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利克·埃里克森

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德语: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年6月15日—1994年5月12日),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他还以创造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术语而著名。他的儿子,凯·埃里克森英语Kai T. Erikson,是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

爱利克·H·埃里克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
出生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
(1902-06-15)1902年6月15日
德意志帝国法兰克福[1]
逝世1994年5月12日(1994岁—05—12)(91岁)
美国马萨诸塞州鳕鱼角哈威奇[1]
国籍德国
公民权德国美国
知名于社会发展理论
配偶乔安·埃里克森(1930─1994;4位小孩)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
机构耶鲁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匹兹堡大学
哈佛医学院
著名学生理查·桑内特
受影响自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安娜·佛洛伊德

埃里克森没有学士学历,但他仍然以教授身份,任教于著名的机构,如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

早年生活 编辑

埃里克森的母亲,卡拉·阿布拉汉森(Karla Abrahamsen),来自哥本哈根一个显赫的犹太人家庭。她嫁给了犹太人股票经纪人瓦尔德马·伊西·所罗门森(Valdemar Isidor Salomonsen),然而在怀下爱利克以前就已经疏远了数个月。爱利克的生父鲜为人知,只知道他是一位丹麦籍人士。在卡拉发现自己怀孕后,她就逃离至德国法兰克福,而爱利克则于1902年6月15日出生,并挂上了所罗门森的姓氏[2]

在爱利克出生后,卡拉受训成为护士,并搬至卡尔斯鲁厄。1905年,她嫁给了爱利克的犹太人儿科医师,西奥多·霍姆伯格(Theodor Homburger)。1908年,爱利克·所罗门森的名字变成了爱利克·霍姆伯格;1911年,爱利克正式由养父领养[3]

认同的理论发展,似乎在埃里克森的人生与理论之间产生巨大关连。在他的童年与青少年阶段,他还被称为爱利克·霍姆伯格,而他的父母将他的出生真相保密到家。他是个子高、金发、蓝眼的男孩,在犹太宗教的环境当中引起注意。在教会学校中,孩子们取笑他是位北欧人;在文法学校,他们又取笑他身为犹太人的事实[4]

在人文学院期间,他的主要兴趣在美术、历史与语言,但他在没有兴趣在学校当中,因此在毕业时没有拿到任何学位证书[5]。毕业后,他不走他的养父所希望的医学学校,而是跑去慕尼黑的艺术学校,但很快就放弃了。

在不确定他的职业是否合于社会的情况下,埃里克森在德国与意大利,与童年好友彼得·布洛斯(Peter Blos)等人,开始漫长的流浪艺术家生涯。在这段时期,他继续与他的父亲冷战,并完善他在种族、宗教与国家认同的思想[4]

精神分析的经验与训练 编辑

埃里克森25岁时,他的好友彼得·布洛斯,邀请他到维也纳,来为伯林厄姆-罗森菲尔德学校这所小型学校的儿童教导艺术;当时这些儿童的富裕父母,会请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女儿,安娜·佛洛伊德进行精神分析[4]

安娜注意到埃里克森在学校中,对于儿童的敏感度,因此鼓励他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院学习精神分析,而他受到著名分析学家奥古斯特·艾康英语August Aichhorn海因茨·哈特曼英语Heinz Hartmann保罗·费登英语Paul Federn在学习精神分析理论上的指导。他专注于儿童的精神分析,并在安娜·佛洛伊德门下进行训练。海琳·德意志英语Helene Deutsch与爱德华·毕布伦(Edward Bibring)则对他的初次成人治疗进行指导[4]

他同时也开始学习教育学上的蒙特梭利教育法,侧重于儿童发展与性别阶段[6]

1933年,他获得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院的证书。该证书与蒙特梭利证书,成为埃里克森一生中仅有的两项学术证书。

北美洲 编辑

1930年,埃里克森与加拿大舞蹈家与艺术家乔安·摩瓦特·瑟森英语Joan Erikson,在一场舞会中认识并结婚[5][7]。婚后,埃里克森变成了基督教徒[8][9][10]

