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世界遗产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ECO)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注 1],在地理或历史上具有可辨识与特殊意义的地标或区域[2]。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兼具两者的复合遗产。常见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如建筑、雕塑、题字)、建筑群、遗址(如考古遗址);自然遗产通常是具备特殊物质和生物价值的自然地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如濒危动植物栖息地),或在科学、保育、自然美角度极具价值[3]。乌干达于1987年11月20日接受了该公约,其文化和自然遗产才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

乌干达世界遗产所在地理位置
(图例: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截至2023年 (2023-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在乌干达指定了3个世界遗产,其中有2个自然遗产、1个文化遗产。2024年初乌干达新增2个项目至预备名单,预备名单内共有7项遗产[4]。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前,除了不可预见的情况可以采“紧急登记建议”,均必须在预备名单内至少一年[5]

乌干达在1994年有2处地点入选为《世界遗产名录》,分别为布恩迪难以穿越的国家公园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另一处遗产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于2001年入选[4]。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在1999年至2004年间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原因是该国局势动荡,影响公园的管理,并助长非法活动[6];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因一场大火烧毁了几座建筑,在2010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单,之后经过重建,2023年由濒危遗产名单中除名[7]

世界遗产

编辑

以下表格中列出乌干达3项世界遗产的资讯,其中名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订名称;图片为该遗产的代表图片;地点为该遗产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选年份为遗产入选世界遗产的年份;编码为世界遗产官网上的编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10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的每个世界遗产必须符合至少1项标准,其中第一项(i)至第六项(vi)为文化遗产,第七项(vii)至第十项(x)则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及自然遗产标准的为复合遗产;简介为该遗产之简介。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8]

另外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

  * 代表跨国遗产
名称 图片 地点 入选年份 编码与入选标准 简介
布恩迪难以穿越的国家公园   卡农古区 1994 682
(vii) (x)
布恩迪(英语:Bwindi)为当地方言“Mubwindi”的音译,意为“黑暗之地”,代表公园内由极为茂密、人类难以通过的雨林所构成,当初公园取名时,将“难以穿越”纳入名称之中[9]。该公园位于艾伯丁裂谷。它位于三个生态区的交汇处,很可能曾经是更新世冰川避难所英语Glacial refugium。该地区被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英语Albertine Rift montane forests覆盖,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有100多种蕨类植物、200多种山地森林蝴蝶和347种森林鸟类。这里还是濒危物种山地大猩猩的重要栖息地[10]
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   卡塞塞区 1994 684
(vii) (x)
公园位于鲁文佐里山脉,即传说中的月亮之山英语Mountains of the Moon (Africa)。山上有冰川、河流和瀑布,最高峰斯坦利山海拔5,109米,是非洲第三高峰。此地高湿度、低温差,和地理上的隔绝等因素,造就了非洲种类最丰富的高山植物群。山坡上有五个非洲山地植被带,生长著蓬头硕莲英语Lobelia telekii帚石楠等植物。公园里的动物包括非洲森林象东部黑猩猩英语Eastern chimpanzee尔氏长尾猴英语L'Hoest's monkey黑额麂羚英语Black-fronted duiker。由于该国局势动荡,影响公园的管理,并助长非法活动,该遗产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6]
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   坎帕拉 2001 1022
(i) (iii) (iv) (vi)
布干达王国(或称卡巴卡王朝)国王陵墓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一座小山上,面积30公顷,它们是布干达人重要的精神圣地。主建筑建于1882年,1884年改建为陵墓。建筑群中有四座用树木、稻草、芦杆、 篱笆条等材料建成的坟墓,这些墓葬毁于2010年的一场大火,该遗址也因此被列为濒危遗址。经过精心修复和重建,该遗址2023年从濒危名单中除名。[7]

预备名单

编辑

除已入选名录的遗产外,接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还可以把遗产项目列入预备名单,任何遗产在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经过入选预备名单的过程,方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截至2024年 (2024-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乌干达预备名单有7项遗产,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4]

