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

天文現象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数量格外庞大或表现不寻常的流星雨会被称为流星突出流星暴,可能会每小时出现的流星会超过1,000颗以上[1]

1866年(左)和1833年(右)对狮子座流星雨大出现

辐射点 编辑

因为流星雨的粒子在天空中运行的路径是平行的,而且速度也是相同的,因此在观测者的眼中它们似乎都是由天空中一个相同的点辐射出来的,这个点就称为流星的辐射点。辐射点的产生类似于路径上的铁轨在地平线上消逝点前会聚合在一起,是一种图型上透视的效果。流星雨也总是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来命名,这个点在天空中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点,会在夜晚的天球上逐渐移动,由于地球也绕着轴自转,天上的星星一样也会逐渐的移动(每日的东昇西没)。辐射点也会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在背景的星星之间每日产生些微的移动(辐射点漂移),可以参考IMO Meteor Shower Calendar 200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际流星组织的辐射点漂移图。

流星雨和流星群的命名规则 编辑

国际天文联会在2007年定下命名规则[2],属下的第22委员会由2009年开始确认决定了的流星雨名字[3]。(1)单独来源的流星雨(single shower)和复合来源的流星群(shower group)是按照高峰期最靠近辐射点的星座,如有需要,加上希腊或罗马字母名称的亮星、方向、月份等其它因素来标定流星雨和流星群的名字;(2)将拉丁文所有格星座名称的字尾修改或者加上 id 或者 ids 来分辨出它们是属于流星群还是流星雨[4]

id 是用于复合(Complex)来源的流星群,如果超过一组来源,再在 Complex 前加上大写罗马数字 I、II 来细分。例如:牧夫-北冕座流星群(00332 BCB = Bootid-Coronae Borealid Complex),由 321/TCB, 322/LBO, 323/XCB 三个流星雨来源组成;船尾座与船帆座之间整体上有两组流星群,它们分别称为:船尾-船帆座第一组流星群(00255 PUV = Puppid-Velid I Complex)和船尾-船帆座第二组流星群(00039 VEL = Puppid-Velid II Complex)。

ids 是用于单独来源的流星雨,例如:英仙座流星雨(00007 PER = Perseids);辐射点靠近白羊座δ星的流星雨,会称为白羊座δ流星雨(00631 DAT = delta Arietids)。

在国际天文联会眼中,流星雨和流星群的组合不同,所以名称不可以互换,它们所属的星座命名方式也不能相同。国际天文联会有一个专责的任务工作小组负责追踪流星和建立流星资料中心[5],并为已经确认的流星雨命名。目前(2020年12月31日)国际天文联会将流星区分成为24个流星群,112 个确定流星雨,1 个等候确定流星雨,722 个普通流星雨,合共有835个命名了的流星雨。此外还有157个曾经出现,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在已经除名的流星雨。

流星雨的起源 编辑

 
在对角线上呈现红光的是恩克彗星产生的流星体。
 
拖曳在彗星73P和其碎片之间的流星体。

流星雨是行星和彗星的碎片流交互作用造成的结果。

彗星的瓦解和水蒸气的喷发可以拖曳和产生碎片,因此Fred Whipple在1951年提出[6],惠普尔发展出彗星的脏雪球理论:环绕太阳的彗星是冰中嵌入岩石的小天体,这些冰可能是甲烷、或其它的挥发物单独或混合著的组合;岩石可以如同灰尘般的大小,也可以有其他如同卵石般不同的尺寸。尘粒大小的固体在数量级上是最普遍的,它们比常见的沙粒和卵石大小等等的颗粒更为常见。当这些冰因为温暖而升华时,他们的蒸发会拖曳出灰尘、沙粒、和卵石等固体。彗星在轨道上每接近太阳一次,就会有一些冰被蒸发和倾卸出一些流星体。这些流星体散开成为一个流星体流,也就是尘埃尾,沿着整个的彗星轨道周围散布着(非常小的颗粒会受到太阳的辐射压力快速的膨胀和远离,而有别于一般彗星的尘埃尾)。

近来,Peter Jenniskens[7]质疑我们的短周期彗星流星雨不是由正常的水蒸气蒸发的活动彗星,而是由罕见的已经休眠的彗星大量瓦解和溃散的碎片。这种例子包括象限仪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它们是来自小行星2003 EH1和法厄同(Phaethon),分别在500和1,000年前产生的碎片形成的。这些碎片倾向于快速的形成尘埃、沙粒和卵石,并且沿着彗星的轨道快速形成流星体密集的溪流,随后沿着地球的轨道发展。

流星体流的动态演化 编辑

在惠普预测尘埃粒子以非常低的速度相对于彗星运行后不久, Milos Plavec第一个提供观测流星尘的想法,当时他正计算流星体一旦脱离彗星,在自由的完整绕行轨道一周之后,多数会在彗星的前方还是后方。这种效果是单纯的轨道力学-这些物质无论是从彗星的前方或后方漂移,都只有些微的横向移动,因为这些粒子只会使轨道更为宽阔[7]。有时可以在彗星的中红外线影像 (热辐射) 观测到这些粒子,此时的尘埃痕迹是上一回行经太阳时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 (见图)。

