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
构树(学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英语:paper mulberry、tapa cloth tree),是一种桑科构属的植物,也叫楮树、榖树(榖音构)[2]、钞票树、奶树、当当树、纸木 ,在台湾又俗称鹿仔树。
构树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蔷薇目 Rosales |
科: | 桑科 Moraceae |
属: | 构属 Broussonetia |
种: | 构树 B. papyrifera
|
二名法 | |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 |
异名 | |
Morus papyrifera L. |
释名
编辑构树一名出自《酉阳杂俎》,别名有楮桃(《救荒本草》)、楮(《植物名实图考》)、榖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下维榖》:“榖, 幽州人谓之榖桑。”)、榖树(《诗经》)等。
分布
编辑构树分布在中国大陆南北各地、马来西亚、缅甸、印度锡金、泰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台湾分布非常普遍,不论山区还是都市,可以见到构树的踪迹。 [3]
形态
编辑构树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20米;多年生,树皮呈暗灰色,小枝密被灰色粗绒毛,折断后有乳汁。全缘不裂或不规则3~5深缺裂的卵形叶子,上面暗绿色被有硬毛,边缘有粗锯齿,背面为灰绿色密被长柔毛;初夏开淡绿一色小花,雌雄异株,雄花花序是为柔荑花序,作长条状下垂,雌花序球形头状;核果聚合成聚花果,呈圆球形,肉质,果肉橙红色,内有一种子。
习性
编辑构树常为平地或低海拔区域的先驱植物,生长于海拔0米至2,5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林中、山坡阔叶林中、平原、河边杂木林中、丘陵、山坡、村边、山坡路边、山谷及石灰岩山坡。因为其生长力旺盛,容易繁殖茁壮,为一些耐阴的次生林植物遮荫;然而先驱植物的遮荫反而其种子无法在亲木下方繁殖,因此次生林生长变得茂密。
用途
编辑构树其叶可以供作猪、牛、羊、兔、鹿的饲料,故在台湾民间又俗称鹿仔树。树皮可以造纸,是汉皮纸(桑皮纸)、和纸[4]和韩纸[5]的造纸原料之一。树皮同时也可以经加工制成布料及衣物。[6]构树叶片可用来煮茶,雄花可用来入菜,果实亦可直接食用或制成果酱,其味道香甜好吃,有点类似草莓,然而不能到市场上贩售,因为太软、易烂。
构树是一种优良的先驱植物,分布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能大量吸滞粉尘和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耐烟尘,自生繁衍能力强,生长迅速,因此可以作为工业区和矿区的绿化用树。构树在中国广泛被用于城市绿化,效果十分理想,也是三北地区的防护林和山区大力推广种植与封育成林的好树种。
图片
编辑-
小枝密布绒毛
-
叶卵形,不裂或不规则3~5深裂
-
构树的雌花与果
-
构树雄花
-
聚花果呈圆球形,肉质,红色
-
呈暗灰色之树皮
-
构皮纸制作过程
参考文献
编辑- ^ Shao, Q.; Zhao, L.; 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 & IUCN SSC Global Tree Specialist Group.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e.T49834580A147629611 [30 August 2022].
- ^ 《证类本草》、《汉书》如淳曰:“榖音构。牛羊乳汁曰构。”
- ^ 林任远;张语辰. 植物 DNA 竟記載著歷史!構樹說的南島語族遷徙史. 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paper mulberry).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1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 ^ 韓紙的製造. 韓國文化和信息服務.[失效链接]
- ^ 傅丽玉. 原住民族樹皮布與化學. 台湾化学教育. 中国化学会(台湾)化学教育委员会. [2019-12-30].
- 昆明植物研究所. 构树.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永久失效链接]
- Chi-Shan Chang. A holistic picture of Austronesian migrations revealed by phylogeography of Pacific paper mulberry. Chi-Shan Chang. PNAS. [2015-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