1933年,在德国希特勒势力崛起,于柏林烧毁佛洛伊德的著作,且在奥地利有潜在纳粹势力时,埃里克森带着他们两个年幼的儿子,离开奥地利到哥本哈根。由于居住证明问题无法回复丹麦公民身份,因此埃里克森来到美国,当时美国公民身份尚未制度化[4]

在美国期间,埃里克森成为波士顿第一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并且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法官贝克尔儿童辅导中心、哈佛医学院与其心理治疗所获得工作,在临床医生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声誉。

1936年,埃里克森离开哈佛,成为耶鲁大学员工,于人群关系研究所工作,并于医学院教书。在耶鲁大学期间,他成为了美国归化公民,并将他的姓氏,从“霍姆伯格”改为“埃里克森”[4]

埃里克森继续深化他对精神分析领域的兴趣,并探索心理学与人类学间的关连。他与诸多重要人类学家接触,包含了玛格丽特·米德格雷戈里·贝特森露丝·潘乃德;由于与这些人接触,1938年,他被邀请到南达科他州松树岭保护区,观察苏族原住民小孩的教育情况,这一个重要的旅行,证实了他的思想[4]

1939年,埃里克森离开耶鲁大学,全家移至加利福尼亚州;在当地,埃里克森被邀请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发展追踪研究团队。此外,在旧金山,他开了一家儿童精神分析的私人诊所。

1950年,在埃里克森出版了他最知名的一本书,《儿童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后,他因为被要求签署忠诚誓言,而离开加利福尼亚大学[11]。1951年至1960年,他于马萨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的精神治疗专门机构奥思丁瑞格中心工作与教学,专注于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此时,他还于匹兹堡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以及于西方精神医学研究所的阿森纳托儿学校,与本杰明·斯波克以及弗雷德·罗杰斯一起工作[12]

埃里克森于1960年代回到哈佛,担任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1973年,埃里克森经国家人文学术基金会,获得美国人文科学最高荣誉的杰佛逊讲座。他的讲座题目为“新认同的维度”[13][14][15]

自我发展理论 编辑

埃里克森也被认为是自我心理学的发起者之一,该理论强调自我的角色,超越了被本我奴役的情况。根据埃里克森所述,儿童所成长的环境,对于提供他们成长、调整、自我察觉与认同,是至关重要的。埃里克森的著作《甘地的真理》(1969年),更关注于他在应用于生命周期后段的理论,赢得了普利策奖[16]与美国国家图书奖哲学与宗教类[17]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编辑

每个阶段的发展顺利结果,有时会被称为“效能”(virtue),在埃里克森研究的脉络中,该名词与使用于医学的“效价”(potency)相同。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每一个个人必须要在每个生命阶段挑战,必须要维持发展危机中两端对立观念的平衡,而不是拒绝任何一方。只有对于在生命阶段挑战中的两个对立观念,能够理解且接受,才能够完善并在这个阶段中产生效能。因此,“信任”与“不信任”两者必须都能接受与理解,才能在生命阶段当中的第一阶段,实现“希望”的有效解决。“完美无缺”与“悲观沮丧”两者必须都能接受与理解,才能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得到“智慧”的有效解决。

埃里克森的人生阶段挑战,依照八个阶段的排列如下:

  1. 信任对不信任:此阶段涵盖了整个幼年时期。在0─1岁时,是人生中最丰富的阶段──幼儿是否能发展信任或不信任,都不只是后天造成的问题。这是多方因素所造成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构成部分。这依赖着与母体关系的品质。母亲关切与反应出在儿童时期,信赖、人生意义感等的内在观念。如果在此阶段发展顺利的话,幼儿就发展出信任感,也就是“形成儿童的信任感”。信任发展失败的话,将会在幼儿时期导致害怕,与“世界不可预测与不一致”的信念。
  2. 自主独立对羞怯怀疑:涵盖了2─3岁的幼儿时期──这时引入了自主独立对羞怯怀疑的困难。在此阶段,儿童会试着精进上厕所的技巧。
  3. 主动对内疚:涵盖了4─6岁的学前阶段。此阶段重点为儿童是否有能力自己独立作业,例如能自行穿衣服。如果“内疚”变成儿童的选择,发展将会变差。埃里克森在此阶段有一个正面的人生观,他说内疚会很快地会以成就感来补偿。
  4. 勤奋对自卑:涵盖7─11岁的学龄阶段。儿童会比较他人的自我价值(例如在课室环境中)。儿童可以辨识自己与其他儿童能力之间的差距。埃里克森在教师方面较为偏重,认为教师应该确保儿童不会感到自卑。
  5. 统合与角色混乱:涵盖12─17岁的青少年。会自问我是谁?我该如何适应?人生何去何从?埃里克森相信,如果父母能让孩子去探索,他们自己的角色就能够统合。然而,如果父母持续向他们施压,以符合父母的想望,则青少年会面临角色的混乱。
  6. 亲密对孤独:这是成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此发展通常起于青年时期,大约是18─24岁。约会、结婚、家庭与友谊都是在他们人生阶段中的重要部分。经由建构与其他人爱的关系,个体将能够体验爱与亲密。在维系友谊遭遇失败者,则会感到孤独与寂寞。
  7. 爱心关怀对颓废迟滞:是成人的第二个阶段,介于40─65岁。此时,人们的生活趋于稳定,并知道什么对他们而言是重要的。一个人要么是让他的生涯按部就班,要么就是他的生涯胆战心惊,并且不知道是否能够在工作生活中歇息。同时,一个人会享受养育他的小孩与参与活动,这给予他目标感。如果一个人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感到不舒适,通常他会对于他所做的决定感到遗憾,且感到无用。
  8. 完美无缺对悲观沮丧:本阶段影响者65岁以上的族群。此时,个体已经达到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章,并且接近退休时间,或是已经退休。许多人们已经达成他们认为重要的成就,而在回顾他们的一生时,会感到有伟大成就与完美无缺的感觉。相反地,如果在中年遇到困难,再回首时会感到绝望。

当自我认同对上角色混乱,自我认同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个性,或者如埃里克森所述:“那么,主观来说,自我认同是一种自我同化与自我统合方法连续性的真实察觉,以及对他人意义的连续性(2006年)。”然而,依据芭芭拉·恩格勒(Barbara Engler)的著作《Personality Theories》(2006年),角色混乱是“设想自己为一个自我社群的生产力成员之无力感(页158)。”这种无力感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这会发生在青少年在寻找职业的时候。

著作 编辑

主要著作 编辑

  •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0)
  • 《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1958)
  •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1968)
  • Gandhi's Truth: On the Origin of Militant Nonviolence (1969)
  • Adulthood (edited book, 1978)
  •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with J.M. Erikson and H. Kivnick, 1986)
  •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with J.M. Erikson, 1987)

作品集 编辑

  •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Selected Papers (1959)
  •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 Selected Papers from 1930 to 1980, Erik H.Erikson" ed.by S. Schlein, W.W.Norton & Co, New York, (1995)

相关著作 编辑

  • Erikson on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New Insights from the Unpublished Papers (Dallas Hope Melinda Bird, 2002)
  • Erik Erikson: His Life, Work, and Significance (Kit Welchman, 2000 Open University Press) His Work (Robert Coles, 1970)
  • Ideas and Identities: The Life and Work of Erik Erikson (Robert S. Wallerstein & Leo Goldberger, eds., [IUP, 1998])
  • "Dialogue with Erik Erikson" (Richard I. Evans, E.P.Dutton & Co, New York, 1969)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Erik Erikson, 91, Psychoanalyst Who Reshaped Views of Human Growth, D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March 13, 1994.
  2. ^ Friedman, Lawrence Jacob.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9 [2014-07-25]. ISBN 978-0-674-0043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2). 
  3. ^ Psychology. Sweet Briar College.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Hoare, Carol. Chapter 2, Erikson's Thought in Context. Erikson on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New Insights from the Unpublished Pap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1: 7–12. ISBN 978-0195131758. 
  5. ^ 5.0 5.1 Stevens, Richard. Chapter 1. Erik Eriks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1983. ISBN 978-0-312-25812-2. 
  6. ^ Erikson Erik (1902–1979). Gal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2nd. Gale Group. 2001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9). 
  7. ^ Stephen Schlein (编). Stephen Schlein Erik Erikson papers. 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2005, 2009 [201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2). 
  8. ^ Robert McG. Thomas Jr. Joan Erikson Is Dead at 95; Shaped Thought on Life Cycles.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8, 1997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30). 
  9. ^ Engler, Barbara.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Cengage Learning. 2008: 151 [2014-07-25]. ISBN 978-0-547-1483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 
  10. ^ Fadiman, James; Frager, Robert.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5th.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2: 208 [2013-08-30]. ISBN 978-0-13-0409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11. ^ C. George Boeree. Erik Erikson, 1902 - 1994. Shippensburg University. 1997, 2006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0). 
  12. ^ Friedman, Lawrence Jacob.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53, 261–262 [April 28, 2014]. ISBN 978-0-674-0043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5). 
  13. ^ Jefferson Lectur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NEH Website (retrieved January 22, 2009).
  14. ^ Erikson, Erik H.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The Jefferson Lectures in the Humanities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9), ISBN 978-0-393-00923-1, ISBN 978-0-393-00923-1.
  15. ^ George Stade, "Byways of Our National Charac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ew York Times, May 19, 1976 (review of Erikson's Dimensions of a New Identity).
  16. ^ 1970 winners—General Nonfiction—Gandhi's Truth by Erik H. Erikson. pulitzer.org. Columbia University. undated [27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17.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7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08.