当尘埃痕迹通过地球的轨道时,行星引力的影响很像用软管将水喷洒在远方植物的园丁。多数的年度里,尘埃痕迹不会和地球交会在一起,但是在某些年地球上会出现流星雨。这种效果在1995年麒麟座α流星雨的观测首度被证实[8][9],并且也从较早但未被广泛注意到的狮子座流星暴获得验证。

在1890年代,爱尔兰天文学家乔治·约翰斯通·斯托尼亚瑟·马修·韦尔德·唐宁最先尝试计算流星体痕迹在地球轨道上的位置。他们研究55P/Tempel-Tuttle彗星在1866年喷出的尘埃粒子,之前预测会在1898年和1899年提升狮子座的流星雨,但最后的计算显示大部分的尘埃痕迹仍在远离地球轨道内的位置上;在德国柏林皇家天文计算机构的Adolf Berberich也独立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虽然当时没有流星暴,证实了计算的结果,但仍然需要更多和更好的计算工具来达到更可靠的预测。

在1985年,喀山州立大学的E. D. Kondrat'eva和E. A. Reznikov 第一次正确的辨识出造成过去几个狮子座流星暴年的尘埃团块。对1999年狮子座流星暴的预测, 罗伯特·麦克诺特[10]David Asher,[11] 和芬兰的Esko Lyytinen 是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西方天文学家[12][13]Peter Jenniskens已经发表未来50年与尘埃尾接触,结果会是流星暴(meteor storms)或流星爆发(meteor outbursts)的预测[7]

在长时间里,尘埃痕迹的发展是很复杂的。一种效果是彗星重复的经过轨道,而流星体会离开它们,或是与木星或其他的大行星在共振轨道上-其中一颗多次公转的次数与另一颗的公转次数相匹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每经历相同的时间,将与木星 (或大行星) 有相同的位置关系,这种间歇性的相对位置,往往会将流星体保持在固定的相对位置上。这将创造出称为filamen的流星雨成分。

第二种效果是与一颗行星密切的接触。当流星体经过地球附近时,有些会被加速 (轨道增长),有些会被减速 (轨道缩短),结果是在下次回来时造成尘埃痕迹中的缝隙 (像打开一个窗帘,尘埃粒子的堆积会有开始和结束的空隙)。同样的,木星的摄动可以对尘埃的轨迹造成极大的改变,特别是对短周期彗星,当这些颗粒接近大行星时,通常是在远离太阳的位置上,移动得最慢的时段。结果是,痕迹会形成丛集 (clumping)编结 (braiding)月牙形纠结 (tangling),而每个都拥有自己的材料。

第三种效应是辐射压,这会将质量较小的粒子推入离太阳较远的轨道,而质量较大的物体 (能成为火流星火球的流星体) 受到辐射压的影响则较小。这会使在遭遇时尘埃痕迹有一些有明亮的流星,而有些只有黯淡的流星。 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影响会使流星体散布成更广泛的流束。因为地球每年绕行轨道一周,因此这些流星流束会成为年流星雨,每年定期出现相同的流星雨。

当这些流星体与在黄道尘内的其他流星体相互碰撞,就会失去与流束的关联性,并成为出现在背景中的散在流星。这些与流束失联的流星体可以来自任何的流束或尘埃痕迹,但它们已经孤立不属于任何的流星雨。这些随机出现的流星不会来自流星雨的辐射点。

历史 编辑

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中国关于四月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左传》云,鲁庄公七年(前687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更早的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

1490年发生在中国庆阳流星雨事件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撞击,总计10000人死亡。

从成因上和现象上流星雨与偶发流星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另外,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著名的流星雨 编辑

英仙座和狮子座流星雨 编辑

在绝大部分的年份中,最主要的流星雨是英仙座流星雨,它的高峰期出现在每年的8月12日,每分钟至少会出现一颗流星。

最壮观的流星雨应该是狮子座流星雨,被称为流星雨之王[14],它的高峰期大约在11月17日,而大约间隔33年才会出现高峰期每小时有数千颗流星的流星暴。1833年11月出现的狮子座流星暴使人类首度意识到流星雨的辐射点,它是从明亮的轩辕十二(狮子座γ星)附近辐射出来的。 上次的狮子座流星暴出现在1999、2001(2)和2002(2)年。在这之前曾经在1767、1799、1833、1866、1867和1966年出现过。在狮子座流星暴未出现的年度中,狮子座流星雨的活动远低于英仙座流星雨。

