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熙(1913年9月27日—2006年8月8日),男,江苏灌云人,中国高分子化学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3]

生平

编辑

汪德熙早年就读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并于1935年毕业。此后继续在清华大学就读研究生,但于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了研究工作。1938年曾在中国大学化学系任讲师。同年底前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为他的导师张大煜任助教。1941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并获化工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化工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被调往天津大学化工系任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起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开始从事核化学与核化工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起出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核学会理事长。[4]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2006年在北京逝世。

家庭

编辑

汪德耀汪德昭皆为科学家。汪德耀为细胞生物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汪德昭为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2. ^ 张品兴, 殷登祥, 陈有进等主编. 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4315137. 
  3. ^ 蔡开松, 于信凤主编; 曾卓明, 周溯源, 赵书刚副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4. ^ 汪德熙——为中国核化工领域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光明网). [201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