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谋(9世纪—937年10月10日[1]),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摄政徐知诰(后名李昪)的近臣,吴末宰相,劝徐知诰夺取帝位,但在徐知诰夺位建立南唐前去世。

王令谋
出生9世纪
唐朝
逝世937年10月10日
杨吴
职业杨吴官员

早期 编辑

王令谋的出生年分和籍贯都不详。[2]

为徐知诰幕僚 编辑

后来唐朝灭亡,淮南军成为独立的吴国,徐温为吴摄政,九年(912年),徐温义子徐知诰为昇州刺史,建延宾亭,招纳四方士大夫,在身边聚集了一些能人。王令谋为其门客,后为判官,[2]与推官宋齐丘、参军王翃为徐知诰谋主。[3][4]

后徐温在昇州遥控朝政,徐知诰为润州团练使,徐温亲生长子徐知训在吴都金陵为少摄政。十五年(918年)将领朱瑾杀徐知训,时徐温其余亲子皆年轻,徐温让徐知诰在广陵继为少摄政。王令谋在此期间改扬府左司马。十六年(919年),吴王杨隆演在徐温劝进下称吴国王,王令谋被任为内枢使。[5][6]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病重。徐温与王令谋定计,诈称有杨隆演的命令,以迎杨隆演之弟丹阳公杨溥监国[7]杨隆演死后,杨溥继位。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卒。徐知诰随后面临与养弟即徐温亲子徐知询的权力斗争。徐知诰在广陵控制朝政,但徐知询握有当时在昇州的吴国最大的军队。王令谋继续为徐知诰献策,指出徐知询年轻且不能和其他官员建立恩信,不必担忧。不久,徐知诰诱徐知询来广陵为所受到的弹劾自辩,将其扣押,夺其军,使得徐知询对他的摄政地位不再构成挑战。[8]

为宰相 编辑

徐知诰斗败徐知询不久,王令谋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大和三年(931年),徐知诰也仿徐温例,离开广陵,驻金陵(即昇州),留子徐景通在广陵为少摄政。王令谋被任为左仆射门下侍郎,与宋齐丘一同为相,[2][5][9]也都留在广陵辅政。[3]

大和六年(934年),王令谋拜司徒,又领忠武军节度使。当时忠武军在吴西北邻国后唐治下,故忠武军节度使为荣衔。[2]

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已改名徐诰,封齐王,王令谋亲自去金陵劝徐诰受禅于吴帝杨溥。徐诰拒绝。当时王令谋年老有病,牙齿都没了,有人劝他致仕,他说:“齐王大事未完成,我怎么敢自安!”病重了,又屡屡上书力劝徐诰受禅。徐诰迫杨溥下诏禅位于自己,百官从广陵去金陵劝进,但在徐诰受禅前,王令谋已卒。[1][2]

评价 编辑

十国春秋》评价王令谋“素柔猾,鲜志操”。

参考文献 编辑