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兵工厂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3年10月23日) |
民主兵工厂(英语:Arsenal of Democracy)或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是小罗斯福在1940年12月29日炉边谈话的核心口号[1][2]。他承诺在美国未实际参战的情形下军事援助英国对抗纳粹德国。他在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年宣告这项意图,当时德国占领大部分欧洲以及威胁英国。
纳粹德国结盟法西斯意大利与大日本帝国也就是轴心国,当时德国与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共同参与波兰战役,这项现实政治协议直到巴巴罗萨行动为止。
为了全面对抗纳粹德国与大日本帝国,他号召美国人民一同支援欧洲盟国以及低程度支援中华民国。“民主国家的庞大兵工厂”成为美国工业军援参战盟国的专有口号[注 1][3]。
这个口号代表美国工业共同军援盟国的集体成就,军援物资的供应商集中在美国的工业城市,例如底特律、克利夫兰、费城、水牛城、罗彻斯特、芝加哥、纽约、匹兹堡[4]。
来源
编辑1918年道布尔戴出版社副总裁赫伯特·雪曼·休士顿发表一篇专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名为“阻止新战争”[注 2],他表示美国企业是“民主捍卫者”,而新闻自由是“民主兵工厂的最有效武器之一”[5]。
把美国当成兵工厂的概念是源自于剧作家罗伯特·E·舍伍德,1940年5月12日纽约时报引用他的话“这个国家已经是,实际上,是一座民主盟国的兵工厂”[6]。虽然法国经济学家让·莫内在1940年也引用过,但是美国大法官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劝告他不要再引用,所以小罗斯福可以引用到炉边谈话的演说[7][8]。这句口号最后被人们认为是源自于小罗斯福的演说[9]。可能是哈里·霍普金斯向小罗斯福提议这句口号。还有一个说法是小罗斯福引用威廉·西格纽斯·克努森的谈话[10]。
冲击
编辑当时演讲反映了美国对于加入二战的看法,同时也代表美国自加入一战后主导战间期外交政策的孤立主义与不干预主义正朝向衰落。虽然当时人们认为表面上看似强大的美国海军可以保证西半球的国防安全不受侵犯,但是不包括美国海岸警卫队人数统计的美国军队只有458,365人(美国陆军259,028人、美国海军160,997人、美国海军陆战队28,345人)。演讲后隔年的美军总人数接近原先的四倍也就是1,801,101人(美国陆军1,462,315人、美国海军284,437人、美国海军陆战队54,359人)[11]。
演讲 时间 |
总人数 | 陆军 | 海军 | 海军 陆战 |
---|---|---|---|---|
之前 | 458,365 | 259,028 | 160,997 | 28,345 |
隔年 | 1,801,101 | 1,462,315 | 284,437 | 54,359 |
加强军援盟国的政策包括1939年9月现购自运政策与1940年9月驱逐舰换基地协议都已逐渐取代以前的1930年代中立法。演讲后几个月也就是1941年3月开始实施租借法案。演讲后还不到一年,1941年12月发生珍珠港事件,事件发生后美国立即加入二战。
其他引用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民主兵工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美国遗产博物馆
- ^ 【韬略谈兵】乌俄战争给全球的警示 重启民主兵工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青年日报
- ^ 第七章—海外的冲突与国内的变革—美国在台协会
- ^ 《二战对于区域兴衰的影响:美国制造业受战时投资的累积效应,1947—19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社会力量学术期刊(Hooks, Gregory and Leonard E. Bloomquist. "The Legacy of World War II for Regional Growth and Decline: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Wartime Investments on U.S. Manufacturing, 1947–1972". Social Forces, Vol. 71, No. 2 (Dec.,1992), pp. 303–337. Note: See especially the discussion surrounding the table on page 308.)
- ^ Houston, Herbert S. Blocking New Wars. The Furniture Worker. October 1918: 364.
- ^ Gould, Jack (May 12, 1940). The Broadway Stage Has Its First War Play. The New York Times. Quoting Robert Emmet Sherwood, "this country is already, in effect, an arsenal for the democratic Allies."
- ^ Robinson, Charles K. (October 13, 1961) Time. Retrieved on June 6, 2008.
- ^ Jean Monnet, Memoirs (London: Collins, 1978), p. 160.
- ^ Barnett, Richard. 1983. The Alliance: America, Europe, Japan, Makers of the Postwar World.
- ^ Herman, Arthur.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How Detroit turned industrial might into military power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Detroit News. 3 Jan 2013.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 the Detroit News. [2013-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8).
- ^ "Series Y 904-916: Military Personnel on Active Duty: 1789 to 19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Part 2 (Bicentennial Edition). September 1975. 美国普查局.
- ^ 拜登在黄金时段演讲说明支持军援以色列与乌克兰的理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有线电视新闻网
- ^ YouTube上的《观看拜登在椭圆形办公室对于以色列—哈玛斯武装冲突的发表演说》,始于12分40秒(Watch Biden's full Oval Office address on Israel-Hamas conflict)—有线电视新闻网
参考书目
编辑- Herman, Aurther. Freedom's Forge: How American Business Produced Victory in World War I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3)
- Hyde, Charles K. Arsenal of Democracy: The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y in World War II. (Wayne State UP, 2013). ISBN 978-0-81-433951-0
- Jordan, Jonathan W. American Warlords: How Roosevelt's High Command Led America to Victory in World War II (NAL/Caliber 2015).
- Kennedy, David M. Freedom from Fear: The American People in Depression and War, 1929–1945. 1999. pp 468–69. ISBN 978-0-19-514403-1
- Klein, Maury. A call to arms: Mobilizing America for World War II (Bloomsbury, 2013).
- Complete text and audio of spee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eech at Wiki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