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嵒书院
玉嵒书院原名萝坑精舍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萝岗香雪公园内,是一座宋、元时期的书院。该书院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题咏和书刻。
玉嵒书院与萝峰寺 | |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广州市黄埔区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朝 |
编号 | 5-13 |
认定时间 | 2008年11月18日 |
南宋年间萝岗人钟启初曾在此读书,其开禧元年(1205年)中进士,嘉定十二年(1219年)告老还乡时建立,与人崔与之在此讲学。元代其后人钟复昌扩建并改现名,成为广州历史最早的书院之一。至明代由于书院不兴,逐渐衰落,在书院东侧建成了佛教的萝峰寺,二者连为一体。1983年8月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18日晋升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玉岩书院与萝峰寺在东北郊萝岗洞。萝峰寺又名萝坑寺,旧称种德庵。南宋人钟启初(字圣德、号玉喦)青少年时在庵西读书。于开禧乙丑年(开禧)元年,即公元1205年)中进士,官至参议中书省兼知政事。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告老还乡,在庵西旧日读书处筑萝坑精舍。当时崔与之亦辞官,家居增城,相距仅10余里,两人时相往来,并在萝坑精舍讲学。
玉岩书院初名萝坑精舍,入元以后,钟家后人钟复昌(一说钟彰义,是否同一人,待考)又予以扩建,因钟启初字玉岩,更现名“玉岩书院”,塑玉岩遗像于此。钟氏扩书院,延名师,传儒学,旨在振兴闾里。明代民间书院不兴,玉岩书院遂告衰落,进而成了佛教殿堂萝峰寺。在原书院的东侧建起了大雄宝殿及侧殿,其间一墙相隔、一门相通,寺庙和书院形成了既合且分之势。整座建筑倚山傍谷,一字排开。上下两进,横向分东西中三座,结构紧凑,设计精巧。西侧建有玉岩堂、庆余楼,楼堂间有石砌方池。寺院东侧山间的涧泉蜿蜒而下,萦绕于寺院内外,叮咚落入池中,池水不枯不盈,清澈见底,寺院为之增色不少。
明朝大学士方献夫题匾“方代崇瞻”。每年正月十五日,钟氏族人能文者始得在此祭祖。祭毕,命题做作文赋诗,然后离去,世守其法。清道光年间,举人钟逢庆改为每月十五日均在此作文赋诗,直到近代。这是广州历史最早的书院之一。
1983年8月玉岩书院(包括萝峰寺等)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曾于80年代和2005-2008年间修复,2008年11月18日晋升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常年对外开放。
布局
编辑玉岩书院东接萝峰寺,两者连为一体,占地共1348平方米。书院的余庆楼、玉岩堂、萝坑精舍、东西斋,与萝峰寺的观音殿、天尊堂、韦驮香座、僧寮、僧橱等檐廊相接,幽静清雅。
寺外大路上有一座“入胜”牌坊。过此即渐入林木葱笼的佳境。两进深的文昌庙,“天密云路”石牌坊,以及候仙台、千年古荔、奇异石景可供欣赏。萝岗洞青山环抱,深冬时节,梅花如雪。“萝岗香雪”曾是羊城八景之一。
书院南向两层的门楼——余庆楼巍然屹立在山坡上,门前石阶数十级,台基高峻,显得雄伟壮观。东西两翼为平房,稍向前突出,有“萝蜂”、“种德”二门相对。当中高两翼低,主次分明,把门楼衬托得更有气魄。
余庆楼平面呈凹字形,当中为观鱼池,三面以廊式楼围抱,后与玉岩堂相连。余庆楼重檐歇山顶,碌筒瓦面,正面面阔5间16.7、深1间3.8米,5架通檐用2柱,柱外施插栱。门上“玉岩书院”木匣署嘉靖年款。
玉岩堂建在与余庆楼2层等高的台基上,面阔3间15.2,进深3间8.7米,13架3柱加后墙承重。碌筒瓦面,硬山顶大木小式。前廊卷硼上半2檩以雕如意形等的木雕承托。石檐柱有隶书联:“满壁石栏浮瑞霭;一池溪水漾澄鲜。”
观音殿、天尊堂、萝坑精舍等殿堂均为清代硬山顶大木小式,面阔进深各3间,13架3柱加后墙承重。各处墙脚、柱础和地面多已换成花岗石,装修古朴。整座建筑基本保持清代中晚期重修式样。
总体布局巧妙而富于变化。以余庆堂为主,左右建筑物相辅,主次分明,但又不受传统对称手法局限,因山势而高低错落,横向铺开,并以深邃曲折的回廊连贯全体,韵味无穷。这里处处奇花佳木,清香满堂,室内外翠色交融,山泉清清,引入葫芦状的石质洗心池中,再导入观鱼池。整座建筑与山林景色十分协调。
此处收藏的对联和刻有书画的木牌匾甚多,虽然“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有名人字画得以保存,包括:署名文山(文天祥)的4首七绝诗,海瑞的对联“石澄泉飞山欲静:洞门云掩昼多阴”,朱熹的题字,郑板桥画的四季竹等,题刻则有湛若水题匾“山高水长”,明宗室衡阳王题匾“余庆”,劳肇光题书院门联“琴书世泽;组豆名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