与人》的《国立艺术院画家集群的历史命运》一文中,水天中总结说:“无论是对于林风眠、对于吴大羽、对于林文铮、或者对于方干民的不幸,都不能只归罪于极左的政治路线。这里存在着一些深刻和严酷的有关人性共同弱点的问题。当然不是指这几位艺术家的人性弱点,而是这几位艺术家的同时代人,首先是与他们同时代的美术界的人们的人性弱点问题。只要想想当年的各种运动各种会议,想想当年的报纸和《美术》杂志……我们就应该冷静和严肃地反思,人们在自己的活动中,究竟助长了什么和压制了什么。”

2017年6月,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学术委员会公布了特别评选出的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21位广东美术大家,其中包括林风眠、李铁夫罗工柳高剑父何香凝陈树人高奇峰赵少昂关山月等。[5]

学生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 ||| sotheby's hk0535lot7k2f2zh. www.sothebys.com. [201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2. ^ 宋永进. 林风眠当时为何画 “黑画”?. 中华网. 雅昌艺术网.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9). 
  3. ^ 李辉. 1974年“黑画事件”真相.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炎黄世界》. 2010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4. ^ 张少侠、李小山. 《中国现代绘画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6年12月: 第6—7页. 
  5. ^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北京举行. 美术报. 2017-07-18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