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1916年1月5日—2004年10月23日)(Lo Kung-Liu),原名端和,男,广东开平人,中国油画家、版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中国写意油画的先驱及开拓者之一。毕业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中国第一代油画名家方干民吴大羽。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并历任该校教授、绘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罗工柳主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吸收营养,以发展油画的表现方法,并强调对于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探索。罗工柳同时是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

罗工柳
出生罗端和
1916年1月5日
 中华民国广东省开平县
逝世2004年10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中国美术学院
知名于油画木刻书法
知名作品《地道战》、《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井冈山》、《整风报告》、《前仆后继》、《鲁迅像》、《郁郁葱葱》
运动写实主义写意
罗工柳
繁体字 羅工柳
简化字 罗工柳

生平 编辑

1916年1月5日,罗工柳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月山镇罗村,取名瑞和。

1928年,小学毕业后,入“张鼎勋私塾”,拜清代举人、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张鼎勋为师,学习三年。老师根据古代典故,为其改名工柳,即为人要学习柳下惠,以和为贵。

1936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方干民吴大羽等,并自学木刻。

1938年在武汉参加筹组全国木刻协会,当选理事。

1938年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并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美术编辑,主要负责木刻和版画创作。

1946年至1949年任教于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文艺学院。

1950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办工作,担任美术班副主任。应中国人民银行的邀请,开始人民币的设计工作,从此义务工作35年。

1951年创作经典历史画《地道战》和《整风报告》。

1953年春,被徐悲鸿院长聘为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

1955年至1958年以教授身份赴苏联留学,进入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研究油画。

195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京主办《罗工柳留苏作品展》,由于受观众欢迎,展览多次延期。

1960年到海南岛及漓江写生。

1961年带油画研究班到敦煌莫高窟,学习研究古代艺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展开,在动乱中被批斗并被关进牛棚

1977年,中央美术学院恢复工作,任领导小组成员,并参加中国美术家学会的重建工作。

1978年11月,罗工柳到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第四套人民币收集素材。

1979年,罗工柳任中央美术院副院长。

鲜为人知的是罗工柳是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1]

艺术生涯 编辑

为了庆祝罗工柳诞辰一百周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2016年举办了《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的大型学术展览。在展览上罗工柳的艺术生涯大略被分为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在战斗的前线”(1936-1948年),是罗工柳在延安用木刻和版画的形式记写了军民抗战的事迹,描绘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活风貌,以鼓舞斗志和宣传抗战。
 
《井冈山》(284 x 223cm)196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早春图》郭熙(宋)(158.3 x 108.1cm)国立故宫博物馆
  • 第二阶段是“为新中国而创作”(1949-1954年)。这时期的罗工柳创作了一批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历史的作品,如《地道战》和《整风报告》等。
  • 第三阶段是“留学研究在苏联”(1955-1958年),展出了罗工柳赴苏联在列宾美术学院研究油画时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对西方油画的深入了解与造诣。
  • 第四阶段为“中国油画要走自己的路”(1958-1976年)。这一时期的罗工柳专注探索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性与油画写实技法的融合,创作了如《前仆后继》、《毛主席在井冈山》和巨幅风景画《井冈山》等的著名作品。
  • 第五阶段为“柳色长青”(1976-2004年),代表了改革开放后罗工柳的艺术探索。此时的罗工柳对绘画、书法浮雕进行了综合性尝试,也同时继续发展其大写意风格。此时期的作品有《郁郁葱葱》和《山色有无中》等。[2]

到了晚年,罗工柳既对书法、绘画、浮雕、材料进行综合性尝试,也继续探索油画的写意风格和诗意抒情。詹建俊曾说:“他总在不停地探索,晚年运用了许多新技法、材料,画出很有新意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既自由洒脱又意境宏大,是他多年的生活经历与艺术素养积累后的综合与爆发,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

作品 编辑

罗工柳的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浙江民族教育博物馆等美术馆收藏。

油画《地道战》(1951)《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1951)和《毛主席在井冈山》(1961)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前仆后继》(1959)、《井冈山》(1960)则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美术报》主编刘骁纯写道,就艺术观念而言,《井冈山》应该称之为山水油画,因为它的基本取向是中国的山水写意观念而非西方的风景写生观念,如高远意象、无焦点透视、意境追求、运笔求写等。中国山水画以重峦叠嶂的高远意象最为独特,所谓高远意象,指画面以大山堂堂的主峰构成主体形象,主峰耸峙而有高意,主峰位于中远景而有远意。罗工柳的《井冈山》由于突出了断崖和云雾空朦的气韵,山脊形象不如传统的立幅山水画明显,但如果将其与郭熙《早春图》对照着看,便能清晰的判断出,近中远三峰就是绵延起伏的山脊的三个高点。《井冈山》是融合中西的创造,既然是创造,那就既不是对西方风景画已有传统的重复,也不是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重复。

