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佛教
根本佛教,由日本佛教研究学者所提出的佛教史分期法,主要指释迦牟尼在世时期,以及这段时间的佛教。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在古印度示现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的时间订为后世佛弟子第一次结集佛所说法的内容范围的佛教。这个概念经常与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混用[1]。
根本佛教之主张内涵
编辑1910年日本著名佛教学者姊崎正治出版《根本佛教》,首次使用根本佛教之词,根本一词,可能源自于梵语:mūla。这时期由佛陀直传教义给佛家弟子,内容多为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法数。根本佛教止于第一次结集的完成。
从根本佛教到佛灭后的三十年之间则称为原始佛教,另一说原始佛教止于部派佛教的形成,可以视为根本佛教的变迁,但在大体还能保持佛世时的原始状态。[2]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之研究》:“根本佛教,是释尊在世时的佛教。……原始佛教,是由释尊入涅槃至阿育王之百年间的佛教。”西义雄《原始佛教之般若研究》︰“原始佛教资料的最古层之佛说,或视为世尊所说,总称之为‘根本佛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始,由佛灭后以至于部派分立以前,亦即阿育王在世时代为止,称为‘原始佛教’。”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