进阶阅读 编辑

  • Andersen, D C, Beyond rumor and reductionism: a textual dialogue with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35–681993, PMID 11623368 
  • Bondurant, J V; Fisher, M W; Sutherland, J D, Gandhi; a psychoanalytic view. [Essay review of Erik H. Erikson, Gandhi's trut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6, 1971, 76: 1104–15Oct 1971, PMID 11615442 
  • Brenman-Gibson, M, The legacy of Erik Homburger Eriks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84 (3), 1997, 84 (3): 329–35Jun 1997, PMID 9279928 
  • Carney, J E, "Is it really so terrible her?": Karl Menninger's pursuit of Erik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119–531993, PMID 11623367 
  • Coles, R; Fitzpatrick, J J, The writings of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5 (3), 1976, 5 (3): 42–6Dec 1976, PMID 11615801 
  • Crunden, R M, Freud, Erikson, and the historian: a bibliographical survey.,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4 (1), 1973, 4 (1): 48–641973, PMID 11634791, doi:10.3138/CRAS-004-01-04 
  • Douvan, E, Erik Erikson: critical times, critical theory,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8 (1), 1997, 28 (1): 15–211997, PMID 9256525, doi:10.1023/A:1025188901554 
  • Eagle, M, Contributions of Erik Eriks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84 (3), 1997, 84 (3): 337–47Jun 1997, PMID 9279929 
  • Fitzpatrick, J J, Erik H. Erikson and psychohistory,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40 (4), 1976, 40 (4): 295–314Jul 1976, PMID 791417 
  • Goethals, G W, The evolution of sexual and genital intimacy: a comparison of the views of Erik H. Erikson and Harry Stack Sulliva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4 (4), 1976, 4 (4): 529–44Oct 1976, PMID 799636 
  • Hoffman, L E, Erikson on Hitler: the origins of 'Hitler's imagery and German youth',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69–861993, PMID 11623369 
  • Masson, J L, India and the unconscious: Erik Erikson on Gandhi,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5 (4), 1974, 55 (4): 519–291974, PMID 4616017 
  • Roazen, P, Erik H. Erikson as a teacher,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22 (1), 1993, 22 (1): 101–171993, PMID 11623366 
  • Schnell, R L, Contributions to psychohistory: IV.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 historiography and psychoanalysis: significance of Erik Erikson and Robert Co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46 (2), 1980, 46 (2): 591–612Apr 1980, PMID 6992185 
  • Strozier, C B, Disciplined subjectivity and the psychohistorian: a critical look at the work of Erik H. Erikson, The Psychohistory review 5 (3), 1976, 5 (3): 28–31Dec 1976, PMID 11615797 
  • Weiner, M B, Caring for the elderly. Psychological aging: aspects of normal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in old age. Part II. Erik Erikson: resolutions of psychosocial task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care 12 (5), 1979, 12 (5): 27–8May 1979, PMID 374748 
  • Wurgaft, L D, Erik Erikson: from Luther to Gandhi, Psychoanalytic review 63 (2), 1976, 63 (2): 209–331976, PMID 78801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