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行动

(重定向自沖床行動

拳击行动(德语:Operation Faustschlag 或 Unternehmen Faustschlag),也被称作是十一日战争(英语:Eleven Days' War),[1] 这是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动的一场击败俄罗斯的进攻。这也是东方战线中最后一场大型的作战。

拳击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的一部分

奥匈帝国陆军进入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 背景是西乌克兰传统的城堡
日期1918年2月18日~3月3日
地点
结果 同盟国决定性的胜利
参战方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苏俄
 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德意志帝国 马克斯·霍夫曼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尼古拉·克雷连科
兵力
53个师 不明

由于俄国革命以及紧接而来的俄国内战俄国在这场战役中无法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因此同盟国在这场战役里“攻占”(实际上几乎可以说是接收)了大片土地。包含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最后,布尔什维克出面代表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结束这场战役。[2]

背景 编辑

布尔什维克借由十月革命,取得统治俄国的最高权力之后,宣布俄国将会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撤出。因此,在1917年12月3日,德俄双方于布列斯特宣布暂时停火及准备停战谈判。12月22日,谈判正式开始。[3]

谈判一开始,德国就提出同盟国在1914-1916年所占领的全部土地都应该划为同盟国所有。包含了波兰立陶宛以及拉脱维亚西部。布尔什维克决定不接受这样的要求,并退出谈判,于是德国宣布停火状态失效。[4] 俄国谈判单位的领袖托洛茨基,希望借由拖延谈判时程到德国内部爆发革命,到时德国自然就会退出战争。[5]

托洛茨基提倡不战不和,并于1918年1月28日宣布:俄国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了。[6]这不被德国人接受。2月9日,德军的参谋总长,马克斯·霍夫曼乌克兰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对俄国的停火将于2月17日结束,导致德俄双方的战争再起。[7]

进攻 编辑

 
基辅的德军,1918年3月

1918年2月18日,德国-奥匈帝国联军集结了53个师的兵力,兵分三路对苏俄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联军的北路由普斯科夫纳尔瓦进攻,中路则攻向斯摩棱斯克;南路则向基辅开进。[8]

在攻势的第一天,北路德军以16个师,攻下了陶格夫匹尔斯[1]不久,占领了普斯科夫;2月28日,北路德军又攻下了纳尔瓦;在中路,德军的进展也十分顺利;他们在2月21日占领了明斯克[1]。在南路,德奥联军击溃了红军在乌克兰的残余,于2月24日攻下了日托米尔。3月2日,占领了基辅,隔天,乌克兰中央议会成员抵达这里。[1]

同盟国军队在一个礼拜之内前进了超过150哩的路程,途中没有遇到任何激烈的抵抗。现在德军距离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不到100哩的距离,这迫使布尔什维克将他们的首都迁移至莫斯科[9] ;这场进展快速的战争被德国人称作是“铁路战争”,因为德军还利用俄国的铁路向东进攻。[10]2月22日,霍夫曼将军在在他的日记写道:

这是一场我所知道令人最愉快的战争。我们让一群装备着机枪和火炮的步兵坐上火车,他们前往一座又一座的火车站,拿下他们,将布尔什维克的成员囚禁起来,并获得更多的士兵,这样循环下去。这是一个新奇迷人的过程。[1] [11]

政治冲击 编辑

正当德军进行他们的攻势时,托洛茨基回到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大部分的领导人仍希望继续作战,即使当时的俄国已经因为军队的瓦解,没有力量再战下去。[7]这时,列宁要求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们接受德国的条款,即使这时条款已经变得更加严苛。但这被其他的领导人,包含斯大林所拒绝。[10]

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列宁的方案在会议上以166比85票得到通过。而在中央委员会上的票数则更加接近,7票赞成,6票反对。[11]托洛茨基改变立场,接受德国的条款。[8]3月3日,布尔什维克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7]

另一方面,在2月24日,德军攻占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前一天,爱沙尼亚政府宣布独立。但德国拒绝承认这个独立,并成立了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和直接军事占领来治理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12]

行动之后 编辑

 
在拳击行动后,同盟国所占领的地区

条约的签订终止了德国沿着从纳尔瓦到北乌克兰的战线,对俄国的进攻,根据这个条约,俄国要放弃对整个俄国南方的所有权益。于是同盟国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继续向东推进了达500哩,占领乌克兰全境并在某些地段超越了乌俄边境,进入俄国的纵深地区。[1]

德国在芬兰与高加索仍然继续他们的行动,他们帮助芬兰军在芬兰内战对抗红军。[7]在条约的限制下,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港口,除了喀琅施塔得之外全都为德军占领;而俄军在敖德萨的黑海舰队也要解除武装并解散;布尔什维克党也同意将奥匈帝国的630,000名战俘立刻释放。[13]

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限制下,俄国必须放弃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这让这些地区有机会自俄国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德国计划让这些地区成为德国在政治上和领土上的卫星国。然而这个计划在德国于一年内战败和投降后彻底瓦解。[14]在德国投降之后,俄国立刻展开了收复失土的行动。虽然俄国在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在波兰、芬兰、波罗的海国家遭遇了失败。[15]

在布尔什维克这边,列宁担心德国对俄国首都的威胁,于是在3月12日,俄国人将首都迁移至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对于列宁的批评也因为成功避开德国的进攻而渐渐弱化,从而使新生的俄国政权得以稳定下来。[16]

参见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Mawdsley (2007), p. 35
  2. ^ 存档副本. [202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9). 
  3. ^ Tucker & Roberts (2005), p. 662
  4. ^ Mawdsley (2007), p. 31-32
  5. ^ Tucker & Roberts (2005), p. 662-663
  6. ^ Mawdsley (2007), p. 32
  7. ^ 7.0 7.1 7.2 7.3 Tucker & Roberts (2005), p. 663
  8. ^ 8.0 8.1 Woodward (2009), p. 295
  9. ^ Salisbury (2003), p. 126
  10. ^ 10.0 10.1 Mawdsley (2007), p. 33
  11. ^ 11.0 11.1 Gilbert (2008), p. 399
  12. ^ Parrott (2002), p. 145
  13. ^ Gilbert (2008), p. 402
  14. ^ Mawdsley (2007), p. 37
  15. ^ Raffass (2012), p. 43
  16. ^ Mawdsley (2007), p. 36-37

参考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