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水上木偶戏

维基媒体消歧义页
(重定向自水傀儡

越南水木偶戏越南语Múa rối nước𦨂𦇒渃),为一种越南传统的文艺表演,约有一千年历史,表演方式是在水池上搭起舞台,由隐藏在后台的演员用长线或竹竿操纵木偶,使之演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及戏份。如今,水上木偶戏受到越南社会上的重视,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上作为越南文化表演发挥重要作用。

越南水上木偶戏
河内水上木偶戏
越南语表记?
国语字 Múa rối nước
汉喃 𦨂𦇒渃

历史发展

编辑
 
河内升龙水木偶剧院

越南水木偶最早见于源于红河三角洲,可能是从中国水木偶演变而来。当地遍布湖泊、池塘、水田,在农闲或河水泛滥时,农民们便在水中搭棚,挥动木偶作为娱乐。在李朝(1009年─1225年)时,水木偶已能做出精湛、生动的表演,并成为帝王的御前节目,例如保存在越南河南省的《大越国李家第四帝崇善延龄塔碑》,就记载了李仁宗皇帝亲自观赏木偶戏的情景:“波心荡漾,浮金鳌以负三峰;水面夷犹,露甲文而敷四足。转眸瞥岸,呀口喷津。向冕旒而仰观,对当空而俯察。望嵯峨之峭壁,奏洋溢之云韶。洞户争开,神仙竞出。盖天上之皃态,岂尘世之娇姿。翘纤手以献回风,频悴眉而歌休运。珍禽作队,尽率舞以趋跄;瑞鹿成群,自著行而踊跃。”[1]

水上木偶在18世纪时达到高峰,但到19世纪中后期,法国入侵越南时,水上木偶曾一度衰落。到1945年以后,水上木偶戏在北越渐见复兴。到现在,它受到社会上的重视,河内大学影剧学系更于2007年将之列入正式课程。而较为著名的表演机构,则有河内的昇龙剧院、下龙湾的下龙歌剧院及胡志明市的金龙水上木偶剧院。[2]

表演方法及用具

编辑
 
农村青年水上木偶
 
水木偶的造型及动作

水上木偶的表演,一般会在节日或喜庆时候。演出前,先在一个约一米深的混浊水池(以隐藏水中的操作机关)筑起一座水亭,上面挂有装饰物品,亭的屋檐上垂下竹帘,两旁有草木布景。操偶师就站在竹帘后面的水里,利用竹竿与细线操纵木偶,使其做出跳跃、划船、翻滚等动作。演员们在演出前,会喝下鱼露及用老姜按摩身体,使下半身浸在水时不会畏寒,而且穿上不透水的工作衣物。

除操纵木偶的演员外,还有乐队参与演出。使用的乐器包括大鼓(为主要乐器,鼓声缓急与剧情有密切关系,如剧中的高潮时,往往是鼓声最为密集的时候。鼓声也可以是演出开始和结束的信号)、响板唢呐铜锣扬琴胡琴独弦琴铃鼓铙钹等等。乐队的队员也会不时担任旁白、配音及歌手,以衬托剧情。

表演用的水木偶,造材亦相当讲究,例如会用无花果树的树木为材料(因材质较轻,纤维较韧,浮力较大,而且耐虫蛀),外面绘上各色颜料,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一般约高四十公分,重七公斤,最大的可高四十公分,须三人以上同时操作。操作一尊木偶有时需要十二条线,最大型的剧目可用到二百尊木偶,演员人数达五十人。[3]

表演内容

编辑

水木偶的剧目,传统上的是农村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例如牧童吹笛放牛、插秧、钓青蛙、打狐狸捕鸭、捕鱼、光荣祭祖、 龙舞、狮舞、凤凰舞、黎王还剑、孩童戏水、赛船、猛狮争球、仙女舞、四兽舞(龙狮龟凤)等等 。到现时,由于国际交流上的需要,亦增设外国故事作为剧目题材,例如安徒生童话夜莺”、“小锡兵”、“丑小鸭”、“美人鱼”,以及“白雪公主”、“阿拉丁神灯”等等。[4]

在越南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编辑

在国际上,水上木偶亦发挥了增进越南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角色。1984年,越南水木偶首次在法国巡回演出,其后在美国墨西哥以色列英国瑞典芬兰意大利丹麦澳洲德国肯亚泰国日本韩国中国加拿大中国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上演。[5]

注释

编辑
  1. ^ 原文见《大越国李家第四帝崇善延龄塔碑》,转引自程章灿《<大越国李家第四帝崇善延龄塔碑>校考》,收录于《古刻新诠》,北京中华书局版,185页。学者罗长山对该段碑文作语译如下:
    江面上水波轻涌,一只金龟驭著三个石洞,在水面上一面回旋地游动,一面喷水如雨。在悠扬的仙乐声中,石洞的朱门渐渐地敝开,于是一群美丽的仙女鱼贯而出,跳起了“风舞”。她们个个柳眉紧锁,举起一双双轻柔的手臂,踏着仙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一群群五产六色的小鸟飞来了,加入了歌舞的行列,欢快地飞翷著,歌唱着。色彩斑斓的小鹿们也随着抑扬的乐声,尽情地蹦蹦跳跳。(罗长山《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第七编《越南传统的民间古典艺术》,云南人民出版社版,108页。)
  2. ^ 洪德青《你一定要认识的越南》第二部《文艺巡游》,猫头鹰出版社版,58─59页。
  3. ^ CHINA.COM.CN─越南木偶戏泡在水里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洪德青《你一定要认识的越南》第二部《文艺巡游》,猫头鹰出版社版,60─61页。
  4. ^ 洪德青《你一定要认识的越南》第二部《文艺巡游》,猫头鹰出版社版,59─61页。
  5. ^ 洪德青《你一定要认识的越南》第二部《文艺巡游》,猫头鹰出版社版,61页。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