靳尚谊回忆起与罗工柳一起去井冈山写生的情形,谈起罗工柳的作品《毛主席在井冈山》:“他画的井冈山的自然环境、色彩,跟前苏联的风景大不一样,前苏联是欧洲的色彩,很协调好看,井冈山是绿树、红土、蓝天,很难组成一个调子。这张画出来以后,我十分惊讶,他把整个色调变了,画成阴天的井冈山,不是翠绿而是灰绿,红土变成了紫灰色,然后是阴云密布。他尝试了用中国水墨画的办法来画环境,给我一种很新的、震撼的印象,他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3]

罗工柳曾说:“我青年时代,在杭州艺专学西画,中年留学欧洲,我看中西方油画的色彩。 《乡村姑娘》是在欧洲画的,《鹿回头的姑娘》是回国初期画的,这属于西方油画。但我学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开始感到不满足,觉得艺术上缺点什么东西。于是我研究中国艺术,并行万里路,在艺术实践中探索。经长期的探索,我心中逐渐出现妙悟,在作品中出现神韵。我把西方的色彩和中国的神韵熔化在作品中。神韵在中国诗词中最为丰富。我在诗词中追寻画的意境,画的神韵。 《无风杨柳满天絮》、《月出惊山鸟》等作品,就是我探索的结果。 ”(1997年11月29日)[4]

评价 编辑

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2016年“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上开幕式上认为罗工柳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一座的高峰,其艺术人生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其艺术思想与人民思想情感紧密相连,罗工柳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出反映革命文艺理想、彰显时代精神的亮丽光采,成为中国美术主流在历史中前行的标志。他在美术教育事业上,特别是油​​画教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为中央美院积累了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经验。[5]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2016年“创新先驱之路——罗工柳百年诞辰纪念展”上致辞时总结罗工柳的艺术为:对西方的优长伸延之,以东方的精神改造之。

宋永进指出,“写意油画”的概念由罗工柳在上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并渐渐得到油画界部分人士的呼应,但写意油画真正普遍获得艺术界的认同,应当是近十年来的事。罗工柳早在建国初期就对当时国内流行的苏式油画提出“繁、满、实、抠、腻、死、板”的批评,并极力主张从传统写意中国画中汲取养分,以改造油画。[6]

古元美术馆首任馆长包泽伟认为:“在中国油画史上,罗工柳是举足轻重的。他把西方油画和中国画相结合,其作品有很多新意。”[7]

吴冠中在《催人泪下听君言——读〈 罗工柳艺术对话录〉》一文写到:“对油画,中、西关系是核心。罗工柳反对带着民族文化的框框去留学他主张先学到手,再求变。他同意李可染说的“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观点。实践证明了他的意图他回国后甚至回国前已酝酿着“变”。我亦同意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但认为单凭勇气打不出来,打出来须有更多更具体的客观因素及外在的冲击力。石涛之能打出来主要靠收尽奇峰。罗工柳之变靠中国的气韵,靠传统壁画的临攀及对民间艺术的吸取,当然察赋与才华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写实基点起步的罗工柳不喜欢西方油画的细致静物他称之谓菜贩的水果摊他没有被技术引入歧途他长著审美自主的眼睛很自然,从写实逐步倾向写意、大写意,因主掌着他艺术的是情感是情,是意。”

闻立鹏说:“罗工柳的油画技术训练,一方面把科学规律部分清晰形像地归纳出来,使得具有完全不同审美观念的中国学生能很快破除神秘感,从而能掌握体现了西方审美体系的油画技术体系。同时又以中国审美情趣的要求,统领技术训练,使本来对油画语言比较陌生的我们,很快处于一种清醒而自觉主动的地位,能够很快地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以今天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油研班的训练是行之有效和成功的。”[8]

2017年6月,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学术委员会公布了特别评选出的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21位广东美术大家,其中包括罗工柳、李铁夫高剑父何香凝陈树人高奇峰林风眠赵少昂关山月等。[9]

著名学生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藏家述说罗工柳油画小品与国画山水收藏. 新浪湖北. [10/12/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2. ^ 羅工柳百年誕辰展開幕 呈現中國油畫發展的創新精神. 艺术中国. [10/12/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3. ^ 罗工柳:一生为民 柳色长青. 中国作家网.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4. ^ 【1991年作 月出惊山鸟 油彩 布面】拍卖品_图片_价格_鉴赏_油画. 雅昌艺术品拍卖网.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5. ^ 罗工柳作品捐赠收藏项目. 新华网. [9/12/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9). 
  6. ^ 宋永进:写意油画与芥子园画谱的文脉传承. 腾讯新闻.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中国大陆)). 
  7. ^ 罗工柳 探索民族油画新语言. 2017-08-24 [9/12/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8. ^ 罗工柳百年纪念展:从“土”到“洋”再到民族化. 环球视野.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中文(中国大陆)). 
  9. ^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北京举行. 美术报. 2017-07-18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