其它值得注意的流星雨 编辑

流星雨 时间 母天体
象限仪座流星雨 一月初 母天体可能是小行星2003 EH1,也可能是彗星C/1490 Y1C/1385 U1 [15]
四月天琴座流星雨 四月下旬 C/1861 G1 佘契尔彗星
船尾座π流星雨 四月下旬 葛里格-斯杰勒鲁普彗星
宝瓶座η流星雨 五月初 1P/哈雷彗星
白天白羊座流星雨 六月中旬 96P/梅克贺兹一号彗星MarsdenKracht comet groups complex [16]
牧夫座流星雨 六月下旬 7P/庞士-温尼克彗星
宝瓶座δ南流星雨 七月下旬 96P/梅克贺兹一号彗星MarsdenKracht comet groups complex [16]
英仙座流星雨 八月中 109P/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
十月天龙座流星雨 十月初 21P/贾可比尼-秦诺彗星
猎户座流星雨 十月下旬 1P/哈雷彗星
金牛座南流星雨 十一月初 2P/恩克彗星
金牛座北流星雨 十一月中 小行星2004 TG10和其它天体[17]
狮子座流星雨 十一月中 55P/坦普尔·塔特尔彗星
双子座流星雨 十二月中 小行星3200 法厄同[18]
小熊座流星雨 十二月下旬 8P/塔特尔彗星

地球之外的流星雨 编辑

在太阳系内任何一颗有着适当且透明大气层的天体都可以有流星雨。已知的实例,火星就曾出现流星雨[19]。然而因为火星和地球的轨道不同,与彗星轨道相交会的方式也不同,它们不同于地球上看到的那些。

虽然火星大气层的密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但是在大气层的上缘,和流星体的撞击,这两点是相似的。因为流星出现的高度有着类似的空气压力,效果是一样的。只有因为与太阳距离的增加,导致流星体的运动速度较慢的关系,使流星的亮度略为减少了一些。但下降速度的减慢意味着火星的流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烧蚀上而得到了平衡[20]

在2004年3月7日,火星探测漫游者精神号的全景摄影机记录到了一场流星雨的痕迹,被认为是与114P/怀斯曼-史基福彗星遭遇的结果。预测在2007年12月20日会沐浴在强大的流星雨之下,这是与地球的宝瓶座η流星雨有关系的双子座λ流星雨(因为两者都是与哈雷彗星有关),大犬座β流星雨13p/奥伯斯彗星有关联,和来自达摩克里斯(Damocles)天龙座流星雨[21]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eturn of the Leonids. NASA. Dec 4, 2008 [2009-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0). 
  2. ^ 国际天文联会第22委员会“流星雨的命名规则”http://meteor.asu.cas.cz/IAU/shower_rules.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Transections IAU, Volume XXVIIB Proc. XXVII IAU General assembly, August 2009
  4. ^ 香港天文学会讨论区《掩星组文件》“流星雨和流星群的中文译名准则” https://forum.hkas.org.hk/thread-9180-1-1.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国际天文联会流星资料中心 https://www.ta3.sk/IAUC22DB/MDC200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Whipple F. L. (1951). A Comet Model. II. Physical Relations for Comets and Meteors. Astrophys. J. 113, 464
  7. ^ 7.0 7.1 7.2 Jenniskens P. (2006). Meteor Showers and their Parent Come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790 pp.
  8. ^ Jenniskens P., 1997. Meteor steram activity IV. Meteor outbursts ad the reflex motion of the Sun. Astron. Astrophys. 317, 953-961.
  9. ^ Jenniskens P., Betlem, H., De Lignie, M., Langbroek, M. (1997). The detection of a dust trail in the orbit of an Earth-threatening long-period comet. Astrohys. J. 479, 441-447.
  10. ^ Re: (meteorobs) Leonid Storm?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3-07. By Rob McNaught,
  11. ^ Blast from the Past Armagh Observatory press relea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9 April 21st.
  12. ^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Press Noti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f. PN 99/27, Issued by: Dr Jacqueline Mitton RAS Press Officer]
  13. ^ Voyage through a comet's trail, The 1998 Leonids sparkled over Canad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BBC Science's Dr Chris Riley on board NASA's Leonid mission
  14. ^ Meteor Storms (Leonids). [201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2). 
  15. ^ Marco Micheli, Fabrizio Bernardi, David J. Tholen. Updated analysis of the dynamical relation between asteroid 2003 EH1 and comets C/1490 Y1 and C/1385 U1 (PDF). May 16, 2008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6). 
  16. ^ 16.0 16.1 Sekanina, Zdenek; Chodas, Paul W. Origin of the Marsden and Kracht Groups of Sunskirting Comets. I. Association with Comet 96P/Machholz and Its Interplanetary Complex (PDF). SAO/NASA ADS. December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17. ^ Porubčan, V.; Kornoš; Williams. The Taurid complex meteor showers and asteroids. Contribu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Skalnaté Pleso. 2006, 36: 103–117 [200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18. ^ Brian G. Marsden. IAUC 3881: 1983 TB AND THE GEMINID METEORS; 1983 SA; KR Aur.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Circular. 1983-10-25 [2009-05-18]. 
  19. ^ Meteor showers at Mars.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4). 
  20. ^ Can Meteors Exist at Mars?. [201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21. ^ Meteor Showers and their Parent Bodies. [201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