名称 图片 地点 入选年份 编码与入选标准 简介
比哥·拜亚·穆根尼英语Bigo bya Mugenyi(土垒) 森巴布莱区 1997 911
(i) (ii) (iii) (vi)
比哥·拜亚·穆根尼(Bigo bya Mugenyi)包括卡通加河英语Katonga River沿岸的一系列土垒英语Earthworks (archaeology)(Earthworks),根据口述历史,这些土垒创建于14至16世纪之间,包含壕沟和围墙。[12]
基比罗英语Kibiro (产盐村)   霍伊马区 1997 912
(i) (iii) (iv) (v)
基比罗(Kibiro)位于艾伯特湖畔,由于土地不适合农业生产,该村的经济活动以制盐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从盐土中提取盐分,然后将盐水煮沸制盐,此部分工作完全由女性包办。之后,村民们将食盐成品与其他村庄交换鱼和农产品。[13]
恩图西英语Ntusi (土墩和盆地) 森巴布莱区 1997 913
(i) (iii) (iv) (vi)
恩图西(Ntusi)是一处铁器时代晚期的考古遗址。这处有两个人造土墩,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遗骨和陶器碎片。该遗址可能与附近的比哥·拜亚·穆根尼英语Bigo bya Mugenyi考古遗址有关。[14]
乌干达东部的尼罗英语Nyero和其他狩猎与采集岩画遗址   库米区 1997 914
(i) (iii) (vi)
该遗产为铁器时代晚期的考古遗址,包括三个绘有岩画的岩洞。这些岩画的制作者已无从考证,但其具有美学的价值。[15]
姆加新加大猩猩国家公园   基索罗区 2007 5099
(vii) (viii) (ix) (x)
该公园位于乌干达西南角,此地属于维龙加火山群,与卢旺达火山国家公园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相邻。公园内有三座火山,其中包括穆哈武拉火山(海拔4,127米)。公园内主要植被为云雾森林,特色动物为山地大猩猩(如图)、金长尾猴英语Golden monkey冕猴英语Blue monkey黑额麂羚英语Black-fronted duiker非洲象[16]
埃尔贡山跨界生态系统 *   东部区 2024 6734
(ix) (x)
埃尔贡山是一座死火山,为东非最古老的最古老的自然景观之一,约在2,400万年前首次喷发。埃尔贡山曾是非洲最高的山峰,远远超过乞力马扎罗山目前的5,895米,多年的侵蚀使其高度降至4,321米。该遗产为乌干达与肯尼亚的跨国遗产,受到肯尼亚和乌干达国家公园的保护,形成了一个广阔的跨境保护区。此地有300多种鸟类,包括胡兀鹫,该保护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生物圈保护区[17]
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维多利亚湖地区的几何岩画 * 东部区 2024 6738
(iii) (vi)
该遗产为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的跨国遗产,为在维多利亚湖地区的古代岩画遗址,已确认的岩画遗址包含乌干达24处、肯尼亚3处,以及坦桑尼亚46处。[18]

注释

编辑
  1. ^ 所谓“突出的普世价值”,即超越国界,对现在与未来的全人类具有共同的重要性。[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佐治亚州立大学. [2021-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英语). 
  2.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英语). 
  3.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1) (英语). 
  4. ^ 4.0 4.1 4.2 4.3 Ugand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3) (英语). 
  5. ^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2005 version) (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5-02-02 [2021-08-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19) (英语). 
  6. ^ 6.0 6.1 Rwenzori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英语). 
  7. ^ 7.0 7.1 Tombs of Buganda Kings at Kasubi.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英语). 
  8.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英语). 
  9. ^ 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 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10. ^ 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英语). 
  11.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0) (英语). 
  12. ^ Bigo bya Mugenyi (Archaeological Earthwork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4) (英语). 
  13. ^ Kibiro (Salt producing villag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4) (英语). 
  14. ^ Ntusi (man-made mounds and Basi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4) (英语). 
  15. ^ Nyero and other hunter-gatherer geometric rock art sites in eastern Ugand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7) (英语). 
  16. ^ Mgahinga Gorilla National Park (MGN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4) (英语). 
  17. ^ Mt. Elgon Transboundary Ecosystem (Ugand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6] (英语). 
  18. ^ Geometric rock art in Lake Victoria Region of Kenya, Tanzania, and Uganda (Ugand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4-